劉備下意識望向秦牧,見其微微頷首,意在考校龐統真才實學,便問道:“願聞士元妙計。”
龐統從容道:“此計說來簡單,無非五行生克之理。”
“那鐵索看似堅固,足以截住我軍戰船。”
“若主公用竹筏替代船隻,豎木樁浸火油,順流直抵鐵索。”
“烈焰炙烤之下,鐵索必定斷裂。”
“如此,主公便能輕易敵方江上封鎖。”
龐統將計策和盤托出。
劉備展顏而笑。
魯肅與諸葛亮等人亦相視莞爾。
龐統所獻之策,與秦牧先前提議如出一轍。
“果然英雄所見略同。”
“龐士元竟與軍師不謀而合,足見其才。”
“看來軍師所言非虛,此人確有經天緯地之才...”
劉備暗自欣喜,出言讚許:
“士元此計精妙,確為破敵良策!”
龐統敏銳察覺眾人笑意另有深意,當即追問:
“莫非此計尚有紕漏?請主公示下。”
劉備輕咳解釋:
“此計堪稱完美,並無疏漏。”
“隻是子璟先前已獻相似之策。”
此言既出。
龐統麵露驚色,目光轉向秦牧。
在皖口目睹江東軍修築鐵索時,他本以為此計必能助劉備破局。
未料秦牧竟早已想出相同解法。
短暫錯愕後,龐統鄭重拱手:
“久聞秦軍師神機妙算,冠絕當世。”
“今日得見,統心悅誠服。”
龐統起身拱手,向秦牧行禮表示欽佩。
秦牧淡然一笑。
劉備拍桌站起,爽朗笑道:"就依軍師之計,三日內備齊火油等引火之物,順江東下燒毀呂蒙的江上鐵鏈!"
眾將領命而去。
議事完畢。
原本要散去的劉備心情舒暢,命人在帳內設宴為新投效的龐統接風。
酒宴儘歡而散。
當微醺的秦牧準備告辭時。
親兵快步進帳,將一封帛書呈給劉備。
劉備閱後笑容漸斂,搖頭歎息道:"子璟,喬玄先生病逝了。"
秦牧神色一滯,接過帛書細看。
信中詳述喬玄因孫策強搶小女之事鬱結成疾,已於日前在合肥病故。
"子璟,好生寬慰喬家遺屬。"
劉備叮囑道。
秦牧收起帛書告退。
在周倉攙扶下前往黃月英營帳,心中盤算如何安慰小喬。
暗想這個失去父親的姑娘不知要哭成什麼模樣。
來到帳前,侍女連忙行禮。
"夫人在裡麵嗎?"
秦牧問著就要掀簾入內。
周倉識趣地留在帳外。
"公子,夫人不在,喬正在..."
侍女急欲阻攔。
但已有幾分醉意的秦牧沒聽清後半句,步履蹣跚地走進內帳。
氤氳水汽中。
秦牧轉過屏風,頓時愣在原地。
隻見他的夫人正踏出浴盆,身上還帶著沐浴後的水珠。
秦牧嘴角微翹,噙著一抹淺笑,靜靜地注視著她。
見那身影披上紗衣,正欲屈膝而坐,對鏡整理妝容。
他悄然挪步上前,自背後輕柔地攬住她的腰肢。
"呀——"
一聲帶著慌亂與羞意的輕呼驟然響起。
"黃月英"猛地掙脫他的懷抱,滿麵驚惶地轉過身來。
視線交彙的瞬間。
兩人同時怔住。
竟是——小喬!
眼前之人並非妻子黃月英。
而是與她身量相仿的小喬。
同樣纖細窈窕的身段,同樣垂落的青絲,單看背影著實難以分辨。
這情形著實令人難堪...
"秦軍師,您為何..."
認出是秦牧後,小喬緊張稍緩,卻仍雙頰緋紅,眼波羞怯。
"門外侍女未說明白,我還當是月英在內,便貿然進來了。"
"唐突之處,望喬姑娘見諒。"
秦牧神色坦然,如實解釋道。
小喬暗自舒了口氣,方知是場誤會。
可隨即又心如擂鼓,麵上紅霞更甚。
"雖是誤會,可我方才沐後更衣的模樣..."
愈想愈覺羞赧,不由垂首避開他的目光。
秦牧正思量著化解尷尬。
眸光微動,想起懷中帛書,遂取了出來。
"喬姑娘,令尊已有音訊,還望你...做好打算。"
他語氣轉沉,將帛書遞去。
此言一出,小喬所有羞意頓消,麵色霎時蒼白。
那句"做好打算"更令她身形微顫,遲遲不敢接過。
躊躇許久,終是咬牙接了過來。
顫抖著展開帛書...
小喬僵立原地,白皙麵容逐漸被哀傷浸染,淚珠似散落的珍珠,難以抑製地簌簌垂落。
"爹爹——"
悲泣終於衝破枷鎖,小姑娘慟哭失聲。
秦牧輕歎:"逝者已矣,婉兒姑娘還望珍重。"
這般錐心之痛,豈是三言兩語能撫平的?
少女反而哭得愈發淒切,情難自抑之下,竟撲進秦牧胸膛。
男子身形微滯。
遲疑片刻,終是環住她單薄肩背,手指穿過如瀑青絲,細細安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麵對這般絕色,若說全無綺念自是欺人之談。
但此刻少女正沉浸喪親之痛,秦牧也不願行趁火之事,這番撫慰倒是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