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秋高氣爽,正值豐收時節。劉蒼特地選此吉日,詔令各軍將領齊聚幽州,並要求他們帶上麾下戰功卓著者。
校場高台上,兵部尚書趙雲主持大會。他先向眾將分發軍製改革方案——若非沒有活字印刷,光是抄寫就夠他受的。在詳細講解新軍製後,他要求諸將立即著手改編部隊。
重頭戲是授銜儀式。無論是為報效國家還是僅為溫飽,將士們沙場搏殺所求的,不正是建功立業?今日劉蒼公開授銜,正是要將他們的軍功化為實實在在的榮耀。全場眾人無不心潮澎湃。
趙雲致辭畢,劉蒼登台而立。校場上扇形排開的將士們,都能清晰地聽到他的話語。
劉蒼高聲說道:"我劉蒼自舉兵至今已曆三載春秋,在場諸位有隨我出生入死的故舊,有中途投效的豪傑,亦有歸順的降將。但無論來自何方,既然入我軍中,便是手足至親!我們都在為共同大業浴血奮戰!"
"我深知士卒從軍多為果腹,但我劉蒼不僅要讓弟兄們吃飽穿暖,更要讓每份戰功都載入典冊。封侯拜將絕非虛言,而是必將兌現的承諾!"
"想必諸位已聽聞我軍新立的製度。此製以軍功為準,待戰勳積至規定,縱是尋常士卒亦可躍馬揮師,統領三軍!"
"關於等級,簡言之:越高則軍餉愈厚,解甲歸田時所獲撫恤亦愈豐。望諸位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今日乃我軍首度頒授大典。現宣讀首批獲勳將士名單,被念到姓名者請登台受勳!"
劉蒼稍作停頓,接過趙雲呈上的名冊朗聲宣讀:"兵部尚書趙雲,自起兵時便追隨左右。討董卓、征匈奴、克長安,斬將奪旗戰功赫赫。特授趙雲上將軍!請趙將軍登台!"
趙雲神色肅穆,昂然登台。至劉蒼身前單膝跪地:"末將趙雲拜見主公!"
劉蒼含笑扶起,從侍從所托銀盤取過兩物:一為象征上將軍的佩飾,一為標誌最高戰功的勳章。親自為趙雲佩戴妥當後囑托:"子龍勞苦功高,然天下未定,尚需將軍繼續效力!"
"趙雲願為主公赴湯蹈火!"言畢自台側退下。
劉蒼繼續宣讀:田豫作為元從功臣獲授中將軍;典韋、黃忠同授中將;華雄、丘力居、太史慈等授少將;降將張遼、高順、張燕得準將;鮮於輔、臧霸、郝萌等人則獲大校。
士兵中,謝飛和李陽等一眾校尉正是憑借戰功從基層一步步晉升而來。
這令全軍將士深信不疑——劉蒼曾許諾的"士卒亦可封侯"絕非虛言。當劉蒼親手為立功者佩上勳章時,觀禮席間不知多少士兵攥緊拳頭,暗自發誓要在下一戰中搏取這份殊榮。能得大將軍親自授勳,縱是半生也值得誇耀!授勳儀式持續至日暮,卻已悄然達成兩大改製:戰功晉爵製提振士氣,改製重塑體係。雖未見鋒芒於今日,他日沙場自見分曉。
作者手記:連寫三千字真夠嗆!歇會兒繼續)
幽並二州的變革如火如荼時,中原大地卻戰火紛飛。
公孫瓚敗亡後,其冀州舊部儘歸袁紹。劉備獨守渤海難以為繼,隻得率殘部退回平原縣。未幾北海遭黃巾圍困,孔融求援。劉備出兵解圍,關羽陣斬賊首管亥,卻不知袁譚已趁機奪取平原,兵鋒直指青州。
徐州動蕩更甚。曹嵩遇害激怒曹操,複仇之師即將壓境!
東海糜府內,糜芳步履踉蹌穿過回廊,連仆役問安都無心理會。"大哥!"他撞開廳門驚呼,"曹操要血洗徐州!我們——"話音驟停,隻見家主糜竺正與來客執盞對談。
"二弟,"糜竺搖頭歎息,"何時能改這毛躁性子?"
見弟弟這般慌亂,糜竺雖對糜芳的莽撞略感不悅,卻將方才那句驚惶之語記在了心上。此刻他按下詢問的念頭,轉向那位客人溫言道:"甄堯賢弟見諒,這是舍弟糜芳。"
甄堯即刻起身還禮:"冀州甄氏甄堯,見過糜二公子。"
"甄兄客氣了,適才是糜芳失禮。"
"二公子言重,人皆有急迫之時,無礙的。"
這位甄家三公子說得誠懇。甄家原有三位郎君,長子早夭,如今由次子甄儼執掌家業。此番甄堯來訪,實乃劉蒼授意——那幽州之主早料到陶謙病重將引徐州動蕩,特意讓甄家前來聯絡糜氏,欲引這股商賈之力北上相助。
"都請入座罷。"糜竺示意糜芳落座,忽向甄堯正色道:"大將軍果真如此承諾?"
"豈能有假?"甄堯撫掌笑道,"當年我甄家歸附時,大將軍亦作此諾。二哥如今不正在大將軍麾下任職?"
糜竺聞言陷入沉思。糜芳聽得不明就裡:"兄長,你們在商議何事?"
"大將軍預判曹操將伐徐州。"糜竺歎息,"昨夜得報,曹嵩果真死於徐州境內。你匆忙趕來,也是為此事吧?"
"正是...不想兄長已先知曉。"糜芳訕訕撓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甄堯適時進言:"兩家素有商貿往來。近日甄氏所售精鹽,實乃大將軍命人研製。幽並二州更有諸多奇巧之物未曾外流。若糜家願北上,必能更上層樓;若留守徐州..."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以曹操之能,破城之日恐難保全萬貫家財。"
這番話正戳中糜竺心事。陶謙亦知徐州難敵曹軍,城破之日便是糜氏傾覆之時。
"請甄賢弟稍候。"糜竺起身拱手,"容我與家人商議後再作答複。"
甄堯從容還禮:"糜家主請便,時機尚有餘裕。"
一百五十七節
糜竺微微頷首,領著弟弟糜芳穿過後院。他又喚來了小妹糜貞,三兄妹圍坐商議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