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疑問在他心中盤桓已久。
琴突然出現,又憑空消失。
這般玄妙,怎能不令人心生疑惑?
魯肅同樣望向劉蒼,等待解答。
此等神異之事,近乎仙術,他也好奇得很!
劉蒼卻隻是淡然一笑,擺手道:“雕蟲小技罷了,不值一提。”
他故意賣關子。
越是神秘,對他越有利。
周瑜與魯肅相視一眼,皆是無奈地笑了笑。
先前劉蒼便是如此敷衍他們。
此刻依舊這般。
若這神妙莫測的伎倆隻能算作"小小"手段,那世上還有何稱得上高明?二人心知肚明,劉蒼不願多言。
既然如此,索性不再追問。
過分探究,反倒惹人生厭。
周瑜眼中疑雲漸濃。
他素來自詡慧眼識人。
可此番與劉蒼往來,卻覺此人籠罩著一層迷霧。
愈是細看,愈是朦朧。
既如此,不如隨緣。
周瑜展顏道:"先生既不願多言,我等也不便多問。"
劉蒼連連擺手:"當真不足掛齒。"
實則他也有苦難言——難道要告訴這些古人"係統空間"?簡直荒誕!
"這......"
魯肅欲言又止。
隻道劉蒼謙遜太過。
"公瑾、子敬。"
劉蒼拱手道:"坐騎尚在門外,可否容我牽來?"
那火麒麟非尋常馬匹。
縱使置於門外也不虞走失。
但既然留宿,總不好任其露宿。
"理當如此。"
周瑜含笑道:"倒是周某疏忽了。"
"豈敢。"劉蒼客氣回應。
待他離席後,魯肅低聲道:"可看出什麼端倪?"
他與周瑜共事多年,深知其眼力。
"毫無頭緒。"
周瑜輕歎:"此子深不可測。"
"竟連你也......"
魯肅大驚。
周瑜自嘲道:"我不過凡夫俗子,豈能洞悉萬物?"
魯肅怔忡片刻,亦搖頭苦笑:"是我想岔了。"
"不過......"
周瑜忽轉話鋒:"雖未看破,卻確認一事。"
"何事?"
魯肅急問。
周瑜斷言道:“劉公子並無敵意,我與他閒聊時,特意避開了軍國要事。若他心懷叵測,定會主動試探,然而他始終未提半句。”
魯肅輕撫胡須表示讚同:“此言甚是。”
“可曾稟報主公?”魯肅追問道。
此時孫策雖仍是一方諸侯,但部屬皆以“主公”相稱,顯有擁立之意。
周瑜從容答道:“府中管事應當已遣人通傳,料想主公申時便可抵達。”
“善。”魯肅微微頷首,“且觀劉公子見到主公時作何反應。”
周瑜振衣而起:“我們該出去了,久留恐惹劉公子生疑。”
二人並行至府門,恰遇劉蒼牽著火紅駿馬而來。
周瑜目光灼灼,脫口讚道:“真乃龍駒!”
這般神駿,但凡識馬之人無不稱絕。
劉蒼淡然笑道:“代步之物罷了,無非腳力快慢不同。”
“不然。”周瑜近前細觀馬匹,正色道:“良駒通靈,臨陣不驚,危時不亂,豈是凡馬可及?”
這番話說得在理,劉蒼含笑頷首。魯肅亦在旁連連稱是——他府中馬夫早將此馬誇了又誇。
周瑜忽作邀請:“我等既已宴畢,不知先生可願賞鑒寒舍珍藏?”
劉蒼眼中泛起興致:“求之不得。”
眾所周知,周瑜不僅智謀超群,更精通六藝。其收藏縱非大家之作,亦必有不凡來曆。
周瑜朗聲笑道:"雖不敢說讓先生大開眼界,但求先生能指點一二。"言語中難掩欣喜之情,顯然對自己的珍藏頗為自得。
劉蒼擺手謙道:"我不過稍通音律,豈敢妄談指點。"
"先生過謙了。"周瑜含笑道,"不如移步一觀。"
他料想劉蒼必是謙辭。精通音律者,其餘藝事怎會毫無涉獵?正所謂一通百通。
劉蒼將火麒麟交給侍從,三人步入收藏室。隻見廳堂寬敞,書架上整齊陳列著典籍、樂譜、書畫等藝文珍品。
"公瑾收藏之豐,令人歎服。"劉蒼讚道,目光卻落在了一份特彆的樂譜上。憑借超凡音律造詣,他一眼便看出此譜非同凡響。
周瑜見狀笑道:"先生對此譜感興趣?"
"確是好曲,"劉蒼直言,"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周瑜神色略顯複雜,沉吟道:"此乃我年少時偶得靈感所作。後雖技藝精進,卻再難重現當日心境,故一直珍藏未奏。"
劉蒼會意。這份樂譜精妙絕倫,年輕時的周瑜恐技藝未純不敢輕試,待技藝純熟時,又失了當初的靈性。如此佳作,便隻得束之高閣。
藝術創作中最珍貴的是那一抹靈動之氣。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