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由衷讚歎
完全沉浸後他才發現
這首曲目的確得到了升華
更蘊含著靈動氣息
非匠心獨運
實乃天工之作
魯肅喃喃自語:
"靈性...真能被創造嗎?"
"匠心臻至化境便是天工?"
他陷入沉思
劉蒼收起繞梁琴
微笑道:
"我改變了後半段旋律
賦予曲子靈性"
周瑜與魯肅相視一眼
鄭重向劉蒼躬身行禮
"方才見識短淺
讓先生見笑了"
二人誠心致歉
他們認為不可能之事
在劉蒼指下成為現實
震撼之餘
更多了幾分敬重
劉蒼擺手道:
"無需多禮
我先前所言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237.快帶我去引薦
那些話語豈止難以置信
簡直前所未聞
沒人相信匠心能創造靈性
但那已成為過去
此刻的劉蒼
已然證明匠心確可孕育靈性
"先生過謙了"
"是我們孤陋寡聞"
周瑜魯肅再度致歉
世間常理如此
未被認可之事皆被視作謬誤
除非有人親身驗證
方知天地另有玄機
周瑜輕咳一聲,略帶遲疑地開口:"先生,能否請您將這份樂譜寫下來?"
他耳根微紅,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袖。這份凝聚畢生心血的樂譜若能再得精進,自是求之不得。可想到要借他人之手完善自己的作品,驕傲如周瑜也難免躊躇——既怕辜負了原創的本心,又憂旁人議論他仰仗劉蒼之才。
"舉手之勞。"劉蒼朗聲笑道,"備筆墨。"
周瑜眸光驟亮,轉身便取來文房四寶。硯台輕響,他挽袖研墨的架勢比指揮千軍萬馬時還要專注。若教江東子弟瞧見堂堂都督親自侍墨,怕是要驚落滿地下巴。
狼毫蘸墨,劉蒼運筆如扛鼎。那些歪扭的字跡活像醉漢踉蹌,與他在音律上的造詣堪稱雲泥之彆。周瑜偷瞥一眼,眼角狠狠跳了跳——這手字莫說大家風範,連蒙童習作都不如。
另一側的魯肅彆過臉去,強忍扶額的衝動。二人心照不宣地沉默著,各自在心裡為這慘不忍睹的墨寶開脫:定是先生專注絲竹之道,無暇習字罷。
劉蒼自己寫得也額頭沁汗。他原以為憑著神級畫技,揮毫潑墨總該有幾分風骨,哪知毛筆在宣紙上根本不聽使喚。那些橫撇豎捺仿佛在嘲笑現代人荒廢的傳統功夫——上次提筆還是小學書法課上描紅呢。
周瑜與魯肅皆默然不語,他索性也閉口不言。
筆鋒繼續在紙上遊走。
不知過了幾時。
當劉蒼即將收筆時,門外忽然響起叩門聲。
"嗒嗒嗒"
聞聲,周瑜與魯肅交換了個眼神。
二人心照不宣——必是主公到了。
魯肅起身相迎。
周瑜依舊陪在劉蒼身側。
雖聞聲響,劉蒼卻頭也不抬,全神貫注地運筆。
木門輕啟。
果真是孫策!身旁還立著娉婷嫋娜的孫尚香。
"主公。"
魯肅執禮甚恭,直言不諱以主公相稱。
"此間無外人,子敬不必拘禮。"
孫策餘光掃過伏案的劉蒼,佯作未見,語氣隨意。
儼然一副偶然造訪的模樣。
魯肅何等機敏,當即會意:"主公,今日確有貴客在此。"
"哦?"
孫策配合著挑眉:"是哪位?"
"劉蒼將軍。"
魯肅直言相告,意在點明。
"可是那位威震四海的劉蒼?"
孫策再添把火,言語間刻意抬舉。
雖不算虛偽,卻也略顯做作。
"正是。"
魯肅頷首。
"還不快引見!"
孫策急聲道。
這番做戲,不過為等這句話。
238.孫策會客
??如此周折,隻為不讓劉蒼察覺孫策專程前來。
免得被疑心另有所圖。
"何須引薦,劉將軍不就在此?"
魯肅側身讓開,展露劉蒼身形。
霎時,劉蒼整個映入孫策眼簾。
孫尚香亦凝眸望去。
這位尚武的郡主素來仰慕英雄。
她看得極認真,極仔細。
在她心中,劉蒼正是這般人物,因而愈發好奇。
孫策舉步向前。
孫尚香緊隨其後。
二人來到劉蒼案前。
周瑜起身向孫策躬身致意,對孫尚香微笑頷首。
就在這時,劉蒼恰好完成樂譜創作。
他回身望見孫策,略顯意外地問道:"閣下是?"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