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赤色流星已轟然撞上岌岌可危的城門。
"轟——"
"破!"劉蒼的咆哮震碎雲霄。霸王槍卷著颶風,在空氣裡撕開刺耳鳴嘯。城門轟然爆裂的瞬間,飛濺的碎木像千萬支弩箭,將後方曹軍釘死在血泊中。
"漢王!漢王!"黑潮般的鐵甲舉起兵刃,聲浪震得城磚簌簌落灰。城頭守軍呆若木雞,某處傳來兵器墜地的清響——這聲脆響像瘟疫般蔓延,轉眼間叮當聲連成一片。
曹洪目眥儘裂,刀背將逃兵抽得口鼻濺血。"撿起來!"他喉嚨裡滾著野獸般的低吼,卻見士卒們眼神死寂如潭。當曹仁冰涼的手掌按住他肩膀時,這位暴將才驚覺自己的佩刀正在顫抖。
血色黃昏
城門洞開的刹那,三千鐵騎化作鋼鐵洪流。樂進的大刀劈出火星,卻卡在重甲裡再難寸進。親衛接連倒下的悶響像喪鐘敲在耳畔,直到腰間傳來椎骨斷裂的劇痛——他仰麵倒下時,看見無數黑靴踏碎夕陽。
樂進緩緩閉上雙眼,低聲道:"丞相,樂進...已竭儘全力。若有來世,願再追隨丞相。"話音未落,一記重拳猛然擊中他的頭部,頓時陷入昏迷。
城門處,劉蒼仍端坐在火麒麟背上。方才那驚天一擊將厚重城門整個轟飛,此刻他卻寸步難移——力的反噬令他渾身劇顫,連神駿的火麒麟都被震得不住後退,四肢肌肉劇烈抽搐。
劉蒼強忍周身劇痛,硬撐著不在將士麵前顯露頹態。待鐵騎衝入山陽城,他才長舒一口氣,自己都被方才那駭人舉動驚得咋舌。翻遍史冊,能單槍匹馬轟開城門的,唯有一人可與之比肩——叔梁紇。這位在正史中明確記載能力舉千斤的猛將,正是儒家始祖孔子之父。
"呼——"
劉蒼竭力調息,緩解體內刺痛。去卑與郝萌見狀立即驅散部眾,令軍醫設帳診治。為首軍醫仔細檢查後稟報:"漢王臟腑受震,需回營調養。"二人聞言再不敢讓主公冒險,當即下令撤軍。
趁著主公負傷之際,眾人迅速將劉蒼送往後方徐州城。
"事不宜遲!去卑將軍留下駐守,我親自護送主公。"郝萌急切安排道。
"不,還是由我來護送主公。"去卑堅決推辭道。
郝萌略作遲疑,隨即應允。畢竟這位外族將領更擅長機動作戰,而非城池固守。
去卑立即調集精銳——三千鐵騎與一千重甲親衛,護送著劉蒼謹慎地向徐州城進發。
時值建安八年夏秋之交,一則震撼天下的消息不脛而走:
洛陽城中,商販們交頭接耳:"劉蒼竟能單槍匹馬擊碎城門?"
"千真萬確!據說那城門直接被轟飛,古今罕見啊!"
益州百姓議論紛紛:"城門何等堅固,怎會被一人之力摧毀?"
"可山陽城確實因此失守了......"
江東名士們驚歎不已:"如此神勇的漢王,普天之下誰人能敵?"
"真乃天降神人也!"
這段傳奇很快傳遍中原,更遠播塞外,令異族聞風喪膽。在口耳相傳中,劉蒼的形象愈發神化:
有人說他是紫微星轉世,為結束亂世而來;
亦傳其為東華帝君化身,注定要平定天下。
這些傳說讓劉蒼的威名如日中天。其震懾力之強,竟令歸附的異族數十年不敢妄動。這一戰,不僅成就了不朽傳奇,更奠定了雄圖霸業。
數十年來,劉蒼推行了一係列融合吸納的政策,時至今日外族是否還存在已難以定論。
更難得的是,天下百姓都渴望能被劉蒼納入統治之下,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日後若再有征伐,兵鋒所指,百姓必簞食壺漿,夾道相迎。
敵軍麵對劉蒼麾下時,往往心誌動搖,士氣不戰自減——畢竟,誰不畏懼一位能單槍匹馬轟碎城門的神將呢?
諸如此類的無形增益,使劉蒼的威名與日俱增。
然而外人不知,那驚天一擊後,反噬才剛剛開始。
儘管那一戰震懾四方,卻也令劉蒼付出了沉重代價。
被送往徐州療傷後,他接連數日臥床不起,周身劇痛如潮水般無休無止。
若非意誌堅韌,隻怕早已痛呼出聲。
若無係統相助,單憑自愈恐怕要耗費許久才能勉強行動。
所幸攻下山陽城後,係統及時降下獎勵:
“叮,恭喜主人完成山陽攻城戰,達成100進度,獎勵強效恢複丸三顆,即刻發放,請查收。”
顧名思義,此藥能大幅加速傷勢複原。
劉蒼當即吞服一枚,雖未立愈,但痛楚已減輕大半。
連日診視的醫者們驚歎不已,這又為他的傳奇添了新篇章。
秋風漸起時,謀臣們齊聚榻前。
郭嘉灌著酒連連頓足:“主公豈能再犯險!”
荀彧正色勸誡:“萬民係於主公一身,當以社稷為重。”
聽得劉蒼耳根發燙——這話著實誇張了些。
但轉念一想,七州黎民確係於己身,倒也不算妄言。
若真有閃失,百姓恐要遭殃。
眾人輪番數落,雖說劉蒼那驚天之舉給漢國帶來不少利益,但實在太過冒險。他們寧可舍棄這些好處,也不願見劉蒼意氣用事。
都說三個女人戲多,可這幾個男人湊在一塊兒,同樣不依不饒。
"夠了!諸位愛卿,朕知錯了,下不為例。天色不早,都退下吧。"
劉蒼見他們愈說愈起勁,連忙抬手打斷。幾人交換眼神,看出主公已不耐煩,好在勸說總算起了效果,便相繼拱手告退。
待眾人離去,劉蒼搖頭苦笑——往後確實不能再這般魯莽。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