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八義集,農會大院。
陸鳴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立刻召集了農會的乾部們開會,了解根據地這幾天的情況。
“同誌們,這幾天我不在,村裡情況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特彆的事情發生?”陸鳴開門見山地問道。
農會主任老王連忙彙報:“大隊長,村裡一切都好!鄉親們照常下地乾活,民兵隊巡邏也沒停。就是...就是您一個人騎馬回來那會兒,可把大家嚇得不輕,還以為...”
陸鳴尷尬地擺擺手:“咳...這事怪我,考慮不周。現在誤會解除了就好。既然局勢穩定了,那就解除戰時條令吧,讓鄉親們恢複正常生活。”
“是!”老王點頭應下。
陸鳴接著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老王,咱們現在糧倉裡,還有多少存糧?夠吃多久?”
老王拿出賬本,仔細算了算,回道:“大隊長,咱們現在繳獲的,加上鄉親們交的公糧,還有咱們自己種的,加起來...省著點吃,支撐到明年夏收,問題不大。但是...”
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憂色:“但是,如果咱們要繼續擴充隊伍,招兵買馬,這人吃馬嚼的,消耗可就大了去了!恐怕...恐怕就撐不到那時候了。”
陸鳴的眉頭皺了起來。糧食問題,始終是懸在根據地頭上的一把利劍。這次戰役雖然繳獲了不少,但畢竟隻是無源之水,坐吃山空。要想真正發展壯大,必須解決糧食的自給自足問題。
【糧食是根本啊!】
【主播!種土豆!種番薯地瓜)啊!】
【對啊!穿越者必備神器!高產作物!】
【我看小說裡都是這麼解決的!】
彈幕裡,立刻有網友提出了“經典方案”。
然而,很快就有更了解曆史的網友出來反駁:
【樓上的彆想當然了!】【土豆番薯在明清時期確實引進了,但推廣率很低!原因很複雜!】
【首先,古代的土豆番薯品種跟現代經過幾百年培育的高產雜交品種完全不是一回事!產量沒你們想的那麼誇張!】
【其次,番薯地瓜)這東西,非常消耗地力!種一季番薯,那塊地得好幾年才能緩過來!古代沒有化肥,全靠土地輪休恢複肥力,大規模種番薯根本不現實!】
【再者,土豆番薯不能當主食長期吃!營養單一,吃多了燒心、脹氣,甚至可能中毒古代品種龍葵素含量高)。古代老百姓主要還是靠小米、小麥、水稻活命。】
【最典型的例子,建國後三年困難時期,土豆紅薯也沒起多大作用,最後還是靠後來的農業科技和水利建設解決的糧食問題。】
【歸根結底,農業問題的核心是技術和投入!與其指望一種‘神器’,不如腳踏實地改良農具,興修水利,精耕細作,提高現有主糧的畝產量!這才是正道!】
這番有理有據的分析,讓陸鳴頻頻點頭。他確實在根據地的田地裡沒見過土豆和番薯的影子,倒是在一些地主家的菜園子裡見過花生。
“這位同誌說得有道理。”陸鳴對農會乾部們說道,“指望一種新奇作物解決所有問題,不現實。咱們還是得立足當下,把現有的田地種好!”
他想了想,下令道:“老王,你組織農會的技術骨乾,還有村裡有經驗的老農,成立一個‘農業生產技術小組’!”
“第一,總結推廣咱們本地最有效的耕種經驗,比如怎麼選種、怎麼施肥積肥)、怎麼輪作。”
“第二,想辦法改良現有的農具!看看能不能打造更省力、效率更高的犁、耙、水車什麼的!”
“第三,等秋收後,組織鄉親們興修水利!挖水渠,修塘壩,保證灌溉!旱澇保收才是根本!”
“第四,鼓勵鄉親們在田邊地頭、荒山坡地多種些豆子、花生這類既能肥地又能補充營養的作物。”
“是!大隊長!我們馬上就去辦!”老王和其他農會乾部聽了,覺得這些辦法雖然慢,但紮實可行,都充滿了乾勁。
陸鳴看著他們,心中稍安。他知道,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建設根據地更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糧食問題,必須用最務實、最艱苦的辦法去解決。指望什麼“穿越神器”,那是投機取巧,最終會害了根據地的。
至於為什麼這裡有花生卻沒有土豆番薯...陸鳴也隻能歸結於這個世界的作物傳播路徑可能有所不同。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把手頭擁有的資源利用到極致。
“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吧...”陸鳴望著窗外綠油油的田地,心中充滿了緊迫感和責任感。
喜歡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請大家收藏:()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