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義集,農會大院臨時改成的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熱烈。
陸鳴派出的通信員快馬加鞭,將各中隊、各村的主要負責人全部召集了過來。此刻,屋內濟濟一堂,坐滿了穿著各式服裝但神情同樣堅毅的乾部們:有身穿褪色軍裝的中隊長、政治代表,有穿著粗布短褂的農會乾部,還有帶著紅袖標的士兵委員會代表。
陸鳴站在一張鋪著簡陋地圖的桌子前,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開門見山,聲音沉穩而有力:
“同誌們!今天把大家緊急召集過來,是因為我們根據地,正麵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
他沒有任何修飾,直接點明了當前最核心的困境:“糧食!我們的糧食儲備,雖然因為王吉同誌的成功采購,暫時緩解了危機,但遠遠沒有達到高枕無憂的地步!”
“大家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目前獲取糧食的主要渠道,幾乎完全依賴於王吉同誌在清河鎮打通的單一貿易線!”陸鳴用手指重重敲了敲地圖上清河鎮的位置,“這條線,是我們的生命線,但也是一條脆弱的線!一旦被敵人察覺、切斷,或者出現其他意外,我們的糧食供應就會立刻中斷!”
他環視眾人,拋出了會議的核心議題:“所以,我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必須想辦法,開辟更多元化的糧食來源!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要集思廣益,看看我們各村、各中隊,有沒有可能,利用各自的條件和優勢,想辦法搞到糧食!”
陸鳴的話音剛落,會場立刻活躍起來。
一中隊隊長周鐵柱率先發言,他嗓門洪亮:“大隊長說得對!不能光靠買!我們黑林溝那邊,山高林密,可以組織民兵和群眾,進山狩獵、采集山貨!野物、蘑菇、野果,曬乾了也能頂糧!還能用這些山貨,去跟山外那些小村寨換點糧食!”
大王莊的農會主任原趙二狗副手)補充道:“我們莊還可以組織婦女和老人,多養雞鴨豬羊!畜生養肥了,也是肉,也能換錢換糧!地裡的邊角料,也能利用起來!”
溪澗村的政治代表提出:“我們村靠近那條小河,可以組織人手多打魚!魚蝦曬成魚乾,也是好東西!還可以試著在河灘地種點生長快的瓜菜,補充口糧!”
士兵委員會的代表一位老戰士)站起來,話語樸實卻充滿力量:“大隊長!我們當兵的沒那麼多彎彎繞!我們就一句話:人民軍往哪打,我們就往哪打!需要我們去開辟新的根據地,去攻打敵人的糧倉,我們絕不含糊!堅決服從命令!”
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大家都結合本村本隊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各種可行的“開源”辦法。
陸鳴認真聽著,不時點頭,並在本子上記錄著。等大家發言告一段落,他總結道:
“好!同誌們提出的辦法都很好!很實際!狩獵、采集、養殖、捕魚、種菜...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各中隊、各村,回去後要立刻行動起來,把這些想法落到實處!能多搞到一點糧食,我們就多一分底氣!”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凝重:“但是,光‘開源’還不夠!我們還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反圍剿!”
“老王同誌之前提醒得很好!”陸鳴看向農會主任老王,“敵人絕不會甘心失敗,更大規模的反撲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必須做好‘堅壁清野’的準備!”
他強調了重點:“這裡的‘清野’,核心是‘藏’和‘轉’!是要把我們的糧食、物資、群眾,儘可能安全地隱藏和轉移出去,而不是簡單地破壞!尤其是糧食,是群眾的命根子,也是我們堅持鬥爭的本錢!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毀掉!”
“所以,我命令!”陸鳴站起身,聲音斬釘截鐵,“各村莊,立即動員起來,深挖洞,廣積糧!利用山坳、林地、廢棄窯洞,修建隱蔽堅固的地下糧倉!民兵隊要加強巡邏和偵察,製定詳細的群眾轉移和物資藏匿預案!要做到敵人來了,我們能迅速反應,讓敵人搶不到糧,抓不到人,渴死、餓死、困死在我們根據地的銅牆鐵壁裡!”
各中隊長和政治代表齊聲應道:“是!民兵訓練已走上正軌!人民軍、赤衛隊、兒童團三級體係已經建立!保證完成任務!”
農會乾部們也紛紛表示:“農民動員和婦女後勤保障部門也已健全!我們一定組織好群眾,配合部隊行動!”
看著鬥誌昂揚的眾人,陸鳴心中充滿了信心。困難是巨大的,但同誌們的智慧和力量更是無窮的!隻要上下同心,軍民一體,就一定能夠克服任何艱難險阻!
“散會!立刻行動!”陸鳴大手一揮。
會議結束,乾部們帶著緊迫的任務和堅定的決心,迅速返回各自的崗位。整個八義集根據地,如同一台上緊了發條的機器,圍繞著“糧食”和“戰備”這兩個核心,高速而有序地運轉起來。一場應對生存危機的全民總動員,全麵展開!
八義集會議的精神,如同強勁的東風,迅速吹遍了根據地的每一個角落。各中隊長、政治代表、各村農會乾部和士兵委員會代表們一回到各自駐地,立刻將會議精神傳達下去,一場規模空前的“反圍剿準備”和“深挖洞,廣積糧”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全民動員,深挖洞,廣積糧
修建地下糧倉:各村寨成為了巨大的工地。在人民軍戰士和民兵的指導下,村民們利用山坳、坡地、樹林深處,甚至自家院落後麵的隱蔽處,揮汗如雨地挖掘著地道和窖洞。老人和孩子負責運送泥土,青壯年負責挖掘和加固。這些地下糧倉位置隱秘,結構堅固,有的還設置了偽裝和多個出口,旨在將寶貴的糧食藏匿於敵人的眼皮底下。
分散儲備物資:除了集中的大型糧倉,各村還實行“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的策略,鼓勵村民將部分糧食、鹽巴、布匹等緊要物資分散藏匿在家中地窖、夾牆等地方。婦女們則忙著將糧食炒熟、磨成粉,製作成更易保存的乾糧。
搶收與藏糧:針對可能來不及收割的情況,農會組織了“搶收隊”,時刻關注莊稼長勢和敵情動向,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即組織人力搶收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莊稼,並迅速運往隱蔽糧倉。
開辟秘密糧道:在一些偏僻的山路、林間小徑,由可靠群眾和民兵把守的秘密運輸線被開辟出來,用於在緊急情況下轉移糧食和人員。
二、三級武裝,嚴陣以待
人民軍主力:作為根據地的拳頭力量,各中隊加緊練兵,重點演練山地遊擊、伏擊、阻擊、夜戰等戰術。同時,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向根據地外圍進行武裝偵察,擴大警戒範圍,力求提前發現敵情。
赤衛隊民兵):各村青壯年組成的赤衛隊,裝備雖然簡陋梭鏢、大刀、土槍為主),但士氣高昂。他們負責村寨的日常巡邏、崗哨,並配合人民軍進行軍事訓練和工事修築。他們是人民軍最可靠的後備力量。
兒童團:孩子們也被組織起來,負責站崗放哨、傳遞消息、查路條等輔助任務。他們年紀小,不易引起敵人注意,卻成了根據地的“千裡眼”和“順風耳”。
三、後勤保障,全民參與
婦女後勤隊:根據地的婦女們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她們組織起來,為部隊和民兵縫製軍衣、軍鞋,製作乾糧、照顧傷員。許多婦女還參加了武裝和救護訓練,成為戰鬥後勤保障的重要力量。
生產與支前:在緊張備戰的同時,農業生產並未放鬆。村民們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搶種搶收,發展副業養殖、榨油等),努力做到“生產支前兩不誤”。
整個農村根據地,仿佛一個巨大的蜂巢,雖然忙碌,卻秩序井然。田間地頭,是辛勤勞作的身影;山林之間,是隱蔽工事的輪廓;村寨內外,是巡邏警戒的民兵。一種“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磅礴氣勢,在根據地悄然形成。
陸鳴穿梭於各村之間,視察工作,解決問題。他看到村民們雖然辛苦,但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保衛家園的決心;他看到戰士們雖然疲憊,但訓練場上的喊殺聲震天動地;他看到各級乾部雖然忙碌,但處理事務井井有條。
他知道,儘管未來的戰鬥可能異常殘酷,但有了這樣堅實的群眾基礎,有了這樣一支經過錘煉的人民軍隊,有了這樣充分的戰備動員,根據地就一定能夠粉碎敵人的任何圍剿,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這場轟轟烈烈的備戰運動,不僅是在儲備物資和修築工事,更是在凝聚人心、錘煉隊伍!它為即將到來的風暴,築起了一道無形的、卻比任何城牆都堅固的防線——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喜歡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請大家收藏:()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