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當場僵住,內心瘋狂咆哮,臉上卻不敢顯露半分。
這小子占完便宜,居然還惦記我的兵!
太欺負人了!
“逸風啊,那些兵可是老哥最後的家底了,算了吧?”
許衡一臉困惑:“咦?你不是要去養馬了嗎?這些兵沒人帶,來我這邊不是更好?”
“他們可都是跟著你出生入死的兄弟,現在想找條出路,你居然攔著?天呐,我還沒見過這麼當大哥的,除了某個到處逃命的人。”
關羽:“???”
嗯?
好像在說誰,可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就覺得特彆耳熟……
夏侯淵聽得頭皮發麻。
!
簡直是個!
許衡你這人真是貪得無厭!什麼都要搶。
連我的兵都不放過?!
我服了!
這世上還有王法嗎?!
就沒人能治得了他?!居然打我兵的主意!太了!
“大哥?!”
曹操蹙眉沉思,夏侯淵卻心頭大震,背脊滲出冷汗,暗罵此子實在猖狂。
"倒也有幾分道理。"曹操略作沉吟,當即拍板道:"既如此,著你調撥三千精兵歸許衡節製。"
"這!"夏侯淵麵色驟變,喉頭像被堵住般發不出聲。"大哥!曆來征戰都是損兵折將,偏他許子昭能屢戰屢增?天底下哪有這般道理!"
見他哭喪著臉,曹操當即沉下臉色:"混賬!給你指了明路還推三阻四!莫非想去馬廄當差?"暗道這廝當真不識抬舉,三千兵馬換免罪已是格外開恩。
許子昭如今戰功赫赫,軍中聲望如日中天,若拂了他的意,怕是要激起。這層利害都看不透?
夏侯淵被訓得蔫頭耷腦,最終隻得咬牙認栽。
許衡與典韋交換眼神,淡然道:"如此,倒也能稍慰我心。"
典韋認真附和:"俺也不必卸甲歸田了。"
曹操瞪視二人,隻覺太陽穴隱隱作痛。這倆混賬當真貪得無厭!此番擅離汛地非但無過,反撈著戰功封賞,連虎豹騎精銳都劃入麾下。
"且去休整。子昭今夜來我帳中議事。"轉頭看向關羽時,曹操臉上堆滿笑意:"雲長真乃當世虎將,假以時日必威震華夏。此戰還需仰仗。"
關羽拱手還禮,丹鳳眼半闔,麵若重棗卻不失矜持:"丞相明鑒。關某既受漢將軍印綬於許君侯帳下,自當謹守前約。望丞相做個見證。"
"嗯......"曹操眸中精光閃動,終是頷首道:"善。"
------------
曹操雙眼微眯,略顯詫異。原來關羽是以歸順漢室為由,名義上投降漢廷而非許都。
這般條件自然算不得歸順曹營,也就不會違背當年桃園結義的誓言。畢竟劉備也是漢室忠臣。
關羽效忠漢獻帝名正言順,日後與兄長重逢也好交代,如此便保全了兄弟情義。
曹操何等精明,瞬間參透其中關竅。待回許都後隻需多加籠絡,三日小惠五日厚待,不愁關羽不歸心。
"準了,退下吧。"
曹操撫須而笑,遣退二人。眼下戰局已儘在掌握。
漳河大營內,袁紹接到顏良戰敗噩耗。郭圖曆儘艱險走山道迂回,僅率數十騎逃回,已是奄奄一息。
"顏良!吾之愛將!"
"許衡不死,吾誓不罷休!定要將此獠千刀萬剮!此人奸詐更甚曹操!"
"南征許都最大阻礙非曹操,實乃許衡!當儘起大軍晝夜攻伐,必除此禍患!"
許攸急忙勸阻:"主公,此刻轉攻許衡恐非良策......"
袁紹卻眯眼逼視:"許子遠,尚未追究你舉薦劉備之責!此人現在何處?"
許攸頓時語塞。當初正是他引薦劉備,還替其討要軍備在清河郡募兵。
【
劉備確實招募到了兵馬,麾下聚集了數千精兵,還囤積了大量軍械物資,甚至獲得了不少袁紹領地內打造的新型裝備。
他在清河可謂是占儘便利,既能自由招兵買馬,又深得民心支持,還能搜刮錢財。
可就在緊要關頭——
他居然逃了?!
據傳還散播什麼"大義與小義"的歪理,聲稱隻有保全性命才能複興漢室營救天子,不該在無關緊要的地方白白送死。
與許衡相比,袁紹現在更痛恨劉備。
"早料到他可能臨陣脫逃,但萬萬沒想到,這廝竟吝嗇到連一兵一卒都不肯折損!"
"這般行徑與許衡那奸詐之徒有何區彆?虧他還頂著漢室皇叔的名號招搖撞騙!"
暴怒的袁紹掀翻桌案,嚇得許攸暗自惱火卻不敢發作,隻得將怨氣都撒在劉備身上。
聽聞消息時,許攸震驚得久久不能回神,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年的眼光——
竟錯看了這個偽君子,認錯了所謂摯友。
不過細想那套"大小義"的說辭,倒確實像劉備的風格。與其在烏巢枉送性命,不如保存實力另謀出路。
此番逃離後,此人必定不會留在北方,八成會去投奔劉表或劉璋,畢竟都是漢室宗親。
"主公啊......"
許攸忽然長歎道:"劉備雖與我有舊,但多年未見,實不知他竟變成這般模樣。他此番出走確實與屬下無關——我既未提前知悉,當初留下劉玄德也是主公的意思,全因他手中有許都天子血詔。"
"這份詔書原是為我們出師有名,好南下攻打許都......"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臉上還帶著困惑與懇求的神色,此刻他確實是在求饒了。
跟隨袁紹多年的許攸深知,兵敗後局勢已難挽回,主公再不會像從前那般冷靜。這位主公向來謀略有餘而決斷不足,一旦猶豫不決就會反複糾結,最終必然遷怒他人。
"哼!"
袁紹聽完立即發出不屑的冷哼。
“許子遠,劉備是你舉薦的,如今出了這檔子事,你也難逃責罰,為何還要攔我?!”
“正是!”
一旁的郭圖猛然接話。
他少了一條胳膊,那是逃命時被流矢所傷,能活著回到漳河大營已算僥幸。此刻他滿心怒火,隻求一戰。袁紹麾下兵馬數十萬,雖士氣低迷,但人數遠超曹營。
背水一戰,豈有敗理?
喜歡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