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濱江新區,晨霧還沒散儘,臨江的拂曉鬼屋前已擠滿了人。
青灰色的仿古建築群盤踞在江岸,飛簷上掛著的銅鈴被江風吹得輕響。
簷角下懸著的紅色燈籠上,“拂曉鬼屋”四個燙金大字在晨光裡泛著暖光。
人群裡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瞬間將庭院裡的清冷徹底驅散。
“是想想!想想來了!”
隨著幾聲激動的叫喊,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
顧想想踩著白色運動鞋,背著個黑色雙肩包快步走來。
高馬尾上綁著的銀色絲帶隨動作輕輕晃動,衛衣胸前印著的“拂曉鬼屋”ogo被晨光鍍上一層淺淡的金邊。
她剛站穩,就立刻舉起手機對準鏡頭,屏幕裡瞬間湧進密密麻麻的彈幕,紅色的“禮物”特效在畫麵角落不停閃爍。
“家人們早啊!”顧想想的聲音清亮又帶點甜意,鏡頭掃過身後的古建築群時,她特意放慢腳步,“看到沒?濱江店的外觀是仿照明清古宅建的。晚上,這裡的燈籠會換成藍色,風一吹像飄在半空中的鬼火,超有氛圍感!”
她一邊說,一邊朝人群揮手,目光掃到前排幾個舉著燈牌的粉絲時,忍不住笑彎了眼。
那幾個粉絲舉著的燈牌上,“想想老婆五百萬粉絲快樂”的字樣格外顯眼。
其中一個穿粉色外套的小姑娘更是激動得紅了臉,扯著嗓子喊:“想想!我從昨天晚上就來排隊了,等下能不能跟你合照啊!”
“必須能!”顧想想立刻笑著點頭,舉起手機朝她晃了晃,“等我帶大家看完第一個場景,就在門口的燈籠下合照。想要來的粉絲都可以來!”
這話剛說完,人群裡又響起一陣歡呼,連帶著直播間的彈幕也刷得更快了。
“想想也太寵粉了吧!”
“羨慕現場的姐妹,我隻能隔著屏幕看”
“五百萬粉的大主播還這麼親切,誰不愛啊!”
顧想想瞥了眼彈幕,剛要再說點什麼,庭院中央的舞台上突然傳來主持人的聲音,帶著擴音器特有的清晰:“各位媒體朋友、市民朋友們,早上好!歡迎來到拂曉鬼屋濱江店開業典禮的現場,現在距離典禮正式開始還有五分鐘,請各位有序就座!”
顧想想順著聲音望去,隻見舞台上鋪著紅色地毯,背景板上印著“拂曉鬼屋——江底怨靈主題開業盛典”的字樣。
旁邊還綴著幾個藍色的水波紋圖案,恰好呼應了“江底”主題。
她收起手機,跟著人群往舞台旁的觀眾區走,剛找到位置站定,就看到汪曉和陳倩倩並肩從後台走出來。
汪曉今天穿了件深色休閒西裝,沒打領帶,領口鬆著兩顆扣子,依舊是低調的幕後模樣。
陳倩倩則穿了條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裝套裙,長發挽成低髻,耳後彆著一朵小巧的白色山茶飾品。
手裡攥著份燙金封皮的文件夾,正低頭跟汪曉確認著什麼,指尖劃過文件時,動作乾練又從容。
沒過多久,主持人再次走上台,手裡拿著話筒笑道:“好了,時間到了,開業典禮正式開始!接下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拂曉鬼屋運營負責人、濱江店項目總策劃——陳倩倩女士上台!”
掌聲瞬間掀翻了庭院的屋頂,前排的媒體記者立刻舉起相機,鏡頭齊刷刷對準走上台的陳倩倩。
她踩著細高跟,步伐穩而不緩,接過主持人遞來的話筒時,先朝著台下彎了彎腰,嘴角噙著恰到好處的笑意:“感謝各位今天特意趕來,也特彆感謝李區長和區文旅局的支持——濱江店能落地,離不開每一位的幫助。”
她抬眼掃過全場,目光從攢動的人頭落到遠處的江麵上,聲音透過擴音器傳得清亮:“很多朋友可能好奇,為什麼濱江店要選‘江底怨靈’當主題?其實答案很簡單,濱江依江而生,老輩人裡一直流傳著‘江底沉宅’的故事,我們想做的,不是把‘恐怖’當噱頭,而是把這些本土傳說搬進場景,讓大家在體驗的同時,也能摸到點濱江的曆史溫度。”
說著,她抬手示意了一下舞台兩側的大屏幕,畫麵瞬間切換成鬼屋內部的實景圖:幽深的水下通道裡,泛著冷光的氣泡從地麵冒出來;古舊的船艙裡,掛著的煤油燈忽明忽暗;最深處的“深淵”場景裡,隱約能看到半沉的雕花床架,床幔隨著“水流”輕輕晃動。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濱江店的核心場景。”陳倩倩的聲音隨著畫麵流轉,語速不快,卻每個字都抓人心,“整個鬼屋分三條路線,入門級的‘淺灘尋蹤’,適合帶孩子或者第一次玩鬼屋的朋友,裡麵的‘鬼屬’npc會以‘江神使者’的身份引導大家,不會有突然的驚嚇,更多是沉浸式的場景體驗;中間難度的‘船艙秘影’,會加入一些互動任務,比如幫‘沉船上的商人’找丟失的賬本,完成任務還能拿到咱們鬼屋的限定徽章;最高難度的‘深淵詭影’,則還原了傳說裡‘沉宅主臥’的場景,膽子大的朋友可以試試。不過提前提醒,裡麵的‘溫差特效’是模仿陰域寒冷做的,進去可能會覺得像真站在江底,怕冷的朋友記得多帶件外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剛落,第一排就有個穿格子襯衫的記者舉起手,話筒遞到嘴邊時,聲音裡帶著幾分專業的嚴謹:“陳女士您好,我是《江南文旅報》的記者。剛才您提到‘鬼屬’npc,之前有市民擔心,這類非人類npc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比如對遊客的心理造成刺激,或者出現失控的情況?”
陳倩倩早有準備,從文件夾裡抽出一份文件,對著鏡頭晃了晃:“這個問題特彆關鍵,也是我們最看重的。大家看,這是第三方心理評估機構出具的報告,還有區疾控中心的檢測證明。所有npc上崗前,都經過係統培訓,內容包括‘驚嚇尺度把控’‘應急反應處理’,甚至還有‘情緒安撫技巧’。舉個例子,要是遊客在場景裡哭了,npc第一時間會暫停互動,遞上熱飲和紙巾,而不是繼續推進劇情。”
她頓了頓,語氣更誠懇了些:“我們做的是‘有溫度的驚悚’,不是‘無底線的嚇人’。每個場景裡都裝了1台個高清監控,還配備了24小時待命的心理疏導員,隻要遊客按下隨身的緊急呼叫器,30秒內就會有工作人員趕到。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我們的底線。”
台下立刻響起一陣讚同的議論聲,剛才提問的記者也點了點頭,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著。
這時,另一個舉著“都市快報”話筒的記者站起身:“陳女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現在很多鬼屋都在做直播,顧想想女士作為咱們的合作主播,短短幾個月就有了五百萬粉絲,您覺得這種‘鬼屋直播’能火,核心原因是什麼?未來會在這方麵有更多布局嗎?”
陳倩倩朝著觀眾區的顧想想笑了笑,後者立刻朝她揮了揮手,鏡頭瞬間又圍了上去。
“其實想想能火,本質是她夠‘真’。”陳倩倩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欣慰,“她直播的時候從不搞劇本,遊客的尖叫、npc的即興反應,甚至偶爾出現的小意外,都是真實的。現在的觀眾不缺‘演出來的熱鬨’,缺的是能共情的‘真實感’。你看她直播時,會跟遊客一起躲npc,會因為場景太逼真而自己嚇一跳,這種‘不端著’的狀態,反而拉近了跟大家的距離。”
她話鋒一轉,繼續說道:“至於未來的布局,我們確實會跟想想有更深度的合作。比如接下來會推出‘主播帶玩日’,每周選一天讓想想帶粉絲體驗限定場景;還會開發‘直播專屬任務’,比如讓她在直播裡找隱藏的‘江底寶藏’,找到後粉絲能領優惠券。但核心不會變。直播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鬼屋,而不是為了博眼球丟了品質。”
就在這時,觀眾區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顧想想的手機支架被粉絲不小心碰倒了。
她蹲在地上撿支架,頭發垂下來遮住了臉,旁邊立刻有幾個粉絲上前幫忙,還有人遞過自己的備用支架。
陳倩倩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了:“你看,這就是最真實的互動。我們和遊客、和主播之間,從來不是‘商家和消費者’的關係,更像一起造夢的夥伴。”
十分鐘的問答環節很快結束,最後一個問題拋給了顧想想。
當主持人把話筒遞到她手裡時,她明顯有點緊張,攥著話筒的手微微用力,卻還是笑得燦爛:“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想到能有五百萬粉絲……剛開始直播的時候,我總怕自己做不好。後來是倩倩姐安慰我說‘你就把粉絲當朋友,帶他們逛你喜歡的地方就行’。現在每次直播,看到評論區裡有人說‘看你直播解壓’‘,我就非常有成就感。未來我想多拍點鬼屋的幕後,比如npc是怎麼化妝的,場景是怎麼搭建的,讓大家知道,這些‘嚇人’的場景背後,藏著多少人的心血。”
她說完,台下的粉絲立刻喊起了“想想加油”,連李區長都笑著朝她鼓了鼓掌。
主持人適時接過話頭:“感謝陳女士和想想的分享!現在,我宣布——拂曉鬼屋濱江店,正式開業!請李區長和陳女士一起為開業剪彩!”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李區長走上台,和陳倩倩一起握住了紅色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