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收網!省紀委的抓捕令!
當周振國走出審訊室時,清晨的第一縷光正穿透走廊儘頭的玻璃窗,給冰冷的水泥地麵鍍上一層灰白。空氣裡混雜著熬了一夜的疲憊和尼古丁的苦澀味道,像一塊浸透了汙水的抹布,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他身後,年輕的記錄員小王腳步有些虛浮,手裡緊緊攥著那十幾頁重逾千斤的審訊記錄。他的大腦還在嗡嗡作響,李建軍那張因為恐懼而扭曲的臉,和名單上那一長串觸目驚心的名字,在他腦海裡反複交替出現,讓他感到一陣陣的眩暈。
“組長,我們……”小王想問點什麼,卻發現嗓子乾得發不出聲音。
“去洗把臉,清醒一下。”周振國沒有回頭,他停在窗前,看著外麵漸漸蘇醒的城市。環衛工人的橘色身影在空曠的街道上移動,早點鋪的蒸籠裡冒出白色的熱氣,一切都和往常沒什麼不同。可他知道,幾個小時後,一場遠超所有人想象的地震,將在這座城市的權力中心爆發。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加密號碼。電話隻響了一聲就被接起,對麵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
“振國同誌。”
“書記,魚已經進網了,比我們想象的要多,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周振國的聲音裡聽不出情緒,隻有一種金屬般的質感,“我建議,立刻收網。”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這個消息的分量。幾秒後,那個聲音再次響起,隻有一個字:“準。”
……
省紀委大樓,一間高度保密的辦公室裡,氣氛肅殺。
紅色的頭版文件被一份份打印出來,厚實的紙張帶著打印機特有的墨香。上麵的每一個字,都經過了最嚴謹的推敲,措辭精準而冰冷。
“經查,江城市副市長陳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行動方案、拘捕令、搜查令……每一份文件在走完最後的簽字流程後,都會被蓋上一個鮮紅的、帶著國徽的印章。那印章落下的聲音,沉悶而有力,像是一記記法槌,敲在所有即將被卷入這場風暴的人的命運之上。
小王站在一旁,看著那些文件被分裝進一個個牛皮紙檔案袋,用紅繩紮緊,再用火漆封口。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受著國家機器運轉時的那種莊重與威嚴。這不再是紙上的文字,而是即將出鞘的利劍。
他想起了那份來自江城的傳真,那份被周組長稱為“劇本”的分析報告。那個叫林淵的年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他遠在幾百公裡之外,甚至沒有參與審訊,卻仿佛在千裡之外,為他們這群身處風暴中心的人,畫好了一張精準的航海圖。
周振國穿上了他那件半舊的深色夾克,將幾個封好的檔案袋親自裝進一個黑色的手提包裡。他檢查了一下包的拉鏈,動作一絲不苟,就像一個即將登台演出的匠人,在檢查自己最趁手的工具。
“都準備好了?”他回頭問。
“報告組長,第一梯隊全體人員集結完畢,車輛已經就位。”
“好。”周振高點了點頭,“出發。”
幾輛黑色的紅旗轎車,悄無聲息地滑出省紀委的大院。沒有警燈,沒有鳴笛,它們彙入清晨城市的車流,像幾滴黑色的墨,滴進了奔騰的江水,瞬間便不見了蹤影。
車隊平穩地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小王坐在後排,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田野和村莊,心臟不爭氣地狂跳起來。他能感覺到,車內的空氣是凝滯的,前排的兩位老同事目不斜視,雙手放在膝上,身體坐得筆直,像兩尊蓄勢待發的雕像。
坐在他身邊的,正是周振國。
周振國閉著眼睛,像是在養神,但小王知道他沒有睡著。他的手指在膝蓋上,保持著一個極有規律的頻率,輕輕敲擊著。
他在想什麼?
周振國確實在想事情。他想的不是即將麵對的陳光,也不是那份錯綜複雜的名單。他的腦海裡,浮現出的,是林淵那份報告的字跡。清秀,有力,帶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穩和銳利。
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身在檔案局那樣的清水衙門,是如何洞悉到陳光這種級彆官員的心理死角?又是如何精準預判到“殺人滅口”這種極端手段的?
這不單單是聰明,更是一種對人性和權力運作規律的恐怖洞察力。
周振國辦了半輩子案子,見過形形色色的對手,也見過不少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但像林淵這樣的,他還是第一次見。他不像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憑著一腔熱血橫衝直撞;也不像那些工於心計的官場油條,把權謀當成牟利的工具。
他更像一個手握棋盤的棋手,冷靜地計算著每一步,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吃掉對方幾個子,而是為了整盤棋的“勢”。他布下的局,用的是陽謀,是規則,讓你明知道前麵是陷阱,卻不得不一步步踩進去。
這種人,如果心術不正,將是天下巨害。
可偏偏,他的所有行為,都指向一個最樸素、也最艱難的目標——掃除汙濁,為民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