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的夜晚被核電站的燈光切割成明暗交錯的幾何圖形。林燁站在觀測點的山丘上,海風裹挾著鹹腥味撲麵而來。望遠鏡裡,核電站的圓形安全殼在月光下泛著冷白色的光暈。
"輻射值正常。"老趙放下檢測儀,"但上周有艘日本科考船在附近海域徘徊。"
林燁翻開父親1985年的工作筆記,泛黃的紙頁上畫著核反應堆示意圖,頁邊批注:"核能如虎,馴之可造福,縱之則遺禍。"他想起今早接到的匿名郵件,附件是張模糊的照片——某個實驗室裡,穿著防護服的人員正在組裝圓柱形裝置。
"去省核安全局。"林燁收起望遠鏡。
核安全局的檔案室裡,老式吊扇徒勞地攪動著悶熱的空氣。林燁的手指在微縮膠卷閱讀器上滑動,定格在1988年的一份事故報告上:"大亞灣核電站建設期間,三號機組壓力容器焊縫存在瑕疵。"
"負責檢測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的團隊。"值班員指著簽名欄,"山本一郎是首席顧問。"
深夜的華燁辦公室,林燁將壓力容器的設計圖投影在牆上。老趙用紅色激光筆圈出焊縫位置:"這裡是應力最集中的區域,如果存在瑕疵..."
"不是如果。"林燁調出匿名郵件裡的第二張照片,放大後可見焊縫處的細微裂紋,"他們已經動了手腳。"
危機在周四淩晨爆發。核電站中控室的警報驚醒所有人,三號機組冷卻係統壓力異常下降。值班工程師緊急啟動備用係統時,林燁正在趕往電站的車上。
"不是意外。"他對著手機說,"檢查所有日立公司提供的傳感器。"
電站會議室裡,日方技術代表鬆本擦著汗:"我們的設備完全符合國際標準。"
"是嗎?"林燁亮出傳感器內部結構圖,"這個頻率乾擾模塊也是標準配置?"
鬆本臉色驟變。技術團隊拆解傳感器後,果然發現微型振蕩器,其發射頻率恰好能乾擾冷卻係統的壓力讀數。
"這是謀殺!"電站總經理拍案而起。
"不,是勒索。"林燁播放一段錄音,鬆本與不明人物的對話清晰可聞:"...隻要停運三天,股價就會..."
抓捕行動在日出時分展開。但當警察衝進鬆本的酒店房間時,隻找到燒毀的文件灰燼。浴室鏡子上用口紅寫著:"遊戲升級了。"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第二天。核安全局接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報,某恐怖組織正在黑市求購核材料。而交易地點坐標,竟與大亞灣核電站完全重合。
"調虎離山。"秦參謀長在加密線路裡說,"他們的真實目標不是破壞,是盜竊。"
林燁立即帶人巡查核廢料處理廠。在混凝土掩體深處,他們發現運輸通道的門鎖有新鮮劃痕。熱成像儀顯示,掩體內有四個移動熱源。
"警察!放下武器!"老趙舉槍衝入。
交火隻持續了三分鐘。抓獲的嫌犯身上搜出放射性物質探測器和電站內部結構圖。審訊得知,他們原計劃今晚盜取乏燃料棒。
"誰指使的?"林燁舉起探測器,"這個型號隻有日本防衛省采購過。"
嫌犯沉默地低下頭,頸後露出蛇形紋身。法醫檢查時發現更驚人的事:他們的牙齒裡嵌著氰化物膠囊,是標準的死士配置。
結案報告會上,林燁提出驚人推測:"山本家族不是在破壞,是在測試我國核設施的安保漏洞。"
為驗證這個猜想,他讓紅客團隊模擬攻擊電站控製係統。結果令人膽寒:通過日立公司預留的後門,黑客能在十分鐘內引發堆芯熔毀。
"立即更換所有日製設備。"國務院的批示簡潔有力。
整改期間,林燁在檔案室有了意外發現。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父親曾提交報告,警告某些外國企業可能利用核事故牟利。報告末尾用紅筆標注:"警惕商業利益裹挾國家安全。"
夜幕再次降臨時,林燁站在同一座山丘上。核電站的燈光依舊,但安保等級已提升至最高。他的手機收到新郵件,隻有一行字:
"下一站,航天。"
抬頭望天,一顆人造衛星正劃過夜空。新的戰場,已經超出大氣層。
喜歡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