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構想,巧妙地繞開了所有高精尖的技術壁壘,用最原始、最接地氣的材料和辦法,去實現最超前的功能。
這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近乎於“道”的設計哲學!
她的手在半透明的工程紙上飛快地移動著。
鴨嘴筆蘸著墨水,勾勒出一條條筆直而精準的線條。
複雜的齒輪組、精妙的傳動結構、符合流體力學的葉片……一個個匪夷所思,卻又在理論上完全可行的機械藍圖,在她的筆下逐漸成型。
每一張圖紙的右下角,都用最嚴謹的宋體字,標注著詳細的數據和工作原理。
其專業程度,其設計的前瞻性,足以讓任何一個科班出身的工程師當場跪下!
蘇婉和李秀琴她們,每天都屏住呼吸,給秦雪茹送飯送水。
她們看不懂那些圖紙,但她們能看到,秦雪茹那張曾經隻有哀愁的臉上,重新綻放出的那種奪目的光彩。
她們知道,又一個神跡,正在這個小院裡誕生。
幾天後,當秦雪茹頂著兩個重重的黑眼圈,將厚厚一遝圖紙放到桌子上時,整個屋子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已經不是圖紙了。
那是一套完整的、足以改變這個時代農業麵貌的工業聖經!
林晚晴拿著這些圖紙,雙手都在顫抖。
她知道有了這些東西,她的那份報告就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口號。
而是有了骨骼,有了血肉,有了足以讓任何人無法拒絕的、沉甸甸的力量!
她深呼吸,提起筆,在那份報告的末尾,寫下了最後一段話。
“我們深知,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願意將這一點小小的成果,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組織,奉獻給人民,為實現我們安豐縣的農業現代化,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寫完最後一個字,她感覺自己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
一種前所未有的激蕩,充斥著她的胸膛。
第二天清晨,一份厚達三十多頁,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從技術原理到思想高度都無懈可擊的“神級報告”,連同那一遝精美絕倫的“構想圖”,正式出爐。
王昊睡眼惺忪地從屋裡走出來,打著哈欠,拿過那份沉甸甸的報告翻了翻。
他看著那些被林晚晴包裝得無比高大上的詞句,又看了看秦雪茹畫出的那些堪稱藝術品的圖紙。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吹牛的水平有我當年的風範了。”
他把報告和圖紙重新整理好,遞給林晚晴。
“可以上交了。”
這份報告,已經不僅僅是一份技術說明。
它是一個香甜無比的誘餌。
一個刀槍不入的護身符。
更是一個為王昊未來的“懶人王國”,去向這個時代,爭取官方認證和最大限度資源的……敲門磚。
喜歡穿越六零:我的口糧堆成山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我的口糧堆成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