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裕王真的沒有死,那麼他潛伏這麼多年,其目的必然不簡單。先生所說的‘燭龍’組織,其首腦極有可能就是他。畢竟,隻有像他這樣有皇室背景、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才能建立起如此龐大的秘密組織,潛伏二十年而不被察覺。”
淩雲鶴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認為。裕王心中對英宗一脈充滿怨恨,他假死脫身,創立‘燭龍’組織,就是為了複仇,奪回他認為本該屬於自己的皇位。如今憲宗病重,朝野動蕩,正是他發動政變的最佳時機。‘雙影案’的出現,就是他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製造恐慌,動搖人心,為他的複辟之路鋪平道路。”
袁彬的神色變得愈發凝重:“如果真是這樣,那大明的江山可就危險了。‘燭龍’組織勢力龐大,滲透朝野,一旦發動政變,後果不堪設想。先生,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當務之急,是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裕王還活著,並且就是‘燭龍’的首腦。”淩雲鶴道,“同時,我們還要儘快找到‘塑形師’,從他口中套取更多關於‘燭龍’組織的秘密。隻有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和信息,我們才能製定出有效的應對之策。”
他看向袁彬,語氣誠懇:“袁大人,你在錦衣衛多年,人脈廣闊,消息靈通,我希望你能幫我查一件事。”
“先生請講,袁某定當儘力相助。”袁彬道。
“我想請你幫我查一下,當年負責安葬裕王的工匠,是否真的全部失蹤了?有沒有人僥幸存活下來?另外,裕王的墓葬位於南陽府青龍山,我希望你能派人暗中前往探查,看看那座墓葬是否真的是裕王的衣冠塚,或者其中是否隱藏著其他秘密。”淩雲鶴說道。
袁彬點了點頭:“此事包在我身上。我即刻派人前往南陽府,暗中探查裕王墓葬的情況,同時追查當年那些工匠的下落。一有消息,我立刻向先生稟報。”
“多謝袁大人。”淩雲鶴拱手道,“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大人務必保密,切勿打草驚蛇。”
“先生放心,袁某明白其中的利害。”袁彬起身告辭,“我這就回去安排人手,儘快展開調查。”
送走袁彬後,淩雲鶴再次回到案前,拿起那份《薨逝錄》仔細翻閱。他注意到,記錄中提到裕王病逝後,其王妃、子女都被安置在南陽府的王府中,由朝廷供養。但奇怪的是,幾年後,裕王的王妃也“病逝”了,而他的子女則被送往外地的藩王府寄養,從此再無音訊。
“這更加印證了我的推測。”淩雲鶴自語道,“裕王假死脫身,他的家人必然知曉內情。為了掩蓋真相,英宗一脈自然不會放過他們。王妃的‘病逝’,子女的寄養,恐怕都是為了斬草除根,或者是為了控製他們,以防他們泄露秘密。”
他放下《薨逝錄》,目光望向窗外。霧靄漸漸散去,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庭院中,照亮了青石板上的露珠。但淩雲鶴的心中,卻依舊籠罩著一層陰霾。
裕王朱見澤,這個消失了二十年的親王,如今是否真的還活在世上?他是否真的就是“燭龍”的首腦?如果是,他現在又藏身何處?他的政變計劃究竟是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個疑問,如同沉重的石頭,壓在淩雲鶴的心頭。他知道,要解開這些謎團,並非易事。但他彆無選擇,隻能迎難而上。因為他肩負著查清真相、穩定大明江山的重任。
正在這時,一名護衛匆匆走進書房,手中拿著一封信函:“先生,這是剛剛從門房送來的,說是一位匿名人士托人轉交,務必親手交給先生。”
淩雲鶴心中一動,接過信函。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紙,沒有署名,也沒有印章,隻在封口處用蠟油封了口。他拆開信封,裡麵是一張折疊的信紙,紙上用毛筆寫著幾行字,字跡潦草,墨色深淺不一,顯然是倉促之間寫就的。
“裕王未死,藏於南宮舊址。燭龍欲動,帝星將傾。速查天工苑秘錄,可破雙影之局。”
淩雲鶴看著這幾行字,瞳孔驟然收縮。南宮舊址,正是當年英宗被景泰帝軟禁之地,如今早已荒廢。而天工苑秘錄,想必就是記載著“天工苑”中那些奇技淫巧的秘密檔案。
這封信是誰送來的?對方為何會知道這些秘密?是友是敵?
一連串的疑問湧上心頭。但淩雲鶴知道,現在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這封信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線索,無論對方的目的是什麼,他都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他立刻叫來護衛統領:“備馬,我要即刻入宮,麵見陛下,請求調閱南宮舊址的相關檔案,以及天工苑的秘錄。”
“先生,陛下病重,宮中局勢複雜,此時入宮,恐怕會有危險。”護衛統領擔憂地說道。
“我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此事事關重大,刻不容緩。”淩雲鶴語氣堅定,“如果信中所言屬實,‘燭龍’組織很快就會發動政變,我們沒有時間再猶豫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拿起案上的玉骨扇,轉身向外走去。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凝重。南宮舊址、天工苑秘錄、裕王朱見澤、燭龍組織……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一個驚天的陰謀。
淩雲鶴知道,一場更加凶險的較量,即將開始。而他,必須在這場較量中,找出真相,挫敗陰謀,守護大明的江山社稷。
喜歡大明雙影案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影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