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瑁剛離開繡樓,蔡劉聯姻的消息便傳遍襄陽。
不出三日,城中謠言儘散。
蒯府書房裡。
蒯越與蒯良對坐飲茶。
"蔡瑁果然妹許給劉表了。"
"他這是要拖延時間,還是另有所圖?"
蒯越說著望向兄長。
蒯良慢條斯理抿了口茶:
"荀攸已經離開襄陽。"
"曹操要狗急跳牆?"
蒯良輕笑:"靜觀其變便是,咱們穩坐。"
蔡瑁究竟有何打算,日後自會揭曉。
蒯越詢問:"大哥,司馬徽與龐德公那邊如何回應?"
蒯良揉了揉眉心:"這些老狐狸個個深藏不露。"
"和他們周旋兩次,依舊摸不清態度。"
"但蔡家之事表明,他們已有所行動。"
"或許他們也在權衡。"
"必須牢牢掌控襄陽城防營,這是我蒯家根基。"
"時機成熟,他們自會登門。"
蒯越神色凝重:"亂世將至,我蒯家能否屹立不倒?"
蒯良自信地拍了拍弟弟肩膀:"隻要洞察時局,不被小利所惑,定能立於不敗之地。"
"見過司馬徽後,我有六成把握度過此劫。"
"那老狐狸想必已派人前往長安。"
"林辰自立中州王,又逢大婚,我們也要有所表示。"
蒯越頷首:"我即刻安排可靠之人前往長安。"
說完躬身退出書房。
蒯良望著窗外翻滾的烏雲,喃喃道:"大亂將至......"
......
長安城內。
河北大捷的消息傳來,全城歡騰。
街道張燈結彩,百姓奔走相告。
神龍現世的異象更讓民眾堅信林辰乃天命所歸。
狄仁傑明察秋毫,判案公正,使長安城內治安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安定祥和。
正因如此,眾人皆期盼林辰能夠獲勝。
位於城東的忠義坊,曆來是文武官員的聚居之地。自董卓伏誅後,其麾下西涼將領相繼被除,此地住戶銳減,空置宅院頗多。
因此,當李元芳攜林辰組建夜刃的指令返回長安時,狄仁傑當即選定忠義坊作為據點。
將幾處閒置院落交付李元芳後,狄仁傑便不再插手夜刃事務。
夜刃總部大廳內,林辰聽聞李元芳的彙報,不禁微微一笑。
狄仁傑果然不愧為朝中重臣,行事謹慎周密,由此可見一斑。
"元芳,夜刃現有多少人手?情報網絡進展如何?"林辰問道。
李元芳肅然答道:"夜刃核心成員已逾三千,情報網覆蓋雍涼二州,並正向河北三州、青州、兗州、豫州及荊州擴展。"
"預計至多半年,便可遍布天下十三州。"
林辰麵露訝色,未料短短三月,夜刃發展如此迅猛。
他讚許地點頭:"辛苦了。"
李元芳謙遜道:"全憑主公所賜訓練手冊之功。經此指導,成員皆能迅速掌握要領。"
"此書當真玄妙非常。"
林辰朗聲大笑:"係統出品,自然非凡!"
"甚好!"
"傳令下去,夜刃即刻開始運作,邊擴張邊收集情報。"
"務必將夜刃的耳目遍布天下。"
"明白嗎?"
李元芳抱拳應命:"主公放心,元芳定不辱命。"
"另據荊州密報,荊襄之地暗流湧動,多方勢力正暗中角力。"
"蔡瑁與曹操似在密謀對付劉表,圖謀荊州。"
"然亦有傳聞稱蔡家欲與劉表聯姻。"
蔡瑁之妹蔡鈺即將與劉表成婚。
"蔡氏?"
林辰臉上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
李元芳誤會了林辰的意思,忙不迭補充:"蔡天資聰穎,姿容絕世,素有"荊襄第一"之稱。雖已年方十六,至今尚未婚配。"
"荊襄第一?"
林辰眼中閃過玩味之色。他剛將徐州第一糜貞從劉備手中奪來,如今莫非又要與劉表結下奪妻之仇?
"荊襄局勢須嚴加關注,不可遺漏任何風吹草動。尤其要盯緊蔡氏、蒯氏兩家,還有水鏡莊那位司馬先生。掌握這些人的動向,方能萬無一失。"
李元芳聞言肅然,連忙應下。
"還有彆的消息嗎?"
"其餘瑣事不值主公掛懷。"
林辰頷首道:"交給你我很放心。今日便到此為止。"
正要離去時,李元芳突然單膝跪地:"夜刃組織成立至今,主公未曾現身。今日難得相見,還望訓示幾句,以振軍心。"
林辰略作思索,笑道:"將各院弟兄都召集過來。"
李元芳喜出望外,當即吹響哨音。不出片刻,數百人已列隊廳外,個個筆挺如鬆,目光如炬。這般迅捷的集結與飽滿的精神狀態,令林辰頗為讚許。
他踏上桌案,能清晰感受到四麵八方投來的灼熱目光——有崇敬,有期待,有振奮,亦有敬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辰環視眾人。
"林辰,即為主上。"
"夜刃若影隨形,雖不現光明,卻助我馳騁天下。"
"爾等即為耳目。"
"需明察秋毫,免我受表象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