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幫袁紹與我作對,這次定要踏平襄陽,讓劉表跪地求饒!"
袁術滿臉都是誌得意滿的神氣。
張勳、陳紀等親信紛紛奉承:"主公攻取夏口威震荊楚,敵軍必當聞風喪膽。"
袁術撫須大笑:"傳令紀靈繼續進軍江陵,屆時我親率大軍會師城下。"
"就算曹操真能拿下襄陽,見我兵強馬壯也絕不敢輕舉妄動。"
"待坐穩荊襄,執掌玉璽,便可順天應人,登基稱帝!"
"諸位都是開國元勳,榮華富貴享之不儘!"
劉勳、陳紀相視而笑:"臣等預祝主公早日君臨天下。"
見眾人越說越狂妄,一直沉默的閆象忍不住進諫:"主公切莫低估曹操。"
"其能在旬日間連克新野、樊城,顯然有荊襄世族暗中相助。"
袁術帳內,眾將正在商議軍情。
"倘若荊襄蔡氏、蒯氏皆相助曹操,襄陽頃刻間便能攻陷。"
"我軍雖占據江夏,但行軍速度怎能比得過有內應的曹軍?"
"若倉促進攻江陵,一旦陷入僵持,必將演變成持久之戰。"
"糧草匱乏,如何支撐長期作戰?"
"更棘手的是,孫策周瑜正率軍東進,與徐州劉備暗中聯合,意圖奪取揚州。"
"此二人皆是當世梟雄,若主公此時與曹操交戰,放任他們消滅劉繇,局勢將難以收拾。"
"臥榻之側,兩頭猛虎安睡,主公怎能高枕無憂?"
袁術沉思片刻,嗤笑道:"孫伯符若在世,我倒還忌憚三分。孫策不過黃口小兒,何足掛齒?"
"至於那劉備,不過是個賣草鞋的,能掀起什麼風浪?"
"待我騰出手來再收拾他們也不遲。"
謀士閆象正欲再勸,忽聞急報傳來。
"荊州緊急軍情!"
袁術挑眉:"莫非紀靈又傳捷報?"
"速速呈上!"
親兵入內遞上密信。袁術閱畢,麵色驟變。
"主公,荊州出何變故?"
"莫非曹操已攻陷襄陽、江陵?"
袁術冷哼:"曹操哪有這般能耐?"
"是林辰!"
"林辰?"
"他怎會現身荊襄?"
在場眾人皆大驚失色。
袁術凝重道:"紀靈本欲攻打江陵,卻探得曹操八萬大軍在襄陽全軍覆沒。"
"原以為是劉表僥幸取勝,細查方知林辰已成荊州新主。"
閆象深吸一口氣:“想不到林辰在長安毫無動作,竟是暗中發兵前往荊州。”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要震動天下。”
“此子當真可怕。”
“主公,我軍不宜再攻江陵。”
“應固守江夏,從長計議。”
袁術雖狂妄,卻並非愚鈍之人。
林辰威名太盛,僅憑一方之力難以抗衡。
他壓下心中驚怒,問道:“依先生之見,現下該當如何?”
閆象來回踱步,沉聲道:
“單憑我軍之力難以對抗林辰。”
“當聯結北境曹操、西川劉焉及交州張津,三路夾擊。”
“更要令劉備、孫策停止討伐劉繇,合力將林辰逐出荊州,方能保全自身。”
“否則終將被其各個擊破。”
“世人皆以為林辰意在河北,誰知他竟聲東擊西。”
“若讓其占據荊州組建水師,待其根基穩固,恐無人能敵。”
“料想各路諸侯都明白這個道理。”
“必須將林辰趕出荊州!”
袁術沉默良久,終於點頭:
“罷了!”
“這些庸碌之輩本不配與本公結盟,但眼下......”
“多說無益。”
“我即刻修書給曹操,請其居中調停。”
“傳令紀靈嚴守夏口,不得輕舉妄動,靜觀時局變化。”
“遵命!”
閆象等人領命退出,各自行事。
待眾人退下,袁術陰沉地望向襄陽方向,咬牙切齒道:
“林辰小兒,壞我大計!”
“不將你碎屍萬段,難消我心頭之恨!”
......
廣陵郡,江都城頭。
劉備立於城牆之上,望著城外潰敗的揚州軍士,麵露得色。
《廣陵歸徐》
劉備撫掌而笑:"廣陵重歸徐州治下,全仗元龍運籌帷幄,子義陷陣衝鋒。"
陳登與太史慈相視一笑:"劉繇不識時務,合該此敗。"
傳令兵忽疾步而來:"主公,荊州急報!"
劉備手中竹簡哐當墜地:"林辰取了襄陽?"
孫乾喘著粗氣:"此人明攻青州,暗度荊襄..."
庭前落葉打著旋兒,方才的歡聲驟凝。太史慈的甲胄在夕陽下泛著冷光,陳登的袍袖無風自動。
曹操聽聞消息,竟氣得嘔血昏厥。
劉備神色驟變:“林辰此獠,包藏禍心!”
“若容他在荊襄立足,日後何人能製?”
“袁術、曹操可有動作?”
孫乾恍然道:“袁術來函,欲調停我軍與劉繇之爭。”
“邀我等共伐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