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乾嘛呢?”兩個戴金鏈子的男人舉著棍子走來,“這是我們的地盤!”
老陳護住麻袋:“我就撿點廢鐵……”
“廢鐵?”男人冷笑,“這些醫療垃圾能賣黑市,你懂個屁!”
棍子砸下來的瞬間,老陳聽見小雨的聲音在耳邊響:“爺爺,疼嗎?”他突然發了狠,抓起地上的鐵片劃向男人的胳膊。
第六章:意外的救贖
男人捂著傷口跑了,老陳卻因失血過多暈了過去。
再醒來時,他在醫院的病床上,小雨正用濕毛巾給他擦手。
“爺爺,你睡了三天。”小雨的眼睛紅紅的,“醫生說,你傷得重,但……但有個好心的叔叔幫你付了醫藥費。”
老陳愣住了。這時,門被推開,個穿西裝的男人走進來:“陳先生,我是xx慈善基金會的。我們調查到您收養了患病女童,想資助她的手術費。”
老陳的喉嚨發乾:“為什麼……幫我?”
男人笑了:“因為您讓我想起自己的父親。他也是個拾荒者,卻供我讀完了大學。”
第七章:垃圾場的新生
三個月後,小雨躺在兒童醫院的病床上,手裡攥著那顆藍色彈珠。
“爺爺,彈珠裡的小星星會動嗎?”她問。
老陳摸了摸她的頭:“會動,就像你的心跳。”
手術很成功,醫生說小雨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了。慈善基金會還幫老陳申請了低保,並在垃圾場附近租了間小屋。
“爺爺,以後我們還撿垃圾嗎?”小雨問。
老陳搖頭:“不撿了。咱們去公園撿落葉,做成書簽賣,好不好?”
小雨咯咯笑著,把彈珠放在老陳手心:“爺爺,這是我們的星星。”
第八章:拾荒者的光
一年後,老陳成了社區的“環保誌願者”。
他帶著小雨和一群孩子,用撿來的廢品做手工:塑料瓶變成花瓶,舊報紙折成紙鶴,鐵罐敲成小風鈴。
“陳爺爺,為什麼垃圾能變成寶貝?”一個孩子問。
老陳笑了:“因為垃圾裡藏著光,就像小雨的彈珠,像你我的生活。”
夕陽下,小雨舉著自製的紙風車跑過垃圾場,風車是用廢廣告紙剪的,轉起來時像一朵金色的花。
老陳望著她的背影,突然想起十年前那個雨夜——如果當時他選擇了放棄,現在會不會還在黑暗裡摸索?
而此刻,他握著小雨的手,覺得手裡的溫度比任何“寶藏”都珍貴。
主題解析:
?底層生存的尊嚴:通過老陳的拾荒生活,展現底層勞動者在困境中的堅韌與自救。
?愛與救贖的循環:老陳收養小雨,意外獲得社會幫助,體現善意的傳遞與回報。
?垃圾與寶藏的隱喻:廢品中隱藏著重新生活的可能,象征困境中的希望。
喜歡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請大家收藏:()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