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辭
第一章
長信宮燈建昭元年冬,長安城的雪落了整整三日。未央宮偏殿的銅雀燈已燃了三個時辰,燈芯爆出細碎的火星,將侍女阿螢的影子投在青磚地上,像株被凍得蜷曲的枯草。"娘娘,該添燈油了。"阿螢提著錫壺湊近,青銅燈座上蟠螭紋的鱗片被火光照得發亮。她手腕微傾,清油順著陶管注入燈腔,燈芯忽然發出"劈啪"輕響,火星濺在她手背上,卻不燙,反倒像極細的羽毛掃過。長信宮燈的虹吸裝置將煙炱導入空心燈柱,化作青灰色的結晶體。阿螢望著燈芯頂端那點跳躍的光暈,恍惚看見燈花裡浮出張模糊的臉。銅鏡裡映出的燭火忽然搖曳,她轉身時,卻見皇後馮媛正立在簾外,鳳釵上的珍珠流蘇沾著雪沫。"這盞燈跟了哀家十年,"皇後的手指撫過冰涼的燈座,"當年先皇賜它時說,燈芯有靈,能照見人心。"她忽然按住阿螢的手,將一枚銀簪刺入燈油,"你瞧,油裡沉著金箔呢。"銀簪提起時,燈芯驟然爆亮,阿螢在火光中看見無數金箔碎片在油麵旋轉,拚出"長樂未央"四個字。
第二章
燈花判更漏敲過三響,阿螢抱著燈盞守在偏殿。燈油漸淺,燈芯卻愈發精神,光暈裡浮著細碎的金粉。她想起白日皇後簪尖挑出的金箔,忽然聽見燈芯發出細若蚊蚋的聲音:"冷......"她嚇得打翻了燈台,青銅燈座在地上滾出清脆的聲響。燈芯脫離燈油的刹那,竟化作寸許長的小人,通體金黃,發絲是燃燒的紅焰。小人在青磚上蜷縮成一團,身上的火光隨著呼吸明滅。"你是誰?"阿螢顫抖著捧起半盞殘油。"燈芯......"小人的聲音像浸在水裡,"千年火精,借金箔凝形。"他忽然抓住阿螢的指尖,火光順著她的血脈遊走,"你可見過燈花裡的字?"窗外傳來夜巡禁軍的甲葉聲,阿螢慌忙將小人藏進袖中。燈芯在她掌心灼出燙痕,卻在接觸體溫的瞬間化作半透明的光絲,順著血管鑽進心口。銅鏡裡,她的瞳孔映著兩點跳動的燭火。
第三章
金箔書皇後在椒房殿召見阿螢時,案上攤著幅素絹。"哀家昨夜夢見先皇,"馮媛執筆蘸墨,"他說長信宮燈的燈油裡,藏著大司馬的罪證。"金箔在燈油裡沉浮,阿螢忽然看見那些碎片拚出"霍光"二字。袖中燈芯發燙,阿螢的指尖不受控製地浸入油盞。金箔碎片順著她的指尖爬上素絹,自動排列成篇檄文。馮媛看著絹上浮現的字跡,忽然將整盞燈油潑向阿螢:"妖物!"燈油潑在身上卻不燃,金箔反而化作鎖鏈纏住馮媛的手腕。阿螢心口的光絲暴漲,燈芯小人在火光中現形,手裡提著串青銅鑰匙:"長信宮燈的燈柱裡,藏著漢武帝的密詔。"
第四章
燈柱秘三更的梆子聲滲著雪粒傳來,阿螢抱著燈柱躲在複道暗格裡。燈芯小人用鑰匙旋開燈柱底座,空心的銅管裡塞滿泛黃的竹簡。"元狩二年秋,"小人指著最上麵那片竹簡,"霍去病將軍在狼居胥山埋下的,不是祭天玉琮,是西域火精的火種。"竹簡上的朱砂字遇火即燃,化作隻赤紅的朱雀。阿螢看見火鳥馱著團跳動的光團衝出暗格,雪夜裡劃出長長的焰尾。遠處未央宮的方向傳來驚惶的鐘鳴,燈芯小人忽然抓住她的衣領:"快走!金吾衛要來了!"
第五章
火精契長樂宮的廢墟在月光下像頭沉默的巨獸。阿螢踩著瓦礫找到那口枯井時,燈芯正用火光在井壁上畫符。"當年火精被封在燈芯,"他的聲音混著風聲,"要解契,得用處子心頭血。"阿螢咬破指尖,血珠滴在井壁的符文上。火光順著裂痕蔓延,井底傳來沉悶的轟鳴。她看見無數燈盞從地脈深處升起,每盞燈芯都坐著個寸許高的小人。為首的老者須發皆白,周身火焰卻呈幽藍色。"三千年了,"老燈芯撫著胡須,"終於有人肯放我們出去。"他忽然指向阿螢心口,"這孩子的血脈裡,有昆侖火種。"
第六章
昆侖焰雪停時,阿螢站在長安城的城樓上。燈芯小人化作的光絲在她掌心纏繞成劍,劍身流淌著液態的火焰。遠處,王莽的新軍正舉著火把攻城,火光映紅了半個夜空。"用昆侖焰。"老燈芯的聲音在風中飄散。阿螢揮劍斬向火把,火焰卻順著劍鋒倒流,在城牆垛口凝成道火牆。新軍士卒中響起慘叫,那些火把竟像活物般掙脫握持,在空中聚成隻巨大的火鳳。"燈芯成精,以火為食。"阿螢聽見自己的聲音變得陌生,"王莽篡漢,當以天火焚之。"
第七章
銅雀泣未央宮的銅雀燈在戰火中傾倒,燈座上的蟠螭紋裂開時,阿螢看見裡麵蜷縮著個小小的身影。那是盞鎏金行燈,燈芯早已熄滅,隻剩段焦黑的棉線。"她是哀家的陪嫁燈。"馮媛的聲音從斷壁後傳來,發髻散亂,鳳釵隻剩半截,"當年先皇賜婚時說,兩盞燈芯是姐妹,要互相照拂。"她忽然抓住阿螢的手腕,將鎏金行燈按在她心口,"求你,讓她活過來。"昆侖焰順著阿螢的血脈注入焦黑的燈芯,鎏金行燈忽然發出嬰兒啼哭般的聲響。燈座上的銘文亮起紅光,顯出"永光元年造"的字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八章
等語著更始軍攻入長安那日,阿螢站在漸台之巔。王莽的屍體被掛在城門上,長安城的火光照亮了她瞳孔裡跳動的燈芯。老燈芯化作的光團在她周身盤旋:"火精現世,必遭天譴。"無數燈盞從長安城的廢墟裡升起,每個燈芯都托著個朝代的記憶。阿螢看見秦宮的長信燈,漢宮的雁魚燈,魏宮的銅雀燈,它們在夜空中組成星河,流淌著三千年的燭火。"你是第一個燈語者。"老燈芯的聲音帶著歎息,"能聽懂燈芯的話,就能看見曆史的真相。"他忽然散開成萬千火星,"現在,該你選擇了。"
第九章
焚書火建武元年春,洛陽城的太學裡,阿螢看著蔡邕校勘六經。竹簡在案上堆成小山,燈芯小人趴在《尚書》簡冊上打盹。"當年秦始皇焚書,"他忽然抬起頭,"其實是把書燒進了燈芯裡。"阿螢的指尖撫過竹簡上的朱砂字,燈芯忽然爆出強光。她看見鹹陽宮的火光中,無數竹簡投入青銅燈盞,文字化作金箔沉入燈油。博士淳於越抱著《春秋》痛哭的身影,在火光中漸漸透明。"這些燈芯裡,藏著百家典籍。"老燈芯的聲音從《詩經》簡冊裡傳來,"可惜啊,都快燒完了。"
第十章
長明燈白馬寺的晨鐘驚飛了簷角銅鈴。阿螢跪在大雄寶殿的長明燈前,看著燈芯在酥油裡沉浮。天竺僧人攝摩騰合十道:"此物名旃檀燈,燃自佛陀涅盤時。"燈芯忽然化作個身披袈裟的小和尚,雙手合十:"施主可願隨我西去?"阿螢心口的昆侖焰劇烈跳動,她看見燈油裡浮出張騫通西域的路線圖,敦煌壁畫上的飛天捧著燈盞向她招手。"長安的燈芯快滅了。"小和尚歎息著化作光絲,"隻有西天的旃檀木,能續上這千年火脈。"
第十一章
燈油井河西走廊的風沙漫過玉門關時,阿螢在莫高窟的壁畫前停住腳步。燈芯小人指著壁畫上的九色鹿:"那下麵有燈油井。"他化作的光絲鑽入壁畫,九色鹿的眼睛忽然亮起,蹄下裂開道深不見底的裂縫。井壁上嵌著無數陶燈,每個燈盞裡都燃著不同顏色的火焰。阿螢抓住垂下的燈繩往下墜,聽見各個朝代的燈語在風中交織。商王武丁的青銅燈在訴說婦好的故事,楚莊王的鳳鳥燈在吟唱《離騷》,唐玄宗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裡,藏著楊貴妃的笑聲。"最下麵那層,是燧人氏的火種。"老燈芯的聲音從井底傳來。
第十二章
火浣布於闐國的集市上,阿螢看著胡商展開匹赤紅的布料。"火浣布,"胡商比劃著,"用火山鼠毛織成,遇火不燃。"燈芯小人忽然從她袖中跳出,撲在布上打滾:"舒服!"布料忽然燃起幽藍的火焰,卻不傷織物分毫。阿螢看見火焰裡浮現出西域三十六國的地圖,於闐國王宮的燈盞正在熄滅。"匈奴人要來了,"燈芯小人化作光絲鑽進布紋,"他們怕火。"當晚,於闐國的城牆燃起熊熊大火,火浣布製成的旗幟在夜風中獵獵作響。匈奴騎兵的慘叫聲裡,阿螢聽見燈芯們在唱歌,用古老的於闐語,唱著張騫鑿空西域的故事。
第十三章
琉璃燈大月氏的琉璃作坊裡,工匠正在吹製燈盞。透明的琉璃在火焰中旋轉,燈芯小人跳進融化的琉璃液裡,化作條赤色的龍。"這是燭龍的血,"他在琉璃中穿梭,"能照見未來。"阿螢看著琉璃燈裡遊動的赤龍,忽然看見自己的影子在燈壁上老去。從長安的少女到西域的老嫗,心口的昆侖焰漸漸微弱。燈芯小人從琉璃燈裡鑽出,周身的火光已變得黯淡:"我們快燃儘了。"作坊外傳來駝鈴聲,商隊正載著新的燈油西去。阿螢忽然明白,原來燈芯的壽命,從來都和人的記憶連在一起。
第十四章
燈塚蔥嶺以西的山穀裡,阿螢找到了那片燈塚。無數破碎的燈盞堆成小山,每個殘片裡都嵌著段焦黑的燈芯。老燈芯的聲音從最大的青銅燈座裡傳來:"這裡埋著被遺忘的記憶。"她跪在燈塚前,心口的昆侖焰忽然暴漲。無數燈芯從殘片中升起,化作曆史長河裡的人物。孔子在燈下刪述六經,屈原在燈前悲吟《離騷》,司馬遷在燈下筆耕《史記》。那些被遺忘的燈語,在夜空中彙成璀璨的星河。"該回家了。"燈芯小人拉著她的手,周身的火焰已變得透明。阿螢看見自己的身體正在化作光絲,融入這片燈塚。
第十五章
不夜城公元2024年的西安博物院,小學生林曉螢正趴在展櫃前。長信宮燈的燈芯在玻璃後泛著微光,她忽然聽見細若蚊蚋的聲音:"你好。"指尖貼在玻璃上,展櫃裡的燈盞忽然爆出細碎的火星。林曉螢看見自己的影子在燈光裡拉長,心口傳來熟悉的暖意。手機屏幕亮起,是媽媽發來的消息:"博物館要閉館了,快出來。"她轉身時,長信宮燈的光暈裡,浮著寸許高的小人,正朝她揮手告彆。展廳外的霓虹燈次第亮起,將長安城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原來,三千年的燈芯從未熄滅,隻是換了種方式,在人間燃燒。
喜歡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請大家收藏:()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