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航天基地,頂層辦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可以清晰地看到剛剛完成曆史性月球勘探任務歸來的“開拓者一號”正停靠在專用泊位上,地勤人員和機器人如同忙碌的蟻群,正圍繞著它進行檢修和樣本提取作業。
室內,林辰看著平板裡麵的數據,心裡想的並未停留在月球表麵,而是聚焦在了月球軌道上。陳航和陳天肅立在一旁,等待著指示。剛剛彙報完月球勘探豐碩成果的興奮感還未完全消退。
“開拓者一號乾得不錯,證明了月球的價值遠超我們之前的想象。”林辰轉過身,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但僅僅下去挖點石頭回來,太初級,效率也太低了。”
他的手指點在平板月球資源數據上。“我們需要一個前沿基地,一個跳板,一個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能發揮價值的太空工業節點。”林辰的目光掃過陳航和陳天,“我要求你們,立刻開始籌劃設計,在月球軌道上,建造一個屬於寰宇科技自己的大型工業空間站。”
“工業空間站?在月球軌道上?”陳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迅速被躍躍欲試所取代。陳航則已經下意識地開始思考技術實現路徑。
“沒錯。”林辰肯定道,“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廣寒宮’計劃。”
他踱步到全息台前,開始勾勒他腦海中的藍圖:
“這個‘廣寒宮’,不能是‘天宮’那種側重於科研和居住的空間站。它的核心功能必須是工業化、商業化!”
“首先,它要是一個超級中轉樞紐和倉庫。”林辰點出第一個模塊,“所有從月球表麵開采回來的原始礦料,不必千裡迢迢直接運回地球。先運到這裡,進行初步的篩選、分類、存儲。‘開拓者’級的飛船在這裡卸貨,然後可以立刻返回月球或者小行星帶繼續作業,極大提升運輸效率。這裡就是我們的‘月球門戶港’。”
“其次,它要具備初步精煉和製造能力。”他的手指劃出第二個區域,“我們需要在站內建設太空冶煉廠。利用太空真空和微重力環境的優勢,對月壤中的氦3進行高效提取和液化存儲;對稀土和金屬礦石進行初步熔煉,製成標準化的金屬錠或材料預製件。這樣運回地球的將是高附加值的產品,而不是沉重的粗礦。”
“第三,它要能支持飛船維護和製造。”林辰看向陳航,“反重力引擎和新型材料技術成熟後,未來我們完全可以在地球軌道甚至月球軌道直接建造更大的飛船。‘廣寒宮’需要配備大型船塢模塊,能夠為‘開拓者’級及其後續型號提供維護、修理、升級服務,甚至能利用月球運來的材料,直接製造一些大型構件或者中小型工程艦船。實現‘太空造太空用’。”
“第四,它本身要是一個強大的能源中心和通訊中繼站。”他繼續補充,“搭載大型聚變反應堆,不僅自給自足,還能為停靠的飛船充電,甚至未來可以通過微波或激光向月球表麵基地供電。同時,它必須是月球與地球之間量子通訊網絡的核心中繼節點之一,確保信息暢通無阻。”
“最後,它也需要具備一定的人員支持和生活保障能力。”林辰最後點出生活區模塊,“雖然前期可以高度自動化,但必要的工程師、指揮官、科學家團隊還是需要長期駐留。生活區不必奢華,但必須安全、舒適、能維持長期工作狀態。”
平板上,一個由多個功能模塊拚接而成、結構複雜而雄偉的巨型空間站草圖逐漸清晰起來,它靜靜地懸浮在月球背景之前,如同鑲嵌在黑色幕布上的一顆工業明珠。
“怎麼樣?”林辰看向兩位得力乾將,“概念就是這麼個概念。陳航,你負責整體結構設計、動力係統、船塢和自動化係統。陳天,你負責協調資源、測算成本、以及思考如何將這座‘月軌工廠’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陳航眼中閃爍著工程師遇到挑戰時的光芒,立刻應道:“明白!反重力技術應用可以大大降低模塊從地球發射的難度,量子通訊能確保控製精度。我們有能力實現它!”他已經開始在腦中構建數學模型。
陳天則思考得更遠:“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回報也將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可以向全球高端製造業企業開放‘太空精煉材料’的訂購,甚至可以出租船塢和能源服務…這將是寰宇商業帝國真正邁向太空的基石!”
“很好。”林辰滿意地點點頭,“儘快拿出概念設計方案和可行性報告。我們需要讓長老會和國家航天集團看到,除了國家主導的‘天宮’,我們民營力量也能在太空搞出大名堂,而且效率更高,更側重於實打實的產出。”
他再次望向窗外的“開拓者一號”,緩緩道:“讓這艘船好好休息一下。很快,它和它的兄弟姐妹們,就有更繁重、但也更有意義的任務了——為我們寰宇的‘廣寒宮’,運送第一根‘梁柱’。”
月球的引力,似乎已經無法阻擋寰宇科技將工業版圖擴張至地月空間的步伐。
喜歡藍星:星星的快遞到了請大家收藏:()藍星:星星的快遞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