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橋的金芒順著石縫漫延時,石頭村後山坳的風突然軟了下來。方才還帶著碎石子涼意的風,此刻竟裹著星砂草特有的清苦香,拂過每個人的衣角——春桃懷裡的孩子不再攥著野山楂,而是伸著小手去夠光橋邊緣的星點,小嘴裡咿咿呀呀地喊:“星星,抓星星。”
銀河下意識把小美護在身前,指尖觸到衣兜裡的星砂凝露罐,冰涼的玻璃觸感讓他稍稍定神。辰閣主已經往前邁了兩步,手裡的銀片正和光橋的金芒共振,表麵的星紋亮得幾乎要透出手心:“大家彆靠太近,星門剛開啟時能量不穩定,萬一……”
他的話沒說完,光橋上的影子突然清晰了些。那是個穿淺灰色短打的少年,背著個竹編背簍,背簍裡露出半截泛著銀光的枝條——枝條上綴著的不是葉子,而是細小的星砂顆粒,風一吹就簌簌往下掉,落在光橋上化成細碎的光。少年似乎也看見了坡地上的人,腳步頓了頓,抬手往額前搭了個涼棚,聲音順著風飄過來:“你們是滇巷的人?手裡拿著的,是大美的文明感應片?”
銀河愣了愣,剛想應聲,就見春桃突然往前跑了兩步,手裡攥著的種子布包都晃開了口:“你是清溪村的?我前兩年去鎮上趕集,見過你們村的人!你們村後的山坳裡,是不是長著會發光的草?”
少年笑了,露出兩顆小虎牙,順著光橋往下走——他的腳剛碰到坡地的土,地上的星砂草母根突然晃了晃,原本隻冒出一點的芽尖,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上長,淡藍色的莖稈慢慢抽出細葉,葉尖上的星砂顆粒亮得像小燈。少年蹲下來,指尖輕輕碰了碰母根的葉子,眼裡滿是驚喜:“真的活了!我跟著星砂的光找了三天,終於找到母根了——我叫阿星,是清溪村‘星守者’的後人,我們村世代守著星砂草的分支,前幾天分支突然全枯了,族裡的老人說,隻有找到母根,再用‘共生露’滋養,才能讓所有星砂草複活。”
“共生露?”木木湊過來,手裡的小本子還夾著記暖舉的紙,“是用什麼做的?我們滇巷有星砂凝露,能不能用?”
阿星搖搖頭,從背簍裡掏出個陶碗,碗裡裝著半透明的液體,液體裡浮著細小的星點:“共生露不一樣,得用三種東西熬——星砂草的嫩芽、人心的‘暖淚’,還有不同村落的‘互助信物’。暖淚就是真心幫人時落下的淚,互助信物就是大家互相贈送的東西,比如你幫我修屋頂,我送你的小米;你幫我退燒,我送你的草藥種子,這些都算。”
他說著,指了指春桃手裡的布包:“你手裡的種子,就是滇巷和石頭村的互助信物;我背簍裡的銀枝,是清溪村的信物。現在還差暖淚和嫩芽——嫩芽有了,可暖淚……”
“我有!”旁邊突然傳來個蒼老的聲音。眾人回頭一看,是石頭村的張爺爺,他拄著拐杖,手裡還提著個裝著薄荷的小籃子,籃子裡的薄荷竟已經冒出了新綠。張爺爺慢慢走過來,從兜裡掏出塊疊得整整齊齊的帕子,帕子上還帶著點濕痕:“剛才看著你們幫春桃的孩子退燒,又幫我劈柴火,我這老眼昏花的,忍不住掉了眼淚……這帕子上的,算不算暖淚?”
阿星趕緊接過帕子,小心翼翼地把上麵的淚痕擰進陶碗裡——剛擰進去,碗裡的共生露突然亮了起來,淡藍色的液體裡浮著的星點,竟慢慢聚成了個小小的橋形,和小美畫紙上的暖橋一模一樣。阿星激動得手都抖了,把陶碗遞到母根旁邊,慢慢把共生露倒在土上:“快試試!隻要母根吸收了共生露,周圍的土地就會慢慢恢複,到時候不光是星砂草,大家種的白菜、薄荷、槐樹,都會活過來!”
共生露剛碰到土,母根突然劇烈地晃了晃,淡藍色的莖稈上的星砂顆粒亮得刺眼,周圍的土開始泛出淡藍的光,光順著土縫往四周漫延——原本枯掉的白菜地,竟慢慢冒出嫩綠的芽;李伯手裡攥著的枯薄荷,葉子慢慢舒展開,還透著股清涼的香味;連坡邊那棵快枯死的老槐樹,枝椏上都冒出了新綠,鳥兒落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像是在慶祝。
眾人都看呆了,小美突然拍手笑起來,手裡的畫紙被風吹得飄起來,落在母根旁邊——畫紙上的暖橋竟和地上漫延的光橋連在了一起,畫裡的星星落在土上,化成了更多的星砂顆粒。張爺爺抹了把眼淚,笑著說:“活了!都活了!我這院子裡的菜,終於能吃了!”
可就在這時,阿星突然“哎呀”一聲,捂著胸口往後退了兩步,背簍裡的銀枝掉在地上,枝條上的星砂顆粒突然暗了下去。辰閣主趕緊扶住他,手剛碰到他的胳膊,就覺得燙得嚇人:“怎麼了?是不是星門的能量傷到你了?”
阿星搖搖頭,臉色蒼白得像紙:“不是……是母根裡的‘暗塵’。剛才母根吸收共生露時,我感覺到裡麵藏著暗塵——那是人心的‘私念’化成的,比如搶著囤水、不肯幫人時產生的負麵能量,要是不把暗塵清掉,母根遲早還會枯掉,到時候連星門都會被堵住,再也打不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暗塵怎麼清?”銀河皺緊眉頭,手裡的鋤頭握得更緊了,“我們已經做了這麼多暖舉,難道還不夠嗎?”
阿星歎了口氣,指了指母根的根部——那裡竟慢慢顯出黑色的紋路,像蜘蛛網似的往莖稈上爬,原本亮著的星砂顆粒,碰到黑紋就會暗下去:“暗塵得用‘集體暖舉’才能清掉。單個的暖舉隻能聚星力,要清暗塵,得讓不同村落的人一起做一件互助的事,比如一起種一片星砂草,一起幫某個村落解決大麻煩,這樣產生的‘集體暖意’,才能把暗塵衝掉。”
他說著,從背簍裡掏出張地圖,地圖上畫著三個村落——滇巷、石頭村、清溪村,三個村落中間的位置,畫著個小小的圓圈,圓圈裡寫著“星聚田”:“這是我族裡的老人畫的,三個村落中間的星聚田,是當年大美親手開墾的,說是以後萬一星砂草遇到危機,三個村落的人一起在星聚田種星砂草,就能產生最強的集體暖意。可現在……星聚田早就變成了荒地,裡麵長滿了野草,還有村民囤放的雜物,要清理出來,至少得兩天時間。”
“兩天?”老陳皺起眉頭,手裡的鋤頭往地上戳了戳,“可母根的黑紋長得這麼快,要是等兩天,母根會不會……”
“不會的。”小美突然拉了拉阿星的衣角,把畫紙遞給他,“阿星哥哥你看,我畫的星聚田,裡麵有好多人一起種地,還有星星照著。我奶奶說,隻要大家心裡想著一起做事,就一定能做到!”
阿星看著畫紙上歪歪扭扭的小人,突然笑了,伸手摸了摸小美的頭:“你說得對,隻要大家一起努力,兩天肯定夠。我剛才在光橋上看到,清溪村的人已經往這邊來了,他們背著工具和種子,應該快到了。滇巷和石頭村的人,願意跟我們一起去清理星聚田嗎?”
“願意!”春桃第一個喊出聲,手裡的種子布包舉得高高的,“我家還有兩把鋤頭,現在就回去拿!我男人也能來幫忙,他力氣大,能搬重物!”
“我也來!”李伯拄著拐杖,聲音都亮了,“我雖然老了,但可以幫大家撿撿野草,看看工具!”
“還有我!”木木把小本子塞進兜裡,挽起袖子,“我去滇巷喊更多人來,順便把家裡的凝露都帶來,要是有人累了,能抹點凝露緩解疲勞!”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阿星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突然覺得眼眶發熱——他小時候聽族裡的老人說,當年大美建立星音閣時,就是希望不同村落的人能互相幫襯,像一家人一樣。現在看著滇巷、石頭村的人這麼熱心,他突然明白,大美說的“共生”,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藏在你幫我、我幫你的每一件小事裡。
銀河拍了拍阿星的肩膀,手裡的銀片還在亮著:“彆擔心,我們一起去星聚田。等清理完土地,種上星砂草,再用暖舉聚夠能量,一定能清掉母根裡的暗塵。對了,你背簍裡的銀枝,能不能插在星聚田的中間?說不定能幫著聚星力。”
阿星點點頭,從背簍裡拿出銀枝——銀枝剛碰到土,就像紮了根似的,慢慢往土裡鑽,枝椏上的星砂顆粒亮得更濃,竟在半空中聚成了個小小的星陣,星陣裡慢慢顯出一行字:“星聚田清理需三日,暗塵擴散需五日,需在兩日內集齊三村之力——每多一人互助,星力便多一分。”
“兩日內?”木木愣了愣,“滇巷到石頭村要半個多小時,石頭村到清溪村要一個多小時,要是來回喊人,會不會來不及?”
“不用來回跑。”阿星從懷裡掏出個哨子,哨子是用星砂草的莖稈做的,泛著淡藍色的光,“這是星哨,隻要一吹,周圍十裡內的星守者都能聽見,清溪村的人應該已經在路上了,滇巷的人聽到哨聲,也會往這邊來。”
他說著,把哨子湊到嘴邊——哨聲不響,卻帶著股清冽的星砂香,風一吹就往四周擴散。沒過多久,遠處就傳來了腳步聲,先是幾個穿清溪村服飾的人,背著工具和種子,往坡地跑;接著是滇巷的街坊,有扛著鋤頭的,有提著凝露罐的,還有抱著孩子的——連木木的爸媽都來了,父親手裡還扛著個木犁,母親手裡提著裝著小米的布包,笑著往這邊揮手:“木木!我們聽說要種星砂草,村裡的人都來幫忙了!”
人越來越多,坡地上擠滿了人,卻一點都不亂。銀河和阿星一起畫了星聚田的清理分工圖:清溪村的人負責清理雜物,因為他們力氣大,熟悉工具;石頭村的人負責撿野草,因為他們熟悉星聚田的地形;滇巷的人負責送水和凝露,還要記錄大家的暖舉,萬一有人累了,能及時幫忙。
小美跟著春桃的孩子一起,拿著小鏟子幫著撿野草,兩個孩子時不時會因為挖到一顆亮晶晶的石頭而歡呼;張爺爺坐在田埂上,幫大家看衣服和工具,還把自己帶的薄荷泡成水,分給路過的人喝;木木的媽媽和春桃一起,把帶來的小米煮成粥,盛在陶碗裡遞給乾活的人,粥裡的熱氣混著星砂的香,飄在田埂上,暖得人心都發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星蹲在星聚田的中間,看著銀枝上的星陣——星陣裡的字慢慢變了,從“星力聚四成”變成了“星力聚五成”,母根上的黑紋似乎也長得慢了些。他抬頭看向遠處,夕陽正慢慢往下沉,把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大家的笑聲、說話聲、工具碰撞的聲音,混在一起,像一首溫暖的歌。
就在這時,木木突然跑過來,手裡的小本子遞到阿星麵前:“阿星,你看!我們已經記了五十多個暖舉了!有清溪村的人幫石頭村的人修工具,有石頭村的人幫滇巷的人看孩子,還有滇巷的人幫清溪村的人背種子——這些算不算集體暖舉?”
阿星接過小本子,看著上麵歪歪扭扭的字,還有畫著的小勾,突然覺得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他趕緊抬手擦了擦,把眼淚滴進陶碗裡:“算!當然算!這就是最好的集體暖舉!等我們清理完星聚田,把這些暖舉都寫在銀枝上,星力肯定能聚得更快!”
木木笑著點點頭,轉身又跑回田埂上,幫著媽媽給大家盛粥。阿星看著她的背影,又看了看田地裡忙碌的人,突然覺得心裡很踏實——他想起族裡老人說的話,星砂草的生命力,其實就是人的互助力,隻要大家一直互相幫襯,星砂草就永遠不會枯,星門也永遠不會關閉。
夕陽完全沉下去時,星聚田的雜物已經清理了一半。大家坐在田埂上,喝著薄荷水,吃著小米粥,聊著天——清溪村的人說,他們村後的山坳裡,有一片會發光的花,等星砂草複活了,就帶大家去看;石頭村的人說,他們村的老石磨能磨出最香的玉米麵,等忙完了,就磨給大家吃;滇巷的人說,他們的星砂凝露熬好了,會分給每個幫忙的人,讓大家都能用上。
阿星坐在銀枝旁邊,看著銀枝上的星陣——星陣裡的字已經變成了“星力聚六成”,母根上的黑紋幾乎不再長了。他掏出陶碗,把剩下的共生露倒在銀枝的根部,銀枝突然亮了起來,星陣裡慢慢顯出一行新的字:“明日日落前,若能清理完星聚田,種下星砂草,暗塵便會消散——星砂草的複活,需要所有人的‘心暖’。”
他抬頭看向田埂上的人,大家還在笑著聊天,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像裹了層光。阿星突然覺得,不管明天會不會遇到新的麻煩,隻要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解決——因為人心的暖,比任何星力都要強大。
喜歡外星贅婿,倒插門請大家收藏:()外星贅婿,倒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