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村的木門吱呀作響,最後一戶人家的男主人扛著鋤頭走出來時,日頭已經斜斜掛在山腰。方才被木木救了孩子的婦人叫春桃,正攥著個布包往人群裡擠,布包裡的草藥種子撞出細碎的聲響:“這是我婆家傳下來的老種子,往年種在院裡能當退燒藥,現在雖說枯了,說不定埋在土裡能沾點‘暖氣’!”
她這話剛落,就有個穿灰布衫的老人拄著拐杖上前,手裡攥著張泛黃的紙:“這是我爹當年畫的石頭村地形圖,後山坳有片向陽坡,土最肥,以前種啥都活!咱們把種子種到那兒去,也算幫春桃圓個心意。”
銀河眼睛亮了,趕緊接過地形圖:“咱們分兩組走——老陳帶幾個人去坡上翻土,我跟木木、小美去挨家問問,有沒有人願意幫獨居的張爺爺收拾院子,他屋裡的柴火快沒了。”
這話剛說完,幾個半大的孩子就舉著手喊:“我去!我去幫張爺爺抱柴火!”小美也拽著春桃的衣角,把畫舉到她麵前:“阿姨你看,我畫的暖橋,星星會跟著我們走的!”春桃笑著摸了摸她的頭,把布包裡的種子分出一半遞給她:“那咱們小美就當‘種子小管家’,把種子撒到最向陽的地方好不好?”
眾人熱熱鬨鬨地往坡上走,春桃邊走邊跟木木說:“其實村裡以前也不是這樣的,前幾年鬨過一次旱災,大家搶著囤水囤糧,後來就慢慢生分了……現在才知道,互相幫著點,日子才能好過。”木木剛想接話,突然聽見小美“呀”地叫了一聲——她手裡的畫紙被風吹到地上,背麵記滿“暖舉”的字跡竟泛出淡金色的光,正順著風往坡上飄。
“是感應片!”辰閣主突然喊了一聲,從兜裡掏出那塊巴掌大的銀片——此刻銀片正燙得發亮,表麵的星紋像活過來似的,在陽光下織出一道細弱的光帶,直直指向後山坳的坡地。眾人跟著光帶跑過去,剛到坡邊,就見幾個翻土的街坊停了手,其中一個年輕小夥指著土裡:“你們看!這土下麵有光!”
銀河趕緊蹲下來,用手小心地扒開表層的土——土縫裡竟透出淡藍色的光,比之前向陽穀的光更濃,還帶著股清冽的藥香。扒了沒一會兒,一截泛著銀藍光澤的根須露了出來,根須上纏著細細的星紋,像給根須裹了層星光。辰閣主湊過來摸了摸根須,聲音都在抖:“是星砂草的母根!大美說的‘喚醒星核’,其實就是喚醒它!隻要母根活了,周圍的星砂草就能跟著複活!”
小美突然拉了拉木木的手,指著母根旁邊的土:“媽媽你看,這裡有畫!”眾人低頭一看,母根周圍的土麵上,竟印著幾行淺淺的星紋,拚起來像個小小的橋形——和小美畫紙上的“暖橋”一模一樣。銀片突然“嗡”地一聲,星紋上的光聚成個小小的影像,還是大美穿著素色棉裙的樣子:“母根需靠‘十份真心暖舉’滋養,橋形星紋是‘星門’鑰匙,待母根發芽,星門便會開啟,引守護者相見。”
影像消失時,春桃突然拍了下手:“我剛才幫李嬸縫了破掉的菜籃子,算不算一份?”“我幫張爺爺劈了柴!”“我把家裡的鹹菜分給沒菜的人家了!”街坊們七嘴八舌地數著自己的暖舉,小美趕緊掏出畫紙,用鉛筆在背麵畫了個小勾:“已經有八份啦!還差兩份!”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一個穿青布衫的少年騎著馬往坡上跑,手裡還提著個竹筐:“我是山那邊清溪村的!聽說你們在種種子救植物,我把家裡的蜂蜜帶來了——塗在種子上,能讓芽長得更快!剛才還幫路上的老奶奶背了筐核桃,這算不算一份暖舉?”
小美立刻畫了第九個勾,剛想說話,就見春桃懷裡的孩子突然伸手,把手裡的糖遞給了少年:“哥哥吃糖,甜!”孩子的聲音軟軟的,少年笑著接了糖,往孩子兜裡塞了顆野山楂。這一刻,銀片突然爆發出刺眼的光,母根上的星紋猛地亮了——土裡竟慢慢冒出個淡藍色的芽,芽尖頂著顆小小的星砂,像撒了把碎星星。
“第十份暖舉齊了!”辰閣主激動地喊,“母根發芽了!星門要開了!”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坡地儘頭的石縫裡,竟慢慢顯出一道淡金色的光橋,光橋上隱約能看見個模糊的影子,像是在往這邊走……
喜歡外星贅婿,倒插門請大家收藏:()外星贅婿,倒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