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數字農技學堂的四季課表_星辰與你相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星辰與你相約 > 第473章 數字農技學堂的四季課表

第473章 數字農技學堂的四季課表(1 / 1)

村頭的老槐樹下,新蓋的青磚小平房掛著塊木牌,上麵“數字農技學堂”六個字是村小學的王老師寫的,筆鋒裡帶著莊稼人的實在。學堂的門總是敞開著,裡麵擺著二十張藍色塑料椅,前頭是塊大屏幕,牆角堆著幾捆玉米秸稈和菜籽餅,牆上貼滿了彩色的農事圖譜——這是村裡最熱鬨的地方,比以前的茶館還聚人。

一、春日裡的播種課

春分剛過,學堂就擠滿了人。張技術員站在屏幕前,手裡舉著粒玉米種子:“咱今天學春播,彆小看這粒種子,選對了品種,畝產就能多收兩百斤。”屏幕上跳出三個玉米品種的對比圖,旁邊標著詳細數據:“豫玉22號:耐旱,適合沙土地,生育期120天,平均畝產1100斤”“鄭單958:抗病性強,適合黏土地,生育期115天,平均畝產1050斤”……

李大叔坐在第一排,手裡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他去年種的玉米倒伏了不少,今天特意來學選種。“張技術員,咱村東頭那片沙土地,種哪個品種好?”張技術員點開地圖,調出村東頭的土壤檢測數據:“你看這土壤有機質含量1.2,偏沙質,選豫玉22號最合適,我把種植要點發到你手機上。”

學堂的角落裡,幾個年輕人圍著台平板電腦,上麵是“虛擬播種”程序。手指在屏幕上劃動,就能模擬不同深度、不同行距的播種效果,旁邊還會跳出成活率預測。“原來播深了會爛種,播淺了會被鳥啄,這程序比書本說得明白!”陳陽邊試邊說,他打算今年種三畝春玉米,正琢磨著怎麼提高出苗率。

課後,張技術員領著大夥去學堂後的試驗田。田裡分了八個小塊,種著不同品種的玉米,每塊地前都插著牌子,寫著播種日期、施肥量,旁邊的傳感器實時顯示著土壤數據。“這是咱的‘對照田’,哪個品種長得好,數據說了算。”張技術員拔起一株幼苗,指著根係說,“你看這豫玉22號的根,比彆的品種多紮了兩寸,耐旱就是靠這個。”

李大叔蹲下來,用手機拍了張根係照片,打算回去給老伴看看。“以前選種子聽販子吹,現在看數據、看實物,心裡踏實。”他摸了摸幼苗的葉子,指尖沾著的泥土帶著潮氣,“這學堂辦得好,把學問種到了地裡頭。”

二、夏日裡的防蟲課

夏至一過,日頭毒得很,學堂裡卻更熱鬨了。屏幕上正播放著蚜蟲的特寫視頻,密密麻麻的蟲子看得人頭皮發麻。“這蚜蟲看著小,危害大,三天就能把一片菜田啃黃。”張技術員指著屏幕,“但不用怕,咱有生物防治法,比打農藥安全還省錢。”

他從牆角拖出個籠子,裡麵爬著幾十隻七星瓢蟲。“這是蚜蟲的天敵,一隻瓢蟲一天能吃一百多隻蚜蟲。”張技術員分給每人一個小紙盒,“回去把它們放到菜畦裡,注意彆讓雞啄了,三天後保準見效。”

王嬸捧著紙盒,小心翼翼地像抱孫子:“這法子好,去年我家茄子打了三遍藥,還是有蟲,菜都不敢給孫子吃。”旁邊的陳陽打開手機,點開“病蟲害識彆”app:“嬸子,您要是分不清蟲,拍張照片就行,係統能認出來,還告訴用啥法子治。”他演示著拍了張蚜蟲照片,屏幕立刻跳出“七星瓢蟲防治法”,連附近哪裡能領瓢蟲都標得清清楚楚。

學堂的“農藥配方庫”更實用。屏幕上存著二十多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配方,都是用草木灰、辣椒水、大蒜汁這些家常東西配的。“防治菜青蟲,用辣椒水加肥皂水,比例15,噴的時候得選傍晚……”張技術員邊說邊在黑板上寫配方,有人掏出手機拍下來,有人直接記在煙盒紙上。

午後的試驗田裡,幾台誘蟲燈正嗡嗡作響,燈底下的袋子裡落了不少飛蛾。“這是太陽能的,不用插電,專用玉米螟。”張技術員指著燈上的計數器,“昨晚誘了32隻,比上周少了15隻,說明瓢蟲起作用了。”他讓陳陽把數據傳到村裡的“防蟲地圖”上,哪個地塊有蟲、用了啥法子,大夥點開手機就能看。

“以前防蟲像打仗,瞎打一通,現在有學堂教著,有數據看著,心裡有譜了。”李大叔看著誘蟲燈,想起去年滿地的蟲糞,忍不住歎了句,“這日子,真是越來越懂行了。”

三、秋日裡的采收課

秋分前後,學堂的課表換成了“采收與儲存”。屏幕上的玉米棒子金燦燦的,旁邊的圖表分析著最佳采收期:“玉米苞葉發黃、籽粒變硬、指甲掐不動時,澱粉含量最高,畝產比早收三天增加8。”張技術員拿著個玉米棒子,現場教大夥怎麼判斷成熟度:“看這乳線,就是籽粒中間的那條線,快消失時就該收了。”

學堂的儲藏室裡,擺著十幾個陶罐和塑料桶,裡麵裝著不同方法儲存的小麥。“這個用草木灰拌過,那個抽了真空,咱們對比下哪個不生蟲。”張技術員打開一罐,裡麵的麥粒飽滿發亮,“這是用‘三涼三曬’法儲存的,就是白天曬、晚上涼,反複三次,水分降到13以下,能存兩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大叔最關心的是花生儲存。他去年的花生黴了不少,今天特意帶了樣品來。張技術員用水分儀一測:“15,太高了,得再曬兩天,降到12以下才行。”他給李大叔個小本子,上麵記著各種作物的儲存要點:“花生怕潮,得拌點乾沙土;紅薯怕凍,窖溫得保持10c以上……”

陳陽在學堂裡搞了場“采收直播”,鏡頭對著試驗田的玉米,他邊掰玉米邊說:“家人們看,這玉米是按學堂教的‘九黃十收’法采收的,籽粒特彆飽滿,測了下千粒重350克,比早收的多20克!”直播間裡有人問儲存方法,他直接把張技術員拉到鏡頭前:“讓咱技術員給講講,都是乾貨!”

四、冬日裡的規劃課

數九寒冬,學堂裡燒著煤爐,暖烘烘的。屏幕上是村裡的衛星地圖,上麵標著不同顏色的地塊:“紅色:明年種小麥,綠色:種油菜,黃色:休耕養地”。張技術員用激光筆指著地圖:“根據土壤檢測,這幾塊地連種了五年玉米,得休耕一年,種點紫雲英當綠肥,明年地力能恢複不少。”

村民們圍著地圖討論得熱火朝天。李大叔想種兩畝油菜,卻不知道銷路。陳陽在旁邊說:“我聯係了城裡的榨油廠,他們要優質油菜籽,隻要咱按學堂的標準種,收購價每斤多給兩毛,我把合同模板放學堂的共享文件夾裡了。”

學堂的“來年規劃表”上,每個人都能查到自家地塊的建議種植方案。王嬸家的地適合種蔬菜,表上寫著“春種黃瓜、夏種茄子、秋種白菜,預計收入8000元”,還附了合作社的訂單意向。“這表比算命先生還準,連收入都算出來了。”王嬸笑著說,當場就在表上簽了字,訂了黃瓜種子。

牆角的“農技圖書館”裡,新添了不少書和光盤。《智能灌溉使用手冊》《無人機巡田教程》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旁邊的電腦能看遠程課程,連省農科院的專家都能在線答疑。“我上周問了草莓灰黴病的事,專家第二天就回了視頻,比跑省城方便多了。”陳陽邊說邊給電腦換了張新光盤,是剛到的《溫室大棚管理技術》。

窗外的雪下得正緊,學堂裡卻暖意融融。張技術員在黑板上寫著明年的課表:“正月十五:果樹修剪,二月二:春播準備,清明:蔬菜育苗……”李大叔湊過去看,用手指點了點“果樹修剪”:“這個我得記著,我家那棵老蘋果樹,去年沒剪,結的果小得很。”

煤爐上的水壺“嗚嗚”響著,水汽模糊了窗戶,映出裡麵攢動的人影和跳動的屏幕光。這小小的農技學堂,就像冬日裡的火種,把知識和盼頭,一點點播進了每個人心裡,等著來年開春,長出滿田的好光景。

喜歡星辰與你相約請大家收藏:()星辰與你相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李雲龍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乾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 鐵血1645:從揚州十日開始 被做局後我獲得最強消費返現係統 八零:十歲上山打獵忙,全家幫忙 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紀進化五億年 小醜皇!追隨者全是絕世美女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 諸天:開局舌戰杏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