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剛過,麥香村的空氣裡飄著濕潤的泥土味。村頭的公告欄前,新貼的紅色海報格外醒目——“麥秸ip合作清單”,上麵列著一串名字:村西豆腐坊、王家竹編鋪、老槐樹煎餅攤……每個名字後麵都畫著個小小的麥秸結ogo。
“這是啥意思?”王大伯蹲在海報前,手指點著“豆腐坊”三個字,“他家的豆腐,也能掛咱麥秸的牌子?”
陳陽正給海報拍照片,聞言笑著解釋:“大伯,這叫‘ip授權’。隻要是咱村的好東西,品質過關,都能用上麥秸ogo,借咱的名氣賣得更好,然後給工坊分點授權費,雙贏!”他指著海報上的條款,“你看,豆腐坊得保證用咱村的井水、非轉基因黃豆,每月接受一次品質檢測,達標了才能用ogo。”
一、從麥秸到全村的品質認證
豆腐坊的李師傅第一個來報名。他推著剛做的豆腐來工坊,雪白的豆腐塊顫巍巍的,透著豆香。“小陳,你嘗嘗,咱這豆腐用的是老法子點鹵,沒放添加劑。”李師傅用刀劃開一塊,斷麵細膩光滑,“要是能掛上麥秸ogo,說不定能賣到縣城超市去。”
陳陽請張技術員來檢測,用儀器測了水分、蛋白質含量,又查了李師傅的原料采購記錄。“合格!”張技術員在表格上蓋章,“李師傅,你這豆腐蛋白質含量4.2,比國標還高0.3個百分點,夠格!”
當天下午,豆腐坊的木牌就多了個小銅牌,刻著麥秸結ogo,旁邊加了行字:“麥香村ip授權產品·傳統工藝豆腐”。李師傅特意做了批小包裝,印著同樣的ogo,第二天一早推到縣城菜市場,果然比平時多賣了三成。“有個大媽說,‘麥秸工坊認證的,錯不了’,一下子買了五斤!”李師傅回來跟大夥報喜,眼裡的笑藏不住。
王家竹編鋪也趕了趟熱鬨。王木匠的兒子小王編了套竹籃,樣式跟工坊的麥秸籃呼應,竹條削得薄如蟬翼。“你看這竹籃,跟咱的麥秸籃擺在一起,一個竹香一個麥香,絕配!”小王把竹籃擺在工坊的展示架上,很快就被來體驗的遊客買走了兩個,“以前賣三十,現在掛了ogo,賣四十五還有人搶。”
公告欄的“授權名單”每周更新,旁邊附著檢測報告。村民們路過時總愛停下來看看,誰家的產品被授權了,誰家因為用了外地低價麵粉沒通過,都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這ogo就像塊金字招牌,誰也不敢糊弄,生怕砸了名聲。”王大伯看著名單,對王木匠說,“你家小子編的竹籃,可得保持水準。”
二、ip帶動的鄉村產業鏈
麥秸ip的名氣越來越大,引來縣城的食品廠合作。廠長帶著技術員來村裡,想把麥香村的小米、綠豆裝進印著麥秸ogo的禮盒,打上“麥香村·鄉土雜糧”的牌子,在年貨市場銷售。
“咱的小米得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才行。”陳陽拿出檢測清單,“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都得過關,我已經讓張技術員去各家糧囤取樣了。”他領著廠長去看李大叔家的小米,金燦燦的米粒上還帶著糠皮,“這是新碾的,沒拋光,營養都在裡頭。”
檢測結果出來,全村有八戶人家的雜糧達標。食品廠當場簽了合同,按高於市場價15的價格收購,還派了設計師來,教村民給雜糧袋設計“手作感”標簽——用麻繩係著,貼上手寫的生產日期,再印個小小的麥秸結。“這樣才有鄉土味,城裡人就認這個。”設計師說。
訂單多了,光靠人工打包跟不上。陳陽跟村支書商量,在村尾的舊倉庫改了個“共享包裝車間”,買了台半自動封口機,雇了幾個在家的婦女幫忙打包、貼標簽。“一天能包兩百盒,比手快多了。”負責打包的張嬸說,“按件算工錢,一個月能多掙千把塊。”
車間的牆上掛著電子屏,實時顯示訂單進度:“雜糧禮盒300盒,已完成180盒”“麥秸竹籃組合50套,待打包”。旁邊的質檢台擺著放大鏡和天平,每盒雜糧都要稱重、檢查包裝,合格了才貼“質檢合格”的小標簽——標簽上,麥秸結ogo旁邊,多了個戴草帽的小人圖案,是張技術員畫的,代表“全村監督”。
三、ip背後的鄉村共識
工坊每月開一次“ip理事會”,授權商戶、村民代表、技術員都來參加,商量ogo的使用規範、品質標準。上次會議上,大夥吵了一架——有人覺得授權費收太高,會嚇跑商戶;有人說太低了,起不到監督作用。最後陳陽拿出數據:“按銷售額的5收,既讓商戶有賺頭,又能保證工坊有錢請人檢測,還能給村裡的老人活動中心捐點錢,一舉三得。”
數據擺在眼前,沒人再爭執。現在理事會的桌上,總放著本厚厚的《ip手冊》,裡麵記著從原料采購到包裝設計的28條規矩,每條都有村民舉手表決通過的記錄。“這規矩不是我定的,是大夥一起商量的,誰都得遵守。”陳陽說這話時,王大伯在旁邊點頭,他現在是理事會的監督員,誰家的產品出了問題,第一個找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回煎餅攤的張大姐圖省事,用了外地的麵粉,被王大伯發現了。“你這麵粉沒經過檢測,不能掛ogo!”王大伯把她的銅牌摘了下來,“啥時候換回咱村的麥子磨的麵,啥時候再掛上。”張大姐紅著臉認錯,第二天就換回了本地麵粉,還多送了十張煎餅給老人活動中心,算是賠罪。
秋收後的集市上,掛著麥秸ogo的攤位占了半條街。豆腐坊的白豆腐、竹編鋪的藍竹籃、雜糧攤的黃小米,擺在一起像幅彩色的畫。遊客舉著手機拍照,說“這才是真正的鄉村味道”。陳陽在人群裡走,看著大夥忙碌的笑臉,突然覺得,這麥秸ip不隻是個圖案,是全村人擰成的一股繩——你守你的品質,我護我的名聲,一起把日子過成想要的樣子。
夕陽西下,集市散了,商戶們收攤時都要把印著麥秸ogo的招牌擦乾淨。王大伯站在工坊門口,看著那塊最大的ogo木牌,在暮色裡泛著光。他想起年輕時,村裡人為了爭水源吵過架,為了搶曬場紅過臉,哪想得到現在,能為了一個小小的麥秸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這結編得好啊,能把人心都編到一塊兒。”王大伯摸了摸口袋裡的煙袋鍋,轉身往家走,身後的工坊裡,嬸子們還在趕製新的麥秸孔雀,燈光透過窗戶,在地上投下細碎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的金麥子。
喜歡星辰與你相約請大家收藏:()星辰與你相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