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大四的學業壓力增大,但淩悅對能力的掌控,卻進入了新的階段。
她不再僅僅滿足於“控製”和“隱藏”,而是追求一種“融於無形”的境界。
能力的運用,變得更加精微和自覺,仿佛成為了她的一種延伸的“感官”或“本能”,
無需刻意調動,便能自然地為她的學習、生活提供細微的助益,
比如增強專注力、緩解疲勞,而又不露絲毫痕跡。
這種精進,使得“扮演普通人”這項任務,
從一種需要時刻警覺的“表演”,逐漸變成了,更接近自然狀態的“生活”。
大四的最後一個學期,和煦的春風再次吹綠燕園,
但彌漫在應屆畢業生中的,不再是輕鬆愜意,而是對未來的憧憬、焦慮與忙碌。
對於淩悅而言,
這份抉擇遠比同齡人,更加複雜和沉重。
她的麵前,擺著幾條看似清晰,卻暗含深意的道路。
最後,
她決定先進入,國內一所頂尖的生命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
方向選擇與“有研”藥廠未來戰略規劃,密切相關的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與調控。
這樣她既可以在更深的層麵探索生命奧秘。
研究成果又可以直接,為“有研”的下一代產品,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而且在碩士階段,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和適應期。
因為這樣她可以進一步評估,學術環境的風險,
又同時保持與“有研”的緊密聯係,為未來是否直接回歸企業,留下靈活空間。
與此同時,淩肖也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正式進入部隊,開啟了軍旅生涯。
部隊這座大熔爐,用鋼鐵般的紀律和艱苦的訓練,打磨掉他身上最後一絲青澀。
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嚴格的戰術學習,塑造著他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意誌。
作為淩肖的兒子,他無形中承載著一定的期望,但也決心靠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
他在各項訓練中力爭上遊,展現出優秀的軍事素質和領導潛力。
畢業典禮的禮堂裡,
洋溢著青春的喧鬨與離彆的感傷。
當淩悅的名字被念到時,她穩步走上主席台。
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她身上,學位服的袍角輕揚。
她從院長手中,接過那卷沉甸甸的學士學位證書,雙手緊握。
這一刻,她的心中澄澈如鏡,堅定如山。
轉身麵向台下,目光掃過人群,看到了父母眼中的驕傲與欣慰。
她的嘴角,揚起一抹清晰,而從容的微笑。
這微笑,是對過去四年無悔青春的告彆,也是對即將展開的,科研生涯和人生新階段的自信啟航。
典禮結束,學子們將如蒲公英般飛向四麵八方。淩悅知道,她的山海,就在那座即將進入的頂尖研究所裡,
在那些等待,被解析的生命密碼中,也在那個永遠為她,亮著溫暖燈光的家裡。
她抱緊證書,步伐沉穩地走出禮堂,彙入湧動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