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歇時,林墨“恰好”與“信天翁”在咖啡機旁相遇。
他主動上前,遞上名片,名片上印著“林墨”,某跨境投資谘詢公司合夥人,並再次感謝剛才的解答。
“信天翁”接過名片,掃了一眼,又看了看林墨,
臉上露出職業化的笑容:“林先生年輕有為啊。對這塊感興趣?”
“隻是初步了解,”
林墨表現得,恰到好處的謙遜和謹慎,“覺得裡麵機會很多,但水也很深,需要向您這樣的前輩多請教。”
“哈哈,機會和風險總是並存的。”
“信天翁”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晚上有個小範圍的交流晚宴,林先生如果有興趣,可以一起來,聊聊。”
邀請來得比預想的要快。
林墨心中警惕,表麵卻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那真是太榮幸了,我一定準時到。”
晚宴設在一家極為私密的頂層餐廳,隻有不到十人參加,
除了“信天翁”和林墨,其餘幾人看起來,也都是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金融掮客或背景複雜的商人。
談話內容更加露骨,涉及許多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操作手法和“成功案例”。
林墨扮演著一個,急於尋找發財門路、但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新人角色,大部分時間在傾聽,
偶爾提出一些看似幼稚,實則經過設計的問題,逐漸放鬆著“信天翁”的警惕。
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動的便利性,這正是“信天翁”的專長,
也是“暗流”小組,懷疑其與“山魈”有關聯的關鍵點。
“信天翁”談興漸濃,幾杯酒下肚後,話也多了起來,
隱隱透露出,他確實掌握著一些“特殊”的渠道,可以為“有緣人”,解決一些“棘手”的資金問題。
晚宴結束時,“信天翁”拍了拍林墨的肩膀,
低聲道:“林老弟是聰明人,這行當,膽子要大,心要細。有機會合作。”
林墨謙卑地點頭,心中冷笑。
魚餌已經撒下,就看這條“信天翁”會不會咬鉤了。
回到酒店,林墨立刻通過加密渠道,將情況彙報給老陳。
老陳回複簡短:保持接觸,謹慎推進,等待下一步指示。
接下來的兩天,林墨繼續以“林墨”的身份活躍,在論壇和相關的社交場合,
與“信天翁”又接觸了幾次,關係逐漸熟絡。
他表現出對“信天翁”提到的“特殊渠道”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並適時地流露出,自己手中有一筆“不太方便見光”的資金需要“處理”。
“信天翁”似乎動了心,但依舊非常謹慎,沒有立刻答應,隻是表示需要“評估風險”。
第三天晚上,林墨接到“信天翁”的電話,約他到一家地下酒吧見麵,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談。
林墨心中警鈴大作。
地下酒吧,魚龍混雜,是對方的地盤。
這很可能是一個陷阱,也可能是真正接觸核心的考驗。
去,還是不去?
他沒有猶豫太久。
風險與機遇並存。
他仔細檢查了,隨身攜帶的微型錄音和定位設備,佩戴好暗藏的武器,
深吸一口氣,走出了酒店。
夜色中的t國首都,霓虹閃爍,繁華之下暗流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