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的清早,紅星機床廠家屬院裡已是另一番熱鬨景象。天還沒大亮,就能聽到各家各戶傳來的剁餡聲、油炸食物的滋啦聲,還有孩子們迫不及待放鞭炮的零星響聲。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年味——炸丸子的香氣、燉肉的醇香、還有那淡淡的硫磺味,所有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構成了獨一無二的春節氣息。
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紅豔豔的春聯,墨跡在紅紙上顯得格外精神。窗戶上貼著精巧的窗花,有喜鵲登梅,有年年有餘,都是院裡巧手的阿姨們剪的。院子裡掛起了一排排大紅燈籠,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喜慶。
陳遇一早就被母親從被窩裡叫起來幫忙。父親已經在院子裡架起了那口平時很少用的大鐵鍋,鍋裡的油正冒著細細的青煙。
遇兒,快來幫把手。父親招呼著,把這些藕合先裹上麵糊。
母親則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灶台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年貨:發好的麵團等著蒸饅頭,拌好的餃子餡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還有已經醃製好的帶魚段等著下鍋油炸。
陳遇熟練地幫著父親打下手,將切好的藕片夾上肉餡,裹上麵糊,然後小心地滑入油鍋。金黃的藕合在油鍋裡翻滾,發出滋啦滋啦的聲響,香氣立刻彌漫開來。
火候要掌握好,父親一邊翻動著鍋裡的藕合,一邊傳授著經驗,油太熱容易外焦裡生,油不夠熱又吃油。
這時,隔壁林家也傳來了忙碌的聲響。林嬸正在院子裡晾曬剛蒸好的年糕,莉莉在一旁幫著擺放。看到陳遇家也在忙活,莉莉隔著院牆打招呼:陳遇,你家炸什麼呢?這麼香!
炸藕合呢!陳遇笑著回應,你家年糕蒸得真好!
母親從廚房探出頭來:遇兒,把這盤剛炸好的帶魚給林家送去。順便問問你林嬸,晚上要不要一起守歲。
陳遇端起那盤炸得金黃酥脆的帶魚,還沒走到林家門口,莉莉就迎了出來。
好香啊!莉莉眼睛一亮,我媽剛才還說要給你們送年糕呢。
正當兩人說話時,一輛熟悉的桑塔納轎車停在了院子門口。毛蛋從副駕駛座上跳下來,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嗓門洪亮地喊道:過年好啊!我奉老趙同誌之命,來給親戚們送年貨了!
舅舅和舅媽也下了車,笑著和大家打招呼。舅媽今天穿了件紅色的棉襖,顯得格外精神。她手裡還提著幾個精致的禮盒,一看就是特意準備的好東西。
院子裡頓時熱鬨起來。大人們互相寒暄問候,孩子們圍著毛蛋要糖果和鞭炮。毛蛋像個散財童子似的,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把糖果分給孩子們。
舅舅,舅媽,你們怎麼來了?陳遇驚喜地問。
來送年貨,順便看看大家。舅舅拍拍陳遇的肩膀,聽說你期末考得不錯,繼續保持啊!
林叔聞聲從屋裡出來,看到這陣仗也笑了:正好正好,晚上都彆走了,就在這兒一起守歲!咱們三家人好久沒這麼熱鬨了。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舅舅拍板:好!那就這麼定了!我讓司機再去買些煙花回來,咱們好好熱鬨熱鬨!
傍晚時分,三家人齊聚在林家寬敞的客廳裡。大圓桌上擺滿了各家的拿手菜,琳琅滿目,香氣撲鼻。
陳母親手做的紅燒鯉魚擺在正中央,魚身上撒著蔥花和香菜,淋著紅亮的醬汁;林嬸精心烹製的八寶飯甜香軟糯,裡麵嵌著紅棗、蓮子、桂圓等各色乾果;舅媽帶來的醬牛肉和烤鴨切片擺盤,旁邊配著薄餅和甜麵醬;還有各色家常小炒:蒜薹炒肉、乾煸豆角、西紅柿炒雞蛋……足足擺滿了整張桌子。
大人們坐一桌,推杯換盞,笑語不斷。舅舅和林叔回憶著年輕時在廠裡的趣事,說到興起時還忍不住比劃起來。
還記得那會兒咱們在車間加班,餓得前胸貼後背,老陳就去食堂偷了幾個饅頭回來……林叔說著,朝陳父擠擠眼。
父親笑著搖頭:那能叫偷嗎?那是借!第二天我就還回去了。
母親們則聊著家長裡短,交流著做菜的心得和持家的經驗。
孩子們另坐一桌,毛蛋儼然成了孩子王,繪聲繪色地講著市裡的見聞。
你們是沒看見,市中心那商場裡,人多的跟下餃子似的!他一邊說一邊比劃,我擠進去買年貨,差點沒被擠成相片!
莉莉的表妹們聽得目瞪口呆,連聲追問:那商場有多大?有沒有咱們廠區大?
毛蛋得意地說:比咱們廠區可大多了!裡麵啥都有賣的,連南方才有的水果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