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半,魚悅垂釣基地還籠罩在晨霧中,但競技池邊已經燈火通明。三十個標準化釣位沿著池岸一字排開,每個釣位配備統一的釣箱、支架、抄網和魚護,展現出專業比賽的嚴謹氛圍。今天是程曉風釣魚培訓班的結業競技賽,將全麵檢驗學員們五天來的學習成果。
程曉風早早來到現場,親自檢查比賽場地和設施。他特意在幾個關鍵位置做了標記:25號位水深變化大,8號位迎風,3號位淺水區...這些都是考驗釣手應變能力的好位置。
六點整,學員們陸續到達。每個人都帶著全套裝備,臉上寫著緊張與期待。陳遇仔細檢查著自己的釣具:4.5米碳素竿、主線盒、浮漂盒、餌料盆...每一件都擺放得井井有條。
最後一天了,毛蛋湊過來小聲說,聽說今天來的都是高手,省釣協的裁判都來了。
莉莉正在整理餌料:我昨晚複習到十一點,把程老師講的重點都記下來了。
陳遇點點頭,默默做著深呼吸,平複內心的緊張。
六點三十分,程曉風登上講台,開門見山:今天的結業賽,不僅是對你們技術的檢驗,更是對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的全麵考驗。比賽規則完全按照競技釣標準執行:
他詳細宣讀規則:
一、比賽時間3小時,分三個時段,每小時結束後抽簽換位;
二、目標魚為小鯽魚,按尾數計分,單尾重量作為並列破平標準;
三、竿長限4.5米以內,必須使用齊竿線組,子線不得超過0.4號;
四、餌料自備,但必須使用無倒刺鉤;
五、每小時換位時間10分鐘,超時扣分;
六、最終成績由三位省釣協裁判共同確認。
第一輪抽簽開始。學員們排著隊從一個密封的紙箱中抽取釣位號。
我的是12號!毛蛋興奮地說。
莉莉抽到5號:好像是個好位置。
陳遇展開紙條:16號。這是一個標準的中間位置,水深適中,水流平穩。
各就各位後,裁判開始檢查裝備。一位資深裁判在陳遇的釣位前停下,仔細檢查他的線組和魚鉤:線組很標準,鉤子也無倒刺,很好。
另一邊,莉莉因為子線稍長被要求立即調整,她急得額頭冒汗,但還是按時完成了修改。
七點整,比賽正式開始哨聲響起。三十支釣竿幾乎同時入水,場麵蔚為壯觀。
陳遇按照預定的戰術開始作釣。他首先快速測試水深,發現水深約1.6米,水流平穩。餌料方麵,他選擇了香腥結合的配方,狀態偏軟粘,適合誘釣結合。
前十五分鐘,魚口並不理想。陳遇隻釣獲3尾小鯽魚,而隔壁釣位的選手已經釣了8尾。他並不急躁,而是仔細觀察浮漂信號,發現魚在試探但不真正入口。
口很滑,陳遇心想,需要調整。他果斷將浮漂上調一目,釣得更鈍,同時將餌料多揉打幾下增加附鉤性。這一調整立即見效,接下來的十五分鐘,他連續釣獲12尾鯽魚。
與此同時,其他釣位也上演著不同的故事:
5號位的莉莉發揮出色,她心細如發,調漂精準,已經以20尾的成績暫列第一;
12號位的毛蛋卻遇到麻煩,他的釣位魚口稀疏,雖然拚命拋竿誘魚,但收獲寥寥;
3號位的一位老釣手則展現出豐富經驗,通過精準讀漂,專抓輕口,穩紮穩打。
程曉風帶著裁判組巡視各個釣位,不時點頭或搖頭。在陳遇身後,他駐足觀察了整整五分鐘,對裁判長輕聲說:這個年輕人很沉穩,懂得觀察和調整,是個好苗子。
第一小時結束哨聲響起時,學員們紛紛揚竿。裁判組開始逐個釣位計尾數。
5號位,22尾;
16號位,18尾;
12號位,9尾...
莉莉暫列第一,陳遇排在第五,毛蛋則處在中下遊。
十分鐘換位時間到,第二輪抽簽開始。這次陳遇抽到8號位——那個迎風的位置。他立即意識到挑戰來了:側風會影響拋投精度,而且這個位置的魚情完全不同。
來到新釣位,陳遇首先感受風向和風力。3級側風確實給拋投帶來很大困難,前幾竿都出現了偏差。但他很快調整策略:采用低手側拋技法,通過改變拋投角度和力度來抵消風的影響。
漂亮!巡視經過的程曉風忍不住讚歎。在側風條件下,陳遇依然能保持落點精度,這需要極強的控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