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雨連綿不絕,科技節的熱情還未散去,一股暗流卻開始在校園裡湧動。最先察覺異常的是孫宇,他在統計項目進度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最近三周,科技創新課的出勤率下降了12,孫宇推推眼鏡,將數據表遞給陳遇,特彆是女生組的參與度明顯降低。
陳遇正在調試新的傳感器,頭也不抬地說:可能是期中考試快到了吧?
不對,張偉從電腦前轉過身,我寫的考勤程序顯示,缺席最多的都是家裡有務農背景的同學。
這時王小虎氣喘籲籲地跑進實驗室:不好了!二班李娟說要退出項目組,她爸媽不讓繼續搞了!
為什麼?陳遇終於抬起頭。
說是耽誤學習,還說女孩子學這些沒用......
下午的科技創新課,缺席的同學果然多了起來。李老師看著空座位,眉頭緊鎖:最近有些家長反映,說搞科技創新影響學習。學校壓力很大啊。
更讓人不安的是校外傳來的消息。毛蛋騎著摩托車趕來,臉色凝重:表弟,聽說市裡要整頓課外活動,說是怕影響升學率!
怎麼可能?陳遇難以置信,《綱要》明明鼓勵創新教育啊!
晚上宿舍臥談會,氣氛有些壓抑。王小虎最先忍不住:我爸媽昨天也說,讓我專心準備中考,彆整天鼓搗這些沒用的。
數據顯示,孫宇輕聲說,最近十年我校升學率與科技創新投入呈正相關。
張偉敲擊鍵盤:但我查到一份內部文件,確實有領導提出要課外活動。
第二天,更糟糕的消息傳來——科技實驗室的預算被削減了!說是要優先保障主科教學,實驗員無奈地攤手,下個月的耗材申請沒批下來。
陳遇站在空蕩蕩的器材室前,第一次感到無力。前世他從未關心過這些,如今才明白創新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轉機出現在一周後。劉教授來校講座時,注意到實驗室的冷清。怎麼回事?他問陪同的校長,上次來可不是這樣。
校長苦笑:有些家長擔心影響升學......
講座結束後,劉教授把陳遇叫到一邊:遇到困難了?
陳遇點點頭,又搖搖頭:就是有點想不通。明明《綱要》說要改革創新,為什麼......
老人笑了: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知道什麼叫嗎?
他講起往事:八十年代我們要搞科研改革,多少人反對?說是不務正業!但看看現在?他指著窗外拔地而起的新教學樓,沒有當年的堅持,哪有今天的成果?
這番話點醒了陳遇。當晚,他召集項目組開會:我們不能等著彆人改變,要自己爭取支持!
怎麼爭取?王小虎問。
用數據說話!孫宇立即響應,我可以做對比分析。
用成果證明!張偉打開電腦,我要加快項目進度。
用事實說服!陳遇目光堅定,我們辦個家長開放日!
說乾就乾。孫宇帶人統計了近五年數據,證明參與科技活動的學生升學率反而更高;張偉開發了學習效率評估程序,顯示項目組同學的成績在穩步提升;王小虎組織大家準備成果展示。
最大的挑戰是說服家長。陳遇第一個找到李娟家。昏暗的平房裡,李父皺著眉頭:姑娘家學這些有什麼用?將來還不是要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