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絕境逢生與“土法”智慧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21章 絕境逢生與“土法”智慧

第121章 絕境逢生與“土法”智慧(1 / 2)

理工大學實驗室那扇曾經為他們敞開的大門,如今仿佛被一道無形的枷鎖鎖住。博士生臉上無奈又略帶歉意的表情,像一根冰冷的針,紮破了“旭遇”團隊剛剛鼓脹起來的信心。

回工作室的路上,陳遇和毛蛋一路無言。深秋的寒風刮在臉上,帶著刺骨的涼意,卻遠不及他們心中的冰冷。實驗室那台經過精心改造、已然成為他們研發核心的熱壓罐,眼看就無法再使用。這對於急需進行異形件試製和批量生產的他們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媽的!肯定是‘漁火’那幫孫子搞的鬼!”一進工作室門,毛蛋就再也忍不住,狠狠一腳踹在旁邊的廢料桶上,發出哐當一聲巨響,“見不得人好!背後下絆子!算什麼玩意兒!”

王小虎被嚇了一跳,從機床後探出頭:“咋了毛蛋哥?誰惹你了?”

“還能有誰?!”毛蛋氣得額頭青筋暴起,把實驗室的事情快速說了一遍。

王小虎一聽也炸了:“操!堵門去!找他們算賬!憑什麼不讓我們用?!”

“虎子!冷靜點!”陳遇低聲喝道,聲音裡帶著一種強壓下的疲憊和前所未有的冷峻,“堵門有什麼用?人家走的是‘正規流程’,我們拿什麼理由去鬨?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那…那咋辦?”王小虎像被戳破的氣球,蔫了下來,哭喪著臉,“楊工的訂單…咱那設備…根本做不了彎杆和複雜件啊…”

工作室裡陷入一片死寂。隻有舊時鐘滴答走動的聲音,格外刺耳。剛剛還充滿乾勁的氛圍,瞬間被絕望籠罩。陳平坐在角落,默默抽著煙,眉頭緊鎖,煙霧繚繞中,臉色凝重。他比年輕人更清楚,這種行政上的卡脖子,有時候比技術難題更難解決。

陳遇走到工作台前,手指劃過那副嶄新的、花費不菲的精密模具,冰涼的觸感讓他混亂的大腦稍微清晰了一些。不能坐以待斃!重生一世,遇到的難關還少嗎?哪一次不是咬牙闖過來的?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實驗室的路暫時走不通,我們就自己想轍!天無絕人之路!”

“自己想轍?咋想?”毛蛋灰心喪氣,“咱就這一台老掉牙的熱壓罐,還是平板的!總不能用錘子把碳布敲成彎的吧?”

“平板的…未必不能做異形件。”陳遇眼中閃爍著瘋狂而銳利的光芒,“爸,您還記得以前廠裡怎麼用土法子給金屬板做彎折成型的嗎?”

陳平一愣,掐滅了煙:“你是說…做簡易胎具,分段壓製?”

“對!”陳遇走到熱壓罐前,撫摸著那圓滾滾的罐體,“我們不做整體彎曲。把異形件拆解!杆件,我們分段壓製成有弧度的片材,然後用套接或者特殊膠粘的方式連接!連接件,我們也拆成幾個部分,分彆壓製,再組裝!雖然會留下接縫,強度可能受影響,但隻要設計得好,工藝控製到位,未必不能達到要求!這本身就是一種結構設計!”

這個大膽到近乎異想天開的想法,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分…分段壓製?拚起來?”王小虎張大了嘴,“這能行嗎?那得多麻煩?強度肯定不如一體成型的啊!”

“理論上,如果接縫處理得當,強度損失可以控製在可接受範圍內。”陳遇語氣飛快,思維高速運轉,“孫宇!孫宇一定能算出最優的分段方案和接縫強度補償!張偉可以優化控製程序,實現分段區域的精準控溫控壓!這是對我們結構設計能力、膠粘技術和工藝控製水平的終極考驗!”

他看向陳平:“爸,模具得改,得做成分段式的胎具,能放進熱壓罐的那種。能行嗎?”

陳平眼中爆發出驚人的神采,那股老技術工人麵對挑戰時的倔強和創造力被徹底激發出來:“娘的!有什麼不行的!不就是把一副整模拆成幾副小胎具嗎?精度保證好,對接麵處理光滑,剩下的就是壓力均勻性問題!我來想辦法!用紫銅墊片微調!虎子,過來搭手!計算量很大!”

“哎!”王小虎也被這股絕境中的狠勁感染了,大吼一聲撲到機床前。

“毛蛋哥!”陳遇轉向毛蛋,“立刻聯係孫宇和張偉,把我們的困境和新方案告訴他們,需要他們最快的遠程技術支持!把所有數據傳過去!特彆是楊工給的杆件和連接件的三維圖紙和要求!”

“明白!”毛蛋瞬間滿血複活,衝到電話和傳真機前。

“還有!”陳遇補充道,“聯係林莉,把情況告訴她。讓她從法律和商業角度想想,我們和理工大學那邊有沒有什麼協議或者空子可以鑽,哪怕能爭取到一點點緩衝時間也好!同時,打聽一下‘漁火’最近有什麼動靜!”

指令一條條發出,整個團隊像一台被強行重啟後超頻運行的機器,以一種近乎悲壯的姿態瘋狂運轉起來。

郵件和傳真在電話線的嘶鳴聲中飛向北京。孫宇和張偉在收到消息後,顯然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僅僅兩個小時後,孫宇的第一份反饋就傳了回來——他初步認可了分段壓製的可行性,並附上了一份極其複雜的杆件分段力學分析草圖和建議的分段點位置,以及對接麵角度的計算公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根據初步計算,建議將單根杆件分為三段壓製。中間段保持平直,兩端彎曲段單獨壓製。對接采用套接加粘接,套接重疊長度不得低於直徑的1.5倍。連接件建議分解為至少三個部件…強度理論損失約1525,需通過工藝和膠粘劑補償。更精確模型需等待具體模具尺寸和壓力分布數據。”

幾乎是同時,張偉的新程序也傳輸了過來。他對控製程序進行了大幅修改,增加了多段式溫度壓力曲線控製功能,可以針對同一罐內不同區域、不同厚度的胎具進行差異化處理。

“新程序已適配分段壓製模式。需提供每段胎具的精確三維尺寸和位置圖。可嘗試。”

北京夥伴的高效反饋,如同雪中送炭,給了省城團隊巨大的信心。

接下來的三天,工作室裡燈火徹夜通明。陳平帶著王小虎,根據孫宇提供的分段點和圖紙,瘋狂地加工改製模具。將一副整體模具拆分成多個小型胎具,還要保證它們能在熱壓罐內精準定位、承受高壓,難度極大。挫、磨、銑、墊…老一代技術工人的經驗和年輕人的蠻力結合到了極致。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