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光環,如同冬日暖陽,驅散了“旭遇”基地上空因內鬼事件和“漁火”狙擊殘留的最後一絲陰霾。這塊沉甸甸的招牌,不僅帶來了政策紅利和更廣泛的業界認可,更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每個“旭遇”人的心中。車間裡的機器轟鳴聲似乎都帶著一股昂揚的節奏,工人們走路帶風,臉上洋溢著自豪與乾勁。
然而,陳遇的頭腦卻異常清醒。表彰大會的掌聲還未完全散去,他便召集核心團隊,召開了新一輪的戰略會議。會議室的氛圍,少了慶功的鬆懈,多了麵向未來的凝重與激昂。
“兄弟們,‘專精特新’不是終點,而是我們衝向更高目標的起跳板。”陳遇開門見山,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張熟悉的麵孔——林莉的沉穩,孫宇的冷靜,李文博的嚴謹,毛蛋的精明,王小虎的直率,周凱的靈動,還有父親陳平眼中那曆經風雨後的堅毅。“我們的材料得到了官方背書,但這隻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強不強’、‘好不好用’、‘能不能引領市場’的問題。”
他走到懸掛的中國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首都北京的位置。“明年春天的北京國際新材料博覽會,將是我們的下一個戰場!那裡彙聚了全球頂尖的材料企業、科研機構和采購商。我們要去,不僅要帶著‘虎煌’材料去,還要帶著用‘虎煌’材料打造的、屬於我們‘旭遇’自己的終端產品去!”
“終端產品?”毛蛋眼睛一亮,“遇仔,你是說……我們自己做釣竿?”
“沒錯!”陳遇斬釘截鐵,“我們掌握了核心材料,難道永遠隻甘心做幕後英雄,為彆人提供原料嗎?‘漁火’為什麼能壓製我們?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規模大,更因為他們有終端品牌!我們要打破這個格局,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護城河!而釣竿,是我們最熟悉、最具切入點的領域!”
這個大膽的提議讓會議室瞬間炸開了鍋。
王小虎第一個蹦起來,激動得臉通紅:“太好了!遇哥!俺早就想說了!咱的料這麼好,不自己做竿子太虧了!俺這手早就癢癢了!到時候俺來負責調試生產線!”
趙強也摩拳擦掌:“對!咱有最好的料,再配上秦老爺子指點俺們弄的秘製餌料,那還不是如虎添翼!咱‘旭遇’的竿子,肯定比‘漁火’的強!”
周凱迅速進入了狀態,已經開始構思品牌推廣:“品牌名可以就叫‘遇龍’?或者‘磐石’?寓意好,也好記!包裝設計和營銷方案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要高端大氣上檔次,又不能脫離釣友……”
孫宇和李文博相對冷靜,但眼中也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孫宇沉吟道:“從材料到成品釣竿,涉及結構設計、模具開發、生產工藝、調性測試等一係列環節。技術跨度不小,但確實能將我們的材料優勢最大化。我建議立即啟動前期技術調研和可行性分析。”
李文博補充:“尤其是釣竿的調性、重心、手感等涉及用戶體驗的關鍵指標,需要建立科學的測試評價體係,不能僅憑經驗。”
林莉則關注實際運營:“自建釣竿生產線,意味著更大的投入——設備、廠房、專業技工、市場渠道。我們需要一份詳儘的商業計劃書,評估投資回報和風險。”
陳平師傅一直沉默地聽著,此時緩緩開口:“遇仔,想法是好的。做竿子不比做材料片,工序多,講究多。一根好竿子,從選料、卷製、打磨、上漆到調校,每一步都是功夫。咱們有老師傅的手藝,但規模化生產,光靠手藝不夠,還得有可靠的設備和嚴格的管理。”他看向陳遇,目光中有關切,更有支持,“不過,要是真下定決心乾,爸支持你。咱紅星廠的老底子,還有些懂機械、懂生產的人能幫上忙。”
陳遇感受到父親和夥伴們的支持,心中暖流湧動,信心更足。“謝謝爸,謝謝大家!這事當然不能一蹴而就。我的想法是分幾步走:第一步,孫宇、文博牽頭,立即成立釣竿研發項目組,進行技術預研和設計。第二步,毛蛋哥、周凱負責市場調研和品牌規劃,同時物色合適的生產設備和技術人才。第三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我們要請一位鎮得住場子的‘定海神針’。”
“誰?”眾人異口同聲。
“我師父,程老爺子。”陳遇微笑道,“老爺子不僅是‘釣聖’,對釣竿的理解更是登峰造極。他老人家雖然淡出江湖,但人脈深厚,眼光毒辣。如果能請動他出山,擔任我們釣竿項目的技術總顧問,甚至……以某種形式加盟,那我們的‘遇龍’釣竿,從誕生之初,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個提議讓所有人精神大振!程曉風在釣魚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背書,勝過千言萬語的廣告!
“妙啊!”毛蛋一拍大腿,“有老爺子這塊金字招牌,咱們釣竿的起點就比彆人高出一大截!我這就去備車,咱倆親自去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遇擺擺手:“不急。請老爺子出山,不能空著手去,得拿出我們的誠意和實力。我們先把手頭的基礎工作做紮實,拿出初步的設計方案和樣品,再去拜訪,才能顯得鄭重。”
計劃既定,團隊立刻高效運轉起來。孫宇和李文博一頭紮進釣竿設計理論和中日高端釣竿的技術資料中,開始繪製初步的圖紙和計算參數。王小虎跟著陳平,開始研究釣竿生產所需的卷製機、研磨機、塗裝設備等,評估現有車間改造的可能性。周凱和趙強則一個負責品牌定位和視覺設計,一個利用在釣友圈的人脈,搜集市場需求和用戶痛點。林莉和毛蛋則開始核算成本,製定詳細的預算和商業計劃。
就在“旭遇”密鑼緊鼓地籌備釣竿項目時,一場來自更遙遠方向的波瀾悄然湧動。
一天,林莉接到一個國際長途,對方自稱是日本一家中型釣具公司的海外事業部課長,宮本健一。宮本先生語氣謙和,表示通過某些渠道暗示可能是廣州展會或行業傳聞)了解到“旭遇”的“虎煌”材料,對其性能非常感興趣,希望能洽談技術合作或原料采購事宜,並且開出的價格相當有誘惑力。
如果是幾個月前,這樣一筆送上門來的國際訂單足以讓團隊欣喜若狂。但此刻,林莉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禮貌地回應,表示歡迎合作,但需要對方提供更詳細的公司資料和合作意向書,並委婉地提出希望進行實地考察。
掛斷電話後,林莉立刻向陳遇彙報。“感覺有點突然,而且對方對我們的情況似乎了解得有些過於具體了。會不會是‘漁火’玩的新花樣?或者……是真正的國際對手開始注意到我們了?”
陳遇眉頭微蹙,沉思片刻。“‘漁火’的手應該還沒伸到日本去。但國際巨頭通過代理商或子公司來試探,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莉莉,你回複他們,我們可以先提供一些公開的技術資料和樣品供他們測試。合作可以談,但核心技術和專利授權的底線必須守住。同時,讓張偉留意一下,最近有沒有來自海外的異常網絡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