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張偉的監控係統隨後發現,有幾個來自日本的ip地址在嘗試深度爬取“旭遇”官網的技術白皮書和專利信息,手法比之前“漁火”的手段更加隱蔽和專業。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陳遇感歎道,“我們還沒走出國門,彆人已經找上門來了。這說明我們的技術確實有價值。但也意味著,未來的競爭將是全球性的。”
這股外部壓力,反而更加堅定了陳遇加快釣竿項目、打造自主品牌的決心。隻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國際風雲中站穩腳跟。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釣竿研發小組拿出了第一版設計圖紙和用現有“虎煌”材料手工卷製的幾支試驗竿坯。雖然粗糙,但基本結構和調性設計已經有了雛形。陳遇覺得時機成熟了。
周末,陳遇和毛蛋帶著精心準備的方案、圖紙和那幾支試驗竿坯,驅車前往程老爺子隱居的市郊小院。
小院依舊清幽,程老爺子正在葡萄架下悠閒地品茶。見到愛徒來訪,老爺子很是高興。
“遇仔,毛蛋,今天怎麼有空過來?聽說你們那個‘專精特新’搞下來了?不錯不錯,沒給師父丟臉!”老爺子爽朗地笑著。
陳遇恭敬地行禮,然後開門見山,將“旭遇”計劃進軍釣竿領域,打造自主品牌“遇龍”的構想和盤托出,並呈上了詳細的技術方案和那幾支試驗竿坯。
程老爺子起初隻是微笑著傾聽,但隨著陳遇的講述,他的神色漸漸變得嚴肅和專注。他拿起那支略顯粗糙的竿坯,仔細地摩挲著材料的質感,輕輕彎曲感受其腰力,眼神中流露出專業的光芒。
“用你們自己搞出來的回收碳布做竿子……有意思,真有意思!”老爺子反複試著手感,“這胚子,腰力基礎相當紮實,韌性也不錯,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看來你們這材料,是真下了功夫了。”
陳遇和毛蛋心中暗喜。陳遇趁機懇切地說道:“師父,材料我們有點信心,但要把材料變成一根好竿子,這裡麵的學問太大了。調性的把握、重心的分配、手感的微調……這些都需要極致的經驗和感覺。我們這群年輕人,有衝勁,但缺火候。所以,弟子冒昧,想請師父您老人家出山,給我們這‘遇龍’釣竿,把把關,掌掌舵!不需要您天天操心,隻求您掛個技術總顧問的名,關鍵時刻指點一二,就是對我們天大的幫助!”
程老爺子沒有立刻回答,他放下竿坯,眯著眼望著遠處,手指輕輕敲著藤椅扶手,陷入了沉思。小院裡隻剩下風吹過竹葉的沙沙聲。
良久,老爺子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曆經滄桑的沉穩:“遇仔啊,你知道,我老頭子退下來這些年,圖的就是個清靜。外麵那些名利場,早就看淡了。”
陳遇和毛蛋的心微微一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老爺子話鋒一轉,眼中精光閃爍:“不過,你這事,不一樣。你小子,是我看著成長起來的,有心性,有韌勁,更難能可貴的是,你不光想著自己賺錢,還想著用咱自己的技術,做出點像樣的東西,跟那些外國牌子掰掰手腕。這骨氣,像我程曉風的徒弟!”
他站起身,拿起那支“虎煌”竿坯,語氣變得鏗鏘有力:“咱們國家的釣魚人,有多少是用著高價的外國竿子?不是咱們做不出來,是很多時候,缺了那股子精益求精的勁兒,缺了叫得響的品牌!你們現在有料,有心,就差最後這臨門一腳的‘魂’!這‘魂’,就是一根釣竿的生命力,是人和魚、和水搏鬥時那種心手合一的感覺!”
老爺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陳遇:“這個技術顧問,我當了!不光掛名,我還要親自參與調試!我要讓咱們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遇龍’竿,不但不輸給東洋貨,還要比他們更強!讓全世界釣魚人都知道,中國有好竿!”
“師父!”陳遇激動地站起來,深深鞠了一躬,“謝謝師父!”
毛蛋也興奮得不知說什麼好。
程老爺子擺擺手,笑道:“先彆急著謝。我這老頭子要求可高,到時候彆嫌我囉嗦挑剔。走吧,帶我去你們廠裡看看,這釣竿生產線,得好好規劃規劃!”
程老爺子的加盟,如同給“遇龍”釣竿項目注入了一縷強大的“魂”。消息在核心團隊內部傳開,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士氣大振!
有了老爺子的指導,釣竿研發進程大大加快。老爺子對釣竿的理解已臻化境,往往一針見血地指出設計中的不足,對調性、手感的要求近乎苛刻。在他的指點下,孫宇和李文博的設計方案不斷完善,王小虎帶領的技工團隊也開始嘗試小批量試製更精細的釣竿胚體。
與此同時,毛蛋和周凱也順利談下了一條二手的台釣竿生產線,雖然設備不算最先進,但基礎功能齊全,經過調試和部分改造後,完全能滿足初期生產需求。新的生產車間也在廠區一角規劃出來。
“旭遇”,這家從材料起家的年輕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決心,向著產業鏈下遊延伸,一條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高端釣竿生產線,已初具雛形。潛龍在淵,積攢了足夠的力量,即將破水而出,攪動風雲。
而陳遇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北京博覽會的舞台已經搭好,“遇龍”釣竿將迎來它的首次亮相,屆時,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廣闊的市場,以及更激烈的、來自全球的挑戰。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