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監測到的針對性輿論攻擊,如同幾滴冰冷的雨水,打在“旭遇”上海凱旋後尚存溫熱的興奮之火上,雖未立刻澆滅,卻預示著更猛烈的風暴可能來臨。那些關於“虎煌”材料潛在環境風險和新餌料車間環保問題的“專業”帖子,內容刁鑽,引用了部分真實數據卻進行曲解,其目的顯然不是為了立刻引發公眾恐慌,而是要在特定圈子如環保人士、嚴謹的媒體、乃至某些監管部門的關注名單)中埋下懷疑的種子,為日後可能的發難做鋪墊。
陳遇在辦公室聽完張偉的彙報,臉色平靜,但眼神深處閃過一絲凝重。他示意剛剛結束與供應商談判、麵帶倦容的林莉,以及正為“創新聯盟”倡議書焦頭爛額的周凱和毛蛋一起過來。
“都看到了吧?”陳遇將張偉打印出來的幾份帖子摘要推到大班台中央,“日利的新招數,不再是簡單的價格戰或法律訛詐,而是更隱蔽的輿論抹黑和標準質疑。”
林莉拿起一張看了看,秀眉微蹙:“這種指控很惡毒。材料助劑的‘長期環境風險’難以立刻證偽,而餌料生產涉及食品衛生和環保,更是敏感區域。即使我們最終能證明清白,調查過程本身就會耗費大量精力,影響生產和聲譽。”
周凱氣得直拍桌子:“媽的!又是這一套!不敢正麵較量,儘在背後玩陰的!我馬上組織文章反擊,找真正的專家辟謠!”
“辟謠是必須的,但要講究策略。”陳遇抬手製止了周凱的衝動,“直接對罵,反而幫他們擴大了影響。凱子,你這樣做:第一,聯係幾位與我們合作的材料學界權威教授,以及省環保局的專家,以學術探討或行業標準解讀的名義,在權威媒體或專業期刊上發表關於新型複合材料環保性及安全標準的正麵文章,不點名地回應那些模糊指控。第二,主動邀請本市人大代表、環保誌願者和關心此事的媒體,參觀我們的新廠區,特彆是嚴格按照食品級標準建設的餌料車間,全程公開透明,用事實說話。第三,將‘虎煌’材料及其助劑的全部安全認證證書、餌料產品的成分檢測報告,高清掃描件放在官網醒目位置,供隨時查閱。”
毛蛋補充道:“對!還得讓我爹跟宣傳部門打個招呼,對這種明顯帶有商業詆毀性質的‘專業’帖子,該刪就刪,該管就管,不能任其發酵。”
陳遇點點頭:“毛蛋哥說得對,必要的行政資源要用上。但根本上,我們要加快自身壁壘的建設。莉莉,我們之前討論的,針對核心原材料供應商的參股或深度戰略合作,要加速推進。不能再給日利輕易撬動我們供應鏈的機會。”
林莉歎了口氣:“談何容易。那幾家規模稍大的供應商,要麼顧慮日利的壓力,要麼待價而沽。我們目前的資金流,支撐新品擴張已經很緊張,大規模參股不現實。”
“那就從小做起,或者換種方式。”陳遇沉吟道,“比如,我們可以用長期訂單承諾+技術共享的模式,鎖定一兩家有潛力但急需市場的中小型供應商。孫宇和文博可以派出技術小組,幫助它們提升工藝水平,達到我們的要求,形成利益共同體。這比單純砸錢更可持續。”
“這個思路好!”孫宇不知何時也來到了辦公室門口,顯然也聽到了風聲,“我們對材料性能要求高,普通供應商確實難以完全滿足。如果能深度合作,共同研發定製化的碳布規格,不僅能保障供應,還能進一步優化我們的產品性能。”
李文博跟在孫宇身後,補充道:“而且,這本身就是‘創新聯盟’的雛形。我們可以先從這個領域試點。”
提到“創新聯盟”,周凱立刻來了精神:“遇哥,倡議書草案我寫好了,你看看。重點是呼籲國內釣具企業、材料研究所、高校打破技術壁壘,共享基礎研發平台,共同製定行業標準,應對國際競爭。”他將幾頁打印稿遞給陳遇。
陳遇快速瀏覽著,點了點頭:“框架不錯,但口號不能太空。要拿出點實實在在的誠意。比如,我們可以承諾,向聯盟成員有限度地開放部分非核心的檢測設備,或者共享一些關於碳纖維回收料處理的基礎工藝數據。另外,聯盟的首要目標,可以設定為共同研發一款達到或超越國際標準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釣竿用基礎碳布,打破對進口高端碳布的依賴。”
毛蛋眼睛一亮:“這個目標實在!要是真搞成了,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找我爹說說,看能不能爭取點政策支持,比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什麼的。”
“好,凱子,按這個思路修改倡議書。然後,毛蛋哥,你和我分頭行動,拜訪幾家有技術實力、口碑不錯的國內釣具品牌和材料研究機構,探探口風。先從和我們沒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或者同樣受過日利等國際品牌壓製的企業入手。”陳遇部署道。
會議結束後,眾人分頭行動。陳遇深知,建立聯盟絕非易事,國內企業間相互提防、技術封閉的現象普遍存在。但日利的步步緊逼,讓他意識到單打獨鬥的天花板,必須聯合力量,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天後,陳遇和毛蛋親自驅車前往鄰省,拜訪一家以生產高質量魚線聞名、在材料科學方麵有一定積累的“海翔”漁具公司。其創始人兼總經理趙海翔,是一位年近五十、技術出身的老派企業家,對日利等國際巨頭壟斷高端材料市場早已不滿。
在海翔公司簡樸的會議室裡,趙海翔仔細閱讀了“旭遇”的聯盟倡議書,良久,他放下文件,看著陳遇,目光銳利:“陳總,你們‘旭遇’最近風頭很勁,上海展會我也有關注。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這個聯盟……想法很好,做起來難啊。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技術更是命根子,誰願意輕易拿出來共享?”
陳遇誠懇地說:“趙總,我明白您的顧慮。技術共享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在明確的規則和互利基礎上進行。我們可以先從最迫切的共性技術難題入手,比如剛才提到的替代進口高端碳布。‘旭遇’在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上有些心得,願意提供部分基礎數據和測試平台。海翔在線材材料和塗層技術上是專家,如果我們能合力,未必不能突破。”
毛蛋也在一旁幫腔:“趙叔,日利那些大公司,為什麼能橫行霸道?不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核心技術和標準嘛!咱們國內企業要是再一盤散沙,遲早被各個擊破。聯合起來,製定我們自己的遊戲規則,才有出路。”
趙海翔沉吟著,手指敲著桌麵:“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牽頭這事,風險不小。‘旭遇’樹大招風,日利首先盯著你們。我們海翔規模小,摻和進來,怕是要跟著遭殃。”
陳遇坦然道:“趙總,日利的打壓不會因為誰不加入聯盟就停止。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控製權。唯有自身強大,才能不怕風雨。聯盟的意義,正是為了抱團取暖,共同抵禦風險。如果您有顧慮,可以先以觀察員或項目合作夥伴的身份參與,不必一開始就承擔太多義務。”
陳遇的坦誠和務實打動了趙海翔。他考慮再三,最終表示願意初步參與聯盟的籌備會議,並就基礎材料聯合研發項目進行深入探討。雖然隻是第一步,但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林莉和趙強麵臨的餌料車間認證問題也出現了波折。儘管準備工作充分,但在申請某個關鍵出口市場的有機認證時,對方突然提出要追加一項關於某種天然香料溯源的非標準檢測項目,標準極其嚴苛,且檢測周期長、費用高昂。
“這明顯是刁難!”趙強在電話裡向陳遇抱怨,聲音帶著氣憤,“這種香料國內普遍使用,根本沒有那麼複雜的溯源要求。我懷疑又是日利在背後搞鬼,通過他們在那個國家的代理商施加了影響。”
林莉相對冷靜:“陳遇,這筆額外費用不小,而且會嚴重影響產品上市時間。我們是堅持認證,還是暫時放棄這個市場?”
陳遇沉思片刻,果決地說:“認證必須堅持!這不是一個市場的問題,而是樹立我們餌料產品高標準形象的關鍵。莉莉,資金問題想辦法解決,哪怕暫時壓縮其他開支。強子,你全力配合認證機構,他們要什麼資料,我們提供什麼,做到無懈可擊。同時,凱子,你在宣傳上要突出我們正在進行最嚴苛的國際認證,把這個過程轉化為對我們品質背書的宣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