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京華風雨_我的發小是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3章 京華風雨(1 / 1)

大同的榷場貿易漸入佳境,胡漢商賈的交易日趨頻繁,市井間重新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喧囂。然而,田娃案頭來自京師的密報,卻將千裡之外朝堂上的劍拔弩張,清晰地傳遞到了這北疆邊鎮。

三司會審陷入了僵局。

永嘉侯朱亮祖不愧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老將,麵對如山鐵證,竟依舊硬挺。他在公堂之上時而捶胸頓足,哭訴當年隨陛下征戰、身上二十餘處創疤的功勞;時而怒目圓睜,斥責錦衣衛“羅織罪名,構陷勳臣”,甚至一度欲以頭撞柱,以示“清白”,被衙役死死攔住。對於關鍵指控,他一概推說不知,將所有事情都歸咎於已死的斷指管事和“狼子野心、背主求榮”的朱福,聲稱自己馭下不嚴,但絕無謀逆之心。

勳貴集團的聲援也愈發密集。數位與朱亮祖交好的公侯伯爺聯名上奏,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懇請陛下念在朱亮祖“開國功勳,勞苦功高”,免其死罪,削爵圈禁即可。更有甚者,一些禦史言官也受到暗示或鼓動,上疏質疑證據鏈條的完整性,認為單憑管家朱福一麵之詞和些許可被解釋的物證,難以定一位侯爵如此重罪,建議“詳加核查,勿使忠臣寒心”。

朝堂之上,文官與勳貴,甚至勳貴內部不同派係之間,為此事爭論不休,每日的朝會都彌漫著濃重的火藥味。

毛驤在密信中寫道,陛下雖未再公開表態,但每次朝會都陰沉著臉,對求情的奏疏大多留中不發,態度莫測。指揮使蔣瓛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頂住勳貴集團的明槍暗箭,確保審訊按律進行,又要小心謹慎,避免被扣上“傾軋勳貴”的帽子。

田娃放下密信,走到窗前,望著南方天際的流雲。他知道,這場風暴的核心已然轉移到了京師,轉移到了那座紫禁城的金鑾殿上。朱元璋的沉默,並非動搖,更像是在權衡,在等待,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揮下那早已懸在朱亮祖頭頂的利劍。這位皇帝,最擅長的便是借勢而為,一舉定鼎。

“伯爺,我們……是否要做些什麼?”親兵見他久久不語,低聲問道。大同這邊,流言雖未完全平息,但已不如前幾日猖獗,顯然京師的風向也影響到了這裡。

田娃搖了搖頭:“此時一動不如一靜。陛下聖心獨斷,非我等外臣可以揣度。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穩住大同,便是對陛下最大的支持。”他頓了頓,補充道,“讓下麵的人,對邊軍各部的監控不能放鬆,尤其是之前與永嘉侯府往來密切的那幾位,看看他們最近有無異常調動或聯絡。”

“是!”

田娃重新坐回案前,開始處理大同府的日常公務。他批閱著關於榷場稅收細則的文書,核查著邊境哨所報上的巡防記錄,仿佛京師的驚濤駭浪與他毫無乾係。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內心深處那根弦始終緊繃著。

他知道,朱元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樁鐵案,更需要一個能徹底堵住悠悠眾口,能震懾所有心懷不軌者的結果。而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著殘酷的博弈與犧牲。

幾天後的一個深夜,又一封加密等級更高的密信送到了田娃手中。信是蔣瓛親筆,隻有寥寥數語,卻讓田娃瞳孔驟縮:

“陛下已決意。明日朝會,當有聖裁。風雨將至,各自珍重。”

沒有具體內容,但“已決意”三個字,已說明了一切。皇帝已經做出了最終決定。

田娃緩緩將信紙湊近燭火,看著它蜷曲、焦黑、化為灰燼。

他走到院中,夜涼如水,繁星滿天。大同城的燈火大多已熄滅,隻有巡夜兵丁的腳步聲和隱約傳來的駝鈴,昭示著這座邊城並未沉睡。

他知道,明日之後,大明的朝堂格局,必將為之改變。而他自己,因查辦此案而被推至風口浪尖的他,未來的路是坦途還是更加崎嶇,亦未可知。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氣,目光恢複了一貫的沉靜與堅定。

無論明日風暴多大,他隻需站穩腳跟,靜觀其變。該做的,他都已經做了。剩下的,交給時間,交給那位雄踞九重的帝王。

京華風雨急,邊城夜正寒。但他相信,黎明終將到來,而朗朗乾坤,也必將滌蕩一切汙濁。

喜歡我的發小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的發小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