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餘波與暗礁_我的發小是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2章 餘波與暗礁(1 / 1)

蔣瓛的密信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漣漪迅速從京師擴散至大同。田娃遵照指示,約束部下,低調行事,將主要精力放在確保榷場正常運轉和邊境穩定上。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幾日之內,田娃便感受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無形壓力。

先是幾位與永嘉侯府有姻親或舊誼的邊鎮將領,以“商討防務”、“慰問辛苦”為名,遞來拜帖,言語間雖未明說,但試探、說情之意隱約可辨。田娃一概以“軍務繁忙,榷場事緊”為由婉拒,閉門謝客。

接著,都察院一位巡按禦史路過大同,在與地方官員的宴席上,看似無意地提及“勳貴乃國之柱石,縱有小過,亦當念其舊功,不可輕動根本”,目光幾次掃過在場作陪的田娃。田娃眼觀鼻,鼻觀心,隻當未曾聽見,專注地品嘗著杯中之物。

更有甚者,大同城內開始流傳一些風言風語,有說田娃“邀功心切,構陷勳貴”,有說其“手段酷烈,有傷天和”,甚至隱隱將他與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酷吏相比較。這些流言傳播速度極快,顯然背後有人推波助瀾。

“伯爺,這些人太過分了!分明是永嘉侯的黨羽在暗中搗鬼!”親兵忿忿不平地彙報著市井流言。

田娃擺了擺手,神色平靜:“意料之中。他們動不了京師的鐵案,便想在大同壞我名聲,亂我心境,甚至希望我行事出錯,好讓他們抓住把柄。不必理會,清者自清。”

他深知,這是博弈的一部分。對手在用各種方式施加壓力,試圖影響局勢。他若反應過激,反而落人口實。

然而,表麵的平靜之下,田娃內心並非毫無波瀾。他獨自一人時,也會思考此案的深遠影響。永嘉侯倒台,必然引發勳貴集團的警惕與反彈,未來他在朝中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那些原本就對他這個“幸進”之臣不滿的勢力,恐怕會更加敵視。

“陳遠啊陳遠,”他有時會對著空寂的房間自語,“你想做個能臣乾吏,肅清寰宇,可這大明的官場,比想象中更要盤根錯節,步步驚心。”

但每當這種念頭升起,看到案頭那厚厚的、記錄著永嘉侯罪行的卷宗副本,想到邊鎮因此可能獲得的清明,他的意誌便會重新堅定起來。

“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但求問心無愧,對得起陛下信任,對得起這身官袍,對得起邊關百姓期盼的安寧日子。”

他不再糾結於流言與壓力,將精力投入到實務中。他仔細核查榷場開市後的貿易數據,督促相關官員公平執法,杜絕新的腐敗滋生;他加強與宣府等地的聯係,密切關注邊境動向,防備塞外部落因軍械交易失敗而可能產生的異動。

與此同時,他並未完全放鬆對案情的後續關注。他密令手下,繼續深挖與永嘉侯府有密切資金往來的那幾個邊鎮將領的底細,雖然暫時動不了他們,但掌握更多證據,未來總能派上用場。他也留意著京師三司會審的進展,通過特殊渠道了解審訊中是否出現了新的證詞或線索。

這一日,他收到毛驤從京師發來的密報。信中稱,三司會審進展緩慢,永嘉侯朱亮祖在堂上時而咆哮公堂,倚老賣老,時而沉默不語,對關鍵指控拒不承認,隻將責任推給已死的斷指管事和“背主妄為”的朱福。勳貴集團中不斷有人上書,或言朱亮祖戰功卓著,乞求寬宥;或言證據尚有疑點,需謹慎核查。朝堂之上,爭論激烈。

但在密信末尾,毛驤提到了一點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審訊朱福時,朱福在壓力下曾含糊地提及,侯爺近年來與一些“方外之人”往來甚密,似乎頗為信奉某種“養生之道”,但具體細節,朱福也表示不知情。

“方外之人?養生之道?”田娃看著這短短一行字,眉頭微蹙。這在勳貴之中並不罕見,求仙問藥、信奉僧道者大有人在。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與永嘉侯相關的異常信息,都值得留意。

他暫時將這信息壓在心底,當前首要仍是穩住大同局麵,等待京師的最終裁決。他知道,這場風暴的餘波遠未平息,水麵之下,還有更多的暗礁需要小心規避。而他,必須像一枚牢牢釘在大同的釘子,穩固,且銳利。

喜歡我的發小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的發小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