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校園代理模式興,學生群體拓銷路
2010年深秋的哈爾濱,寒風已帶著凜冽的氣息,吳昊的“昊陽科技數碼旗艦店”卻因無線充電手機殼的爆火,訂單量如滾雪球般增長。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周邊高校的訂單雖多,卻分散在各個校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同學反饋“快遞三天還沒到,還不如在校門口小店買”。
“天蛾”分析校園終端配送的最優解。
吳昊在團隊周會上敲了敲桌麵,視網膜立刻彈出“天蛾”的推演結果:“現有物流模式在校園終端的成本占比達22,配送時效滿意度僅68;建議公司啟用“校園代理”模式,利用學生社交網絡實現“最後一百米”覆蓋,預計成本降低40,時效提升至“當日達”,用戶複購率可提升15。”
“校園代理?”邵易陽放下手中的質檢報告,“就是讓學生幫我們賣貨?會不會亂價?”高詩琪也有些顧慮:“之前聽說有代理私下囤貨抬價,最後把品牌口碑搞砸了。”
吳昊早有預案,將“天蛾”提前設計的代理管理方案推到兩人麵前:“我們的代理不是簡單的‘中間商’,而是‘琪程科技校園合夥人’。第一,所有代理必須通過實名認證,繳納500元誠信押金,離職時無息退還;
第二,價格由公司統一製定,代理隻能通過我們自己的係統下單,賺取10的固定提成,杜絕私下交易;
第三,第三,每月評選‘金牌代理’,額外獎勵2000元現金和最新產品,激發積極性。”
方案既保障了公司對價格和渠道的掌控,又給足了代理甜頭。三人一拍即合,當天就啟動了招募計劃。
林玥負責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的校園論壇、qq群發布招募令,標題直白有力:“在校就能賺取生活費!昊陽科技校園代理招募,賣數碼配件提成10,月入過萬不是夢!”
招募令發出三天,收到了近300份申請。
吳昊讓“天蛾”結合申請人的課餘時間、社交活躍度、甚至過往的網購評價進行篩選,優先選擇那些經常參與社團活動、朋友多、且在電商平台有“誠信買家”標記的學生。
最終,30名代理脫穎而出,每所學校10名,覆蓋了所有宿舍樓。
培訓會上,吳昊沒有一上來就講銷售技巧,而是先展示了“琪程科技”從“校園擺攤”到“月銷二十萬”的成長曆程。
“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在校學生,知道大家想靠自己賺錢的心情。”他指著身後的產品牆,“但我們更希望大家把代理當成一份未來事業來做,同學買的不隻是一個充電設備或兩三個手機殼,更是對‘校園品牌’的信任。”
為了讓代理員們快速上手,林玥準備了詳細的產品手冊,從材質差異到售後標準,事無巨細;
王鵬則開發了簡易的代理後台,訂單、提成、庫存一目了然。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代理李雪是個活潑的女生,當場就拿出手機:“我現在就去我們宿舍群吆喝一聲,說琪程科技的無線充手機殼能送貨上門,半小時到!”
果然,代理模式一啟動就效果顯著。
李雪第一天就賣了23單,傍晚抱著一堆手機殼在宿舍樓下配送,被同學親切的笑稱為“數碼外賣員”;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代理張強利用在籃球隊的人脈,一次就為隊友訂了15個定製款手機殼;
東北林業大學的代理周婷更絕,直接在宿舍樓道擺了個“數碼產品體驗角”,讓同學親手試用再下單。
一周後,天蛾的數據分析顯示:校園代理渠道貢獻了總訂單量的35,物流成本下降了42,“當日達”的配送服務讓用戶好評率飆升至96。吳昊看著後台數據,對邵易陽和王鵬笑道:“這才是真正的‘接地氣’,學生的需求,還得靠學生來滿足。”
窗外的銀杏葉落了滿地,吳昊知道,校園代理模式不僅拓展了銷路,更讓琪程科技的品牌深深紮根在高校土壤裡。而這,隻是他們布局線下渠道的第一步。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