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製定規章立製度,規範管理提效能
2011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櫻花剛綻出粉白的花苞,琪程科技的辦公室裡卻已經彌漫著忙碌的氣息。隨著團隊擴張到12人,加上30名校園代理,之前“靠默契”的鬆散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有人記錯發貨地址導致包裹寄錯,有人把客戶投訴壓了兩天才處理,甚至還有代理私下抬高售價被舉報。
“再這麼下去,咱們好不容易攢下的口碑要被內耗光了。”吳昊把一疊寫滿問題的便簽紙拍在桌上,邵易陽和王鵬看著上麵的“漏單”“售後延遲”“代理亂價”等字眼,臉色都有些凝重。
“3級天蛾啟動管理體係推演:現有團隊缺乏標準化流程,權責邊界模糊,建議建立三級管理製度,核心團隊吳昊、高詩琪、邵易陽)負責戰略決策,執行團隊6名全職員工)分管采購、運營、客服,校園代理歸屬於區域負責人統一管理;需製定《崗位職責手冊》《代理行為規範》《客戶投訴處理流程》三項製度,預計可降低管理失誤率60。”
“天蛾”的分析報告像一盞明燈,照亮了管理的盲區。吳昊當即決定:“本周暫停部分促銷活動,花三天時間整章建製。”
他把團隊分成三組:邵易陽牽頭製定《崗位職責手冊》,明確每個人的工作範圍,比如采購崗要“每日核對庫存,缺貨前3天提交補貨申請”,客服崗要“2小時內響應投訴,24小時內給出解決方案”;高詩琪負責《代理行為規範》,細化到“禁止私自加價超過定價5”“每周必須參加線上培訓”等具體條款,違規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取消代理資格;吳昊則親自梳理《客戶投訴處理流程》,將問題分為“產品質量”“物流問題”“服務態度”三類,每類都標注對應的處理部門和時限,甚至附上調解話術模板。
製定製度時,有人提出異議:“昊哥,太細了吧?比如這條‘打包時必須檢查三次’,會不會太死板?”吳昊指著最近因漏發配件導致的10起投訴說:“死板才能不出錯。客戶不會管你是‘忘了’還是‘太忙了’,他們隻看結果。製度不是為了約束,是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
三天後,三本裝訂好的製度手冊擺在了每個人的工位上。吳昊還組織了一場全員考試,90分以上才算通過,沒過的要重新學習直到合格。校園代理那邊,王鵬逐人打電話確認收到《行為規範》,並在管理係統裡增加了“違規記錄”模塊,實時監控代理行為。
製度落地第一周,效果立竿見影:漏單率從12降到0,客戶投訴響應時間從平均4小時縮短到1.5小時,有兩個試圖亂價的代理被警告後立刻整改。邵易陽和高詩琪看著後台數據,感慨道:“以前覺得製度是束縛,現在才發現,清晰的規則反而讓人更輕鬆——該乾什麼、怎麼乾、出了問題找誰,一目了然。”
吳昊望著窗外綻放的櫻花,心裡清楚:小打小鬨靠熱情,做大做強靠製度。這些看似繁瑣的條款,正是昊陽科技從“校園小鋪”邁向正規企業的基石。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