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外骨骼民用初落地,老兵站立淚沾襟
軍委視察帶來的熱度還未散去,吳昊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機械外骨骼的民用市場。在他看來,技術的終極意義不是停留在實驗室或戰場上,而是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解決真實的困境。
康複醫療領域的需求尤其迫切——全國有數百萬因脊髓損傷、中風導致癱瘓的患者,他們最渴望的,不過是重新站立、自主行走。
“軍用外骨骼強調負重和爆發力,民用款得往‘安全’‘舒適’‘易操作’上靠。”吳昊在技術研討會上,指著屏幕上的用戶調研數據,“78的癱瘓患者希望外骨骼能幫他們完成日常起居,比如上下床、吃飯、開門;65的家屬擔心設備太重,操作太複雜。我們得把這些需求揉進設計裡。”
周明拿著民用款的三維模型,逐一講解改動:“首先減重,把軍用款的35公斤降到20公斤,用碳纖維替代合金骨架;其次簡化操作,除了腦機接口控製,再加個語音指令備份,老人孩子都能用;最關鍵的是加個‘防跌倒係統’,內置的陀螺儀一旦檢測到失衡,0.2秒內就能鎖死關節,比人反應還快。”
【天蛾提示:民用外骨骼的核心痛點是“續航與重量的平衡”。建議采用“混合供電”方案——主電池用輕量化鋰電池,續航4小時;再加一塊可拆卸的備用電池,重量僅1.5公斤,能延長2小時使用時間,滿足單日基本需求。】
“就按這個方案改。”吳昊拍板,“另外,跟康複中心合作,找10位不同病因的患者做臨床試驗,男女老少都得有,收集真實使用反饋。”
臨床試驗的第一位受試者,是68歲的退伍老兵趙大爺。他五年前因腦梗導致下肢癱瘓,從此隻能與輪椅為伴。當吳昊和邵易陽推著外骨骼走進病房時,趙大爺背對著門,肩膀微微聳動——護工說,他這陣子總念叨“當了一輩子兵,最後連站都站不起來,丟人”。
“趙大爺,我們給您帶了個‘新戰友’。”吳昊走過去,輕聲說,“穿上它,您說不定能重新站起來,還能給我們講講您當年的故事。”
趙大爺慢慢轉過身,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期待,又很快黯淡下去:“小夥子,彆騙我了,醫院的專家都說,我這腿沒指望了。”
“不試試怎麼知道?”邵易陽蹲下身,幫他套上外骨骼的小腿部件,“這玩意兒用了腦機接口技術,您腦子裡想‘站’,它就懂了,比軍令還靈。”
穿戴過程花了20分鐘。當外骨骼的傳感器貼好,係統啟動的提示音響起時,病房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吳昊看著趙大爺的眼睛,鼓勵道:“大爺,想著‘慢慢站直’,彆著急。”
趙大爺的嘴唇抿成一條線,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集中全部意念,腦子裡反複默念“站、站、站”。奇跡在3秒後發生——外骨骼的髖關節、膝關節緩緩伸展,帶著他的身體一點點離開輪椅,直到雙腳穩穩落地,挺直了脊梁。
“成……成了?”趙大爺低頭看著自己的腳,聲音發顫。他試著抬了抬左腿,外骨骼隨之而動,雖然有些僵硬,卻真實地向前挪了一小步。
“爸!”一直守在旁邊的女兒突然哭出聲,衝過去想扶,又怕碰壞設備,隻能激動地搓著手,“您真的站起來了!您看,您能走了!”
趙大爺沒說話,隻是望著窗外的天空,兩行渾濁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用嘶啞的聲音說:“五年了……我五年沒看過這麼高的天了。”
接下來的兩周,趙大爺每天都要穿外骨骼練習兩小時。從扶著牆走,到能獨立邁步,再到能自己轉身、坐下,進步快得超出所有人預期。有天練習結束後,他突然對吳昊說:“小夥子,能給我找麵國旗嗎?我想穿著它,敬個禮。”
當趙大爺穿著外骨骼,站在病房牆上懸掛的國旗前,用儘全身力氣抬起右臂時,在場的人無不動容。他的動作很慢,手臂也有些顫抖,但那標準的軍禮裡,藏著一個老兵對尊嚴的堅守,也藏著技術賦予生命的力量。
【天蛾分析:趙大爺的腦電波指令準確率從初始的65提升至89,證明係統對老年患者的適配性良好。建議增加“記憶功能”,記錄用戶的常用動作軌跡,提升操作流暢度。】
臨床試驗的其他受試者也傳來好消息:一位年輕媽媽用外骨骼抱著孩子走了三步,激動得泣不成聲;一位書法家重新拿起毛筆,寫下“重生”二字……這些真實的反饋,比任何數據都更有說服力。
吳昊把這些故事整理成視頻,在“能源圖書館”的公益發布會上播放。當屏幕上出現趙大爺敬禮的畫麵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陳瀟瀟作為誌願者代表,上台講述這些患者的故事時,聲音哽咽:“我們總說技術冰冷,但看到他們重新站起來的那一刻,才明白技術也能有溫度。”
發布會結束後,吳昊收到了無數谘詢電話,有患者家屬,有康複機構,甚至還有國外的醫療器械公司想來合作。周明看著不斷增長的訂單意向,興奮地說:“昊哥,我們這是要火遍全國啊!”
吳昊卻看著窗外,輕聲說:“火不火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大爺這樣的人,能多一個站起來的機會。”他拿出手機,給趙大爺發了條消息:“下周給您換最新款的外骨骼,更輕,更靈活,爭取讓您能走出病房,曬曬太陽。”
很快收到回複,隻有一個字:“好。”後麵跟著一個挺直腰杆的表情,是趙大爺讓護工幫忙找的。
吳昊笑了笑,轉身走向研發中心。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在地麵投下長長的影子,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他知道,民用外骨骼的推廣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價格、普及度、社會認知……但隻要能讓更多人重獲新生,這條路,就值得堅定地走下去。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