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鐵臂生花,老兵的新戰場
趙強的報到比預期早了三天。
當這個皮膚黝黑、站姿筆挺的退伍班長出現在昊琪科技門口時,吳昊正在調試虎鯊潛航器的機械臂。趙強身後跟著五個同樣穿著迷彩服的戰友,肩上的背包還沾著旅途的塵土,眼神卻亮得像淬了光。
“吳總,我們來了。”趙強的聲音洪亮,帶著部隊裡特有的乾脆,“來之前琢磨了三版‘抗洪模式’的修改建議,想跟技術組聊聊。”
吳昊放下手裡的調試器,指了指旁邊的工作台:“正好,圖紙在這兒。你們在一線用過機器人,最有發言權。”
趙強俯身盯著圖紙,指尖點在機械臂關節處:“這裡得加個防滑卡槽,洪水裹著泥沙衝過來時,抓東西容易打滑。上次救災,有台機器就是因為沒抓穩,差點被衝走。”
旁邊的戰友也跟著補充:“還有動力係統,得加個應急續航模塊。水下信號弱,萬一失聯,至少能自己漂回岸邊。”“外殼塗層得防刮,石頭堆裡撞幾下就掉漆可不行……”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全是實戰裡摔出來的經驗。技術組的年輕工程師們聽得頻頻點頭,原本卡在瓶頸的設計方案,像被撬開了一道縫,光亮爭先恐後地湧進來。
吳昊看著這一幕,突然想起李建國那句話——“退伍軍人最懂‘守護’”。這些握著鋼槍保家衛國的手,拿起圖紙時同樣帶著股較真的勁兒,仿佛機械臂不是冰冷的鋼鐵,而是需要用心嗬護的戰友。
“中午加個餐,我請客。”吳昊拍了拍趙強的肩膀,“讓廚房多燒點紅燒肉,管夠。”
飯桌上,趙強說起去年抗洪的事:“當時水都淹到胸口了,咱的承影機器人愣是在水裡泡了三天,幫著轉移了二十多個老人。有個大爺抱著機器人的脖子不肯撒手,說這鐵家夥比親兒子還靠譜。”
陳瀟瀟聽得眼眶發紅,給他們續上茶水:“以後啊,這些‘鐵家夥’就交給你們打磨了。”
下午的技術對接會上,趙強團隊提出的“抗洪模式”被正式納入升級方案。當吳昊在審批單上簽字時,屏幕上彈出“天蛾”的提示:【檢測到新方案使設備生存概率提升62,救援效率提升37。建議為退伍軍人團隊設立“實戰研發津貼”。】
他抬頭看向會議室裡正在爭論機械臂角度的趙強和工程師,笑著在備注欄添了一行字:“按最高標準發放。”
夕陽斜照進車間時,趙強正帶著戰友給虎鯊潛航器的機械臂安裝防滑卡槽。金屬碰撞的叮當聲裡,吳昊忽然明白,所謂“守護”從不是單打獨鬥——就像這些老兵的鐵臂,握住了機器的同時,也把曾經守護家國的力量,注入了鋼鐵的血脈裡。
而那些在圖紙上跳動的線條,在車間裡閃耀的火花,終會變成深海裡的燈塔,洪水裡的援手,在每個需要的地方,綻放出比星光更暖的光。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