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1章 吳江風月 雲間風華 (1618-1632)_曆史奇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奇人傳 > 第1801章 吳江風月 雲間風華 (1618-1632)

第1801章 吳江風月 雲間風華 (1618-1632)(1 / 1)

第一章吳江風月雲間風華(16181632)

禾城靈苗,書齋初綻。

明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年端午1618年),浙江嘉興府,一戶家徒四壁的楊姓塾師家中,傳來一聲清亮的女嬰啼哭。此時,窗外正響起驅邪避疫的龍舟鼓聲,父親楊春,一個屢試不第卻滿腹經綸的讀書人,望著懷中眉目如畫的女兒,心中百感交集。他為她取名“楊愛”,願這世間能予她一絲溫情憐愛;又取字“影憐”,典出“顧影自憐”,既是對她孤清命運的一種預感,亦是對其風姿才情的一份期許。

楊家雖貧寒,卻係出將門,遠祖可追溯至南宋“武功大王”楊存中。然而數百年風雲流轉,至楊春這一代,隻剩下幾箱泛黃的典籍與一身嶙峋的傲骨。小楊愛便在書香與清貧的交織中成長。她五歲開蒙那日,父親本欲教她《三字經》,她卻伸出纖纖玉指,點著書頁上的《千家詩》,竟能跟著父親的誦讀,咿呀成誦。不過月餘,整本《千家詩》已能倒背如流。楊春驚為天人,歎道:“此女若為男兒,必是狀元之才!”他破例不再教她那些束縛女子的《女誡》、《內訓》,而是將《孫子兵法》的奇正之道、《楚辭》的香草美人之喻,一並傾囊相授。小小的書齋裡,兵家謀略與屈子忠魂,如同兩種截然不同的養分,共同澆灌著一株不凡的靈苗,在她心中埋下了日後既有雄豪氣概、又不失忠貞情懷的種子。

風雨飄零,歸家院影。

天啟四年1624年),江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濁浪滔天,田舍淹沒,餓殍遍野。這場浩劫無情地吞噬了楊愛本就脆弱的家庭。父母相繼病逝,她如同一片無依的柳絮,被勢利的族叔輾轉賣到了吳江縣的歸家院。

歸家院,並非尋常勾欄瓦舍。它由嘉靖年間名妓徐佛重整,曆經數十年經營,已成為江南首屈一指的文化沙龍,是名士縉紳、文人墨客雅集酬唱之所。這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初入此地的楊愛,從清寒書齋驟然墜入這錦繡成堆、風流雲集的繁華地,惶恐與迷茫可想而知。她被充作伺候名妓的婢女,更名換姓,開始了晨昏顛倒、學習技藝的生涯。

然而,明珠終難蒙塵。在伺候那些當紅姑娘,為她們捧硯鋪紙、調弦理箏之際,她過人的聰慧與驚人的學習能力展露無遺。她耳濡目染,於絲竹管弦間領悟音律,在觥籌交錯旁聆聽高論。她偷偷觀察名士們的談吐,默記他們的詩詞,更在無人注意的深夜,就著殘燭的微光,如饑似渴地閱讀能夠觸及的一切書籍。

某個隆冬的傍晚,大雪初霽,天地皆白。十歲的楊愛做完雜役,獨自倚在廊下,望著院中一樹寒梅在冰雪中傲然綻放。她想起自己身世飄零,心中百感交集,不由伸出凍得通紅的手指,融化軒窗上凝結的琉璃冰花,用指尖水痕,一字一句地寫下:

自見梅花春已深。

七個字,清麗婉轉,卻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寂寥與敏銳。她寫的是梅花報春,又何嘗不是對自己身陷冰雪般困境的歎息,以及對生命中一絲春意的渴望?

恰在此時,一位須發皆白、神態瀟灑的老者踏雪來訪,正是名滿天下的雲間名士陳繼儒陳眉公)。他偶然瞥見窗上這行即將消逝的水字,腳步頓時停住。字跡娟秀尚帶稚氣,但詩句的意境與氣韻,卻絕非尋常孩童所能為。他凝視片刻,又抬眼看了看院中紅梅與眼前這個衣衫單薄卻眼神清亮的小侍女,不禁撫掌長歎,聲音洪亮地在庭院中回蕩:

“此女靈氣逼人,他日必不為池中之物!當為掃眉才子,傲視群倫!”

這一聲讚歎,如同一聲驚雷,震動了整個歸家院,也第一次,將“楊愛”這個名字,推入了江南文士的視野。

梅影鑄魂,柳篆驚世。

陳繼儒的激賞,如同一把鑰匙,為楊愛打開了通往另一種命運的大門。歸家院的主事徐佛開始對她另眼相看,正式將她納入核心培養。崇禎元年1628年),十四歲的楊愛已出落得風姿綽約,明豔不可方物。更令人驚歎的是她的才情,經史子集、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她的琴聲能引空庭落雁,她的畫作可令尺素生輝。

然而,她最驚人的創造,在於書法。她不甘於僅僅臨摹古人,竟將女兒家畫眉的黛青,與書法中剛勁淩厲的“金錯刀”筆法相融合,獨創出一種全新的書體。其字線條纖柔如新柳抽芽,風姿搖曳,但骨力內蘊,轉折處鋒芒畢露,宛若柳葉藏刃。世人稱之為“柳葉篆”。這一創舉,仿佛是她人格的寫照:外在的風流婉轉,包裹著內在的堅韌與鋒芒。

這一年,她在盛澤鎮自立門戶,設“梅影書屋”,以文會友。“梅影”二字,既是對當年雪夜詠梅的紀念,亦是她清高自許的象征。一時間,梅影書屋門庭若市,成為複社文人如張溥、李待問、宋征璧等頻頻造訪的雅集勝地。在這些議論國是、揮斥方遒的年輕士子中,她不再是附庸風雅的點綴,而是能以精辟見解和錦繡詩詞與他們平等對話的“柳隱先生”她此時開始以“柳隱”為號,寓意“浮生如柳絮,心誌若磐石”)。

某次文會,酒酣耳熱之際,複社巨擘、年輕英偉的陳子龍吟誦起自己的新作《秋潭曲》,其中有“美人獨立秋水寒”之句,意境淒清,流露出才士對前途未卜的憂思。滿座皆沉浸在這悲秋氛圍中,唯楊愛柳隱)聞言,明眸一閃,旋即鋪紙研墨,懸腕揮毫,一首和詩頃刻而就:

“君不見白日光射金樽裡,何必悲歎行路難!”

她擲筆於案,聲如金石。這一句,如旭日破雲,光芒萬丈。她以“白日光”的熾烈昂揚,徹底打破了“秋水寒”的蕭瑟沉寂。她不是在婉轉安慰,而是以一種磅礴的自信與豪情,直指人心深處的怯懦。

滿座震驚,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這位年僅十四歲的少女身上。她的美麗令人心折,但此刻,她詩中迸發出的那份不讓須眉的膽魄與胸襟,更令人靈魂震顫。陳子龍凝視著她,眼中充滿了驚豔、欽佩,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被深深觸動的激賞。

在吳江的風月場與雲間的文采風流之間,柳如是,這個即將在未來掀起滔天巨浪的名字,已如一枚新淬的寶劍,在青蔥歲月裡,初試其絕世鋒芒。她知道,屬於她的舞台,絕不僅限於這小小的梅影書屋。她的目光,已投向更廣闊的天地,以及那正在曆史深處醞釀的、翻天覆地的風雲變幻。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