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的謀士我寵!曹操:我的規矩就是規矩_三國:無冕之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無冕之相 > 第35章 我的謀士我寵!曹操: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第35章 我的謀士我寵!曹操:我的規矩就是規矩(1 / 1)

興平二年末至建安元年春,這是一段在史書上注定留下濃重一筆的時光。曹操派出的曹仁、樂進所率精銳,曆經長途跋涉,突破重重險阻,終於抵達了那片象征著漢室榮光、卻也承載著無儘創傷的故都——洛陽。

眼前的景象,令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也為之震撼。昔日繁華無比的帝京,如今滿目瘡痍。董卓那把大火的餘燼似乎尚未完全冷卻,焦黑的宮室殘骸如同巨獸的骨架,猙獰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昔日的街巷被叢生的荊棘與荒草吞噬,斷壁殘垣間,隨處可見倒斃路旁的饑民,他們麵色柴黃,骨瘦如柴,屍體相互枕藉,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腐臭。烏鴉在低空盤旋,發出不祥的啼鳴。整個洛陽,仿佛一座巨大的、正在緩慢死去的墳墓。

而在這樣一片廢墟之中,勉強尋得幾處尚能遮風避雨的殘破宮室棲身的,正是當今的天子劉協以及跟隨他出逃的百官公卿。他們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嚴與體麵,龍袍與官服變得襤褸不堪,許多大臣甚至需要親自去尋找食物,形容憔悴,眼神中充滿了驚懼與茫然。天子的麵容蒼白,帶著與其年齡不符的沉重與疲憊,其窘迫淒惶之狀,令人觀之心酸不已。

曹仁、樂進帶來的大量糧食、衣帛和藥品,對於這群在生存線上掙紮的人來說,無疑是真正的雪中送炭,瞬間穩定了瀕臨崩潰的人心,也讓曹操的形象,在這位年輕的天子和公卿心中,從一開始就占據了“雪中送炭”的忠臣位置。麵對洛陽這片無法堅守的廢墟,以及西麵李傕、郭汜殘部依然存在的威脅,加上河北袁紹等人雖實力雄厚卻猶豫觀望的態度,獻帝與幾乎彆無選擇的公卿們,在曹操使者實為曹仁、樂進轉達曹操之意)的“懇切”建議下,最終同意了遷都於豫州潁川郡許縣的提議。

建安元年秋,天高氣爽。曹操親率大軍,以極其隆重的儀仗和絕對精銳的護衛,浩浩蕩蕩地抵達了洛陽。迎接獻帝及百官的儀式,雖然因洛陽條件所限,遠談不上奢華,甚至顯得有些簡樸,但曹操在整個過程中,態度恭謹異常,執臣子禮一絲不苟,一舉一動都恪守著人臣的本分,這給驚魂未定、對前途充滿不安的獻帝,留下了頗為良好和安心的初步印象。至少,這位曹將軍,表麵上是尊重皇權的。

然而,人性的複雜往往在危機稍解後便顯露無遺。當部分隨行的公卿大臣,在曹軍的護衛下,初步擺脫了餓死、被殺的生存危機,驚魂稍定之後,那深入骨髓的門第觀念與士大夫固有的傲慢,便開始悄然複蘇,故態複萌。

在一次並非正式朝會、相對輕鬆的謁見之後,曹操特意將麾下幾位核心謀士引薦給幾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意在緩和關係,展示實力。輪到周晏時,情況便顯得有些微妙。因其年紀最輕,麵容尚帶幾分未褪儘的青澀,加之他向來不注重奢華,衣著僅是乾淨整潔的普通文士袍,與荀彧的雍容雅致、程昱的冷峻威嚴、郭嘉的狂放不羈相比,顯得過於樸素無華,甚至有些不起眼。

一位須發皆白、資曆極老的重臣種輯,目光在周晏身上淡淡一掃,那眼神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與一種居高臨下的疏離。他甚至沒有對周晏還禮,便直接轉向曹操,捋著胡須,語氣帶著一種仿佛長輩對晚輩、上位者對下位者般的“善意提點”:“曹將軍啊,幕府廣納賢才,開四方之門,自是美事一樁。然則,軍國重事,關乎社稷安危,天子福祉,非同小可。參讚機要者,尤需名望、資曆、家學俱佳,方能使人心服,不致誤了大事啊。”這番話,雖然字麵上沒有直接點名周晏,但那份無視的態度與尖銳的言外之意,在場但凡有點心思的人,皆心知肚明,這矛頭直指那位看起來最“不像”謀士的年輕人。

若是換了旁人,或許會感到屈辱或憤怒,但周晏本人對此卻真的不甚在意。他本能地不習慣也不喜歡這種充斥著虛禮與身份比較的場合。被忽視?他反而樂得輕鬆,甚至下意識地悄悄往後挪了半步,試圖將自己隱藏在荀彧或程昱的身影之後,最好大家都看不見他,讓他能繼續安靜地待在自己的角落裡,研究點實在的東西。

然而,他身旁的曹操,臉色卻在那一瞬間沉了下來,如同暴風雨前的陰雲。曹操自己出身官宦家庭,其父曹嵩官至太尉,但因其祖父曹騰是宦官,他本人便常被汝南袁氏等自詡清流的名門望族暗中譏諷為“贅閹遺醜”,對此中滋味,他體會得太深了。他自己或許可以為了大局,暫時忍受這些腐儒背地裡的議論,但周晏不同!此子是他於中牟逃亡途中、最為狼狽微末之時所得,是於呂伯奢莊外那片絕望的黑暗中,一語點醒他前路的奇才!是他曹孟德親眼見證、親手培養、認定未來霸業不可或缺的基石!這些人,可以輕視他曹操的出身,可以質疑他麾下任何一員將領、一位謀臣,但唯獨不能如此輕慢、如此質疑周子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股無名怒火瞬間衝上曹操的頭頂,他胸腔起伏,眼看就要不顧場合地出言駁斥,甚至嗬斥。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他感覺自己的袖口被人極快地、輕輕地拉了一下。側目一看,正是郭嘉。郭嘉臉上依舊是那副仿佛萬事不縈於懷的玩世不恭笑容,但他微微搖了搖頭,眼神銳利而清晰地傳遞著一個信息:主公,小不忍則亂大謀,此刻發作,正中這些老朽下懷,於穩定朝廷、順利遷都的大局不利。

曹操是何等人物?瞬間的暴怒之後,理智迅速回歸。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將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怒火壓了下去,臉上硬是擠出一絲看不出喜怒、甚至帶著點謙遜的笑容,但開口的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與力量,聲音洪亮,確保周圍每一個人都能聽清:

“老大人的金玉良言,操定當謹記於心,時時反省。”他先給了對方一個台階,隨即話鋒一轉,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終落在周晏身上,變得異常鄭重,“然,操用人,向來秉持一個原則——唯才是舉!不問其出身門第,更不論其資曆深淺、虛名高低。子寧,”他特意提高了聲調,叫著周晏的表字,“雖年紀尚輕,然其見識之卓絕,思慮之深遠,非常人可及。自追隨操以來,於陳留定策安民,於兗州平黃巾、定叛亂,乃至此番籌劃迎駕、遷都諸事,皆屢獻奇策,建有不世之功!於操而言,非尋常幕僚,實乃腹心股肱,倚之為乾城!”

他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如同在平靜的水麵投下巨石。那白發老臣的臉色瞬間變得僵硬而尷尬,張了張嘴,終究沒能再說什麼,訕訕地低下頭去。荀彧、程昱等人麵色依舊平靜,但眼中皆對主公如此公開且強硬地維護周晏,流露出深切的讚同與欣慰。而站在稍遠處的夏侯惇、夏侯淵等武將,更是對那老臣怒目而視,手都不自覺地按在了劍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發作的架勢。

周晏完全愣住了,愕然抬頭,看向曹操那並不高大卻在此刻顯得無比寬厚堅實的背影。他從未想過,曹操會在這樣公開的、麵對朝廷重臣的場合,如此不加掩飾、如此堅定決絕地為他正名,將他拔高到“腹心股肱”的位置。一股難以言喻的、混雜著驚訝、感動與一絲不知所措的暖流,猛地衝垮了他心中那層自我保護的疏離外殼,洶湧地漫過心田。

曹操不再理會那自討沒趣的老臣,仿佛剛才那段插曲從未發生,轉而麵向一直靜靜觀察的獻帝,神態恢複恭謹,開始請示啟程的具體事宜,從容地將這一頁揭過。但這一幕,這充滿張力的維護與宣告,卻深深地烙印在了在場許多人的心中,無論是那些心存輕視的公卿,還是曹營自家的文武。

旋即,規模浩大的遷都隊伍,離開了滿目瘡痍的洛陽,向著東南方向的許縣進發。沿途,曹操嚴令部下,必須妥善安置遇到的流民,分發糧草,醫治疾病,極力彰顯其“仁政”與“王師”風範。當隊伍抵達許縣時,雖然這座新城尚在初建階段,百廢待興,許多地方還是一片繁忙的工地,但相比起洛陽那令人絕望的廢墟,這裡已然是充滿了生機與希望的新天地。曹操毫不猶豫地將城內修建得最好、最完整的房舍全部安置給獻帝與宮廷使用,自己則堅持居於城外簡樸的營寨之中,以實際行動向天下宣示著對皇權的尊崇。

在荀彧、程昱等人近乎嘔心瀝血的精心規劃與督導下,許都的建設以驚人的速度推進著。宮室、衙署、軍營、市井、道路……城市的輪廓日漸清晰,初步顯現出一個新興政治中心應有的活力與氣象。曹操同時頒布求賢令,不拘一格,大肆招攬因戰亂而流亡四方的士人,無論出身,唯才是舉,使得許都迅速彙聚起一股蓬勃的人才力量。

這一日,在許都臨時設宴的府衙內,曹操大宴群臣,既是慶賀迎駕遷都的成功,也是犒勞這段時間以來辛苦奔波的文武屬下。廳堂之內,燈火通明,觥籌交錯,氣氛熱烈非凡。經曆了洛陽那場小小的風波,曹營內部的凝聚力似乎被激發得更為強烈,一種共享創業艱辛、同見曙光初現的豪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曹操誌得意滿,紅光滿麵,他高舉金樽,環視麾下濟濟一堂的人才,聲音洪亮而充滿激情:“諸公!今日我輩能於此新都,奉天子以正位,安社稷以定民,此不世之功業,皆賴在座諸位,同心同德,鼎力相助!操,在此敬諸位!滿飲此杯!”

“敬主公!”文武群臣齊聲應和,聲震屋瓦,紛紛舉杯,滿飲杯中瓊漿,氣氛達到高潮。

郭嘉端著酒杯,湊到坐在稍偏位置、正對著一盤炙肉猶豫該從何下筷的周晏耳邊,壓低聲音,帶著他那特有的調侃笑意說道:“如何,子寧?今日方知主公待你之心,重若丘山吧?那些倚老賣老、隻識門第的腐儒之言,如同秋風過耳,不必掛懷。”

周晏抬起頭,看著眼前這濟濟一堂的盛況:文有荀彧、程昱、郭嘉、毛玠等智謀之士,沉穩如山,機變如狐;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於禁、樂進、典韋等熊虎之將,氣勢如虹,忠心耿耿。如今,更添了天子駐蹕的大義名分,占據了中原腹地的有利位置。確實,曹操的霸業根基,曆經磨難,至此已然初步穩固,氣象一新,未來可期。他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筷子,由衷地輕聲道:“是啊,奉孝。將軍霸業,自今日起,方算真正……始於足下。”言語間,對曹操那份超越君臣、近乎知遇與保護的深恩,感觸愈發深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最終落在了那個坐在角落、似乎與這喧鬨慶功宴有些格格不入、正對食物發呆的周晏身上。他想起自中牟風雪夜初遇以來,這個年輕人帶來的無數次驚喜:那絕境中的指點迷津,那陳留城內的安民定策,那兗州平亂的查漏補缺,那迎駕遷都的務實建言……尤其是在洛陽時,他那份被重臣輕視的“委屈”儘管周晏本人可能渾然未覺),更是讓曹操心中的憐才與護短之意洶湧澎湃。如此大才,豈能屈居末席,僅以白衣參讚?

一股強烈的衝動促使曹操再次站起身,他清了清嗓子,朗聲喚道:“子寧!”

周晏正神遊天外,思考著許都排水係統可能存在的隱患,聞聲一個激靈,忙不迭地放下筷子站起身來,有些茫然地拱手:“將軍。”那模樣,竟有幾分像課堂上被先生突然點名的學生。

曹操看著他這副模樣,眼中笑意更深,語氣卻愈發鄭重:“自中牟相遇,子寧你於迷途中點我前路,於陳留助我定立基業,於兗州平黃巾、定叛亂,乃至此番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諸事,你皆多有建樹,功勳卓著。今日,當著天子與諸公之麵,我表奏你為參軍祭酒,參讚軍事機要,望你勿辭辛勞,繼續助我,共匡漢室!”

參軍祭酒!此職地位極為尊崇,並非普通幕僚,乃是曹操身邊核心謀士圈子裡的正式高位,擁有參與最高軍事決策的權力!周晏完全愣住了,大腦一時有些空白,隻是呆呆地看著曹操。直到旁邊的郭嘉看不過去,在桌下偷偷用力戳了他的腰眼一下,他才猛地回過神來,臉上瞬間湧上慌亂與窘迫,連忙深深躬身,幾乎成了九十度,聲音都帶著點結巴:“晏……晏才疏學淺,蒙將軍如此厚恩……必……必當竭儘駑鈍,以報將軍!”他那副受寵若驚、手足無措的憨直模樣,與這莊重的任命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反而顯得格外真實可愛。

荀彧、程昱等人皆含笑點頭,他們對周晏的能力與貢獻心知肚明,對此任命樂見其成。夏侯惇更是直接大聲叫好,用力拍著案幾,震得杯盤亂響:“好!子寧先生當得此職!俺老夏侯第一個服氣!”

宴席在更為熱烈的氣氛中散去。周晏與郭嘉並肩走出府衙,漫步在初建的許都街道上。初冬的月色如水銀瀉地,清清冷冷地灑在嶄新的屋瓦和尚未完全平整的街道上,勾勒出一片朦朧而充滿希望的夜景。

“參軍祭酒!恭喜了,子寧!”郭嘉用肩膀撞了一下還有些發懵的周晏,笑嘻嘻地說,“看看,如今可是有正式官身的人了!日後看誰還敢狗眼看人低,小覷於你!”

周晏無奈地笑了笑,揉了揉剛才被郭嘉戳得還有點疼的腰側,老實說道:“奉孝莫要取笑我了。你知我……誌不在此,隻想……”

“隻想尋個安穩地方,吃些可口飯菜,躲些麻煩清閒,最好還能種種花,養養草,是不是?”郭嘉搶過他的話頭,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寂靜的夜空裡傳得很遠,“然則,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我的子寧老弟!你既已踏入此局,身負此才,得遇明主,便再難獨善其身,做個逍遙閒人了。”他笑聲漸歇,伸手攬住周晏的肩膀,語氣變得少有的認真與誠摯,“不過無妨,這亂世固然凶險,卻也精彩紛呈。有嘉在旁,定不會讓你被那些繁瑣俗務徹底煩死悶殺。你我兄弟,正好攜手同行,於這波瀾壯闊之大世,看它個風起雲湧,究竟能演變出何等模樣!”

周晏側過頭,看著郭嘉在皎潔月光下顯得格外明亮的眼眸,那裡麵閃爍著智慧、不羈,以及對未來、對友情熾熱的火焰。他又回想起今日宴席上,曹操那毫無保留的維護與破格提拔,心中那份因曆史慣性與自身性格而產生的迷茫與隱約抗拒,似乎在摯友的豪情與主公的厚恩交織下,悄然消散了不少。他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感覺胸中塊壘儘去,點了點頭,輕聲而堅定地回應道:“好。”

許都的夜空之上,星漢燦爛。

喜歡三國:無冕之相請大家收藏:()三國:無冕之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之小白花作天作地反被寵 要我救世,我反手掏出戰錘40k 海島謎域:我非人類 絕區零:我在新艾利都當光明神 進入恐怖遊戲,女主帶掛嘎嘎亂殺 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 塵世之中:覺醒都市超神係統 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 紙人抬棺,百鬼夜行 開局吸純氧,自靠本身硬扛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