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道:“主公可立刻手書一封,送至襄陽。信中需極力申明,主公與劉荊州同為漢室宗親,玉璽乃高祖流傳之國器,理當送歸許都朝廷,重振漢室威嚴。並主動請纓,願親提兵馬,護送玉璽北上,與曹操作戰,以明心跡。”
他頓了頓,眼中慧光閃爍:“劉荊州此刻必如坐針氈,急於甩脫此燙手山芋。主公此信,正給他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台階,且將‘護送玉璽’的主動權抓在我手。劉荊州為求自保,多半會應允,至少會撥付部分錢糧兵馬。屆時,我軍便可借此名義,跳出新野牢籠,另覓根基。”
劉備與徐庶聞言,深以為然。劉備當即鋪開絹帛,親自手書,言辭懇切,將對漢室衰微的痛心、對奸臣當道的憤恨,以及身為漢室宗親不容推卸的責任感,抒發得淋漓儘致,請求劉表撥付軍隊糧草,允他提兵北上,護送玉璽,決戰曹操。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也飛到了江東。
吳侯府大殿之上,孫權聽聞玉璽竟落入殺父仇人劉表之手,且外界盛傳劉表欲借此稱帝,頓時氣血上湧,眼前一黑,大叫一聲:“父親!”竟當場暈厥過去。殿內頓時一片大亂。
孫堅舊臣如程普、黃蓋等人,悲憤交加,紛紛請戰,欲發兵荊州,奪回玉璽,為舊主報仇。周瑜雖麵色沉靜,但緊握的拳頭也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唯有魯肅等較為持重的官員,極力勸阻,認為此時出兵,名不正言不順,且易被曹操利用,當從長計議。江東內部,也因此事而暗流洶湧。
數日後,劉表收到了劉備那封情真意切又大義凜然的書信。正被流言和各方壓力弄得焦頭爛額的劉表,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覺得劉備的建議簡直是解決眼前困境的妙計。既能甩掉玉璽這個燙手山芋,又能彰顯自己並無僭越之心,還能讓劉備去跟曹操硬碰硬,無論成敗,對荊州都無害處。他幾乎是立刻回複,對劉備的“忠義”大加讚賞,並表示會“考慮”撥付部分錢糧,支持其“護送玉璽,匡扶漢室”的義舉。
這一切的動向,都被無形的“小蜜蜂”們,迅速整理,化作密信,跨越山水,飛向了北方的鄴城。
都督府內,春意漸暖。周晏沒個正形地歪在軟榻上,一手抱著粉雕玉琢的周羽靈,用自己的臉貼著女兒紅撲撲的小臉蛋,感受著那柔軟的暖意,另一隻手則指揮著已經能跑能跳的呂玲綺:“玲綺,去,扯你郭伯伯的胡子!看他昨天還敢笑話你爹!”
小玲綺咯咯笑著,像隻小老虎般撲向正在一旁品茶的郭嘉,伸出小手就去揪他那精心修剪的短須。郭嘉一邊笑著躲閃,一邊告饒:“哎喲,小祖宗,輕點輕點!郭伯伯的胡子可經不起你這麼扯!”
就在這時,賈詡如同往常一樣,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將一卷小小的帛書遞給了周晏。
周晏哈哈一笑,單手接過,漫不經心地展開。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密報,嘴角那抹痞笑加深了幾分,隨手將帛書遞給剛從小玲綺“魔爪”下逃脫的郭嘉。
郭嘉整理了一下被弄亂的衣襟和胡子,接過密信,仔細閱讀。當他看到劉備果然如周晏所預料的那般,不僅沒有趁機生事,反而主動請求護送玉璽北上,而劉表竟真的意動時,他臉上的嬉笑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驚訝與了然。
他放下帛書,看向那邊還在逗弄女兒,一副渾不吝模樣的周晏,輕輕吸了一口氣,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歎服:
“子寧啊,”郭嘉摸了摸自己隱隱作痛的下巴,周晏挑眉,靜待其言。
郭嘉指叩密帛,心念電轉。玉璽為餌,本欲攪動荊襄,令劉、孫、劉三家相爭,自耗其力。常人縱識此局,亦不過困守自保,或徒作辯白。然此諸葛孔明,竟能於死境中反手布局,借力打力!其窺見劉表得璽後外強中乾、惶惶欲棄之態,更借“天命”流言之勢,反為劉備鋪就一條生路——假“護璽北伐”之名,既可名正言順索要兵馬糧秣,更能借此跳出新野牢籠,另謀根基!
此等手段,已非尋常籌算,乃善弈者謀勢,於無聲處聽驚雷。他將我們投下之毒餌,生生化作了滋養自身的資糧!這份洞察時勢、操弄人心的能耐,確為可畏。
至此,郭嘉心中豁然,昔日對周晏那般鄭重乃至失態的不解,儘數消散。他再次抬眸,又揉了揉湊過來的小玲綺的頭發,目光複雜地看向周晏,“我現在,有點理解你了。”
喜歡三國:無冕之相請大家收藏:()三國:無冕之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