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周晏:同行,這波經濟製裁你怎麼解釋?(上)_三國:無冕之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無冕之相 > 第173章 周晏:同行,這波經濟製裁你怎麼解釋?(上)

第173章 周晏:同行,這波經濟製裁你怎麼解釋?(上)(1 / 1)

建安八年,夏,江夏。

動作比預想中更快。劉表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將黃祖調離了那片是非之地,返回襄陽“另有任用”,同時,那方燙手的傳國玉璽,連同五千還算精悍的荊州兵,一並交給了劉備。整個過程順暢得仿佛早已演練過無數遍。

劉備集團幾乎是悄無聲息地接管了江夏的防務。諸葛亮的第一把火,依舊是安民。開倉放糧,整頓吏治,修繕城防,一切有條不紊。

江夏的百姓在經曆了最初的惶惑後,發現這位新來的“劉皇叔”似乎比之前的黃祖更講道理,也更關心民生,那股躁動不安的氣氛,竟漸漸平複下來。

這一日,江夏水寨之外,長江煙波浩渺。一艘裝飾著江東旗幟的樓船緩緩靠岸,船頭立著一人,姿容俊美,白袍銀甲,英氣逼人,正是江東都督周瑜。

諸葛亮早已在碼頭上相候,依舊是那身素淨的文士服,羽扇輕搖,麵帶微笑,看著周瑜下船走來。

沒有想象中的劍拔弩張,兩人目光相接,仿佛多年未見的老友。周瑜快走幾步,拱手笑道:“久聞臥龍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果然風采非凡!”

諸葛亮亦是含笑還禮:“公瑾兄雄姿英發,亮亦神往久矣。此番能為玉璽之事,與公瑾兄攜手,亦是緣分。”

“先生妙策,解了荊襄困局,亦全了我江東顏麵,瑜佩服。”周瑜語氣真誠,目光卻不著痕跡地打量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要年輕幾歲的對手。對方氣度沉靜,眼神清澈而深邃,讓人難以捉摸。

諸葛亮謙和道:“公瑾兄過譽了。此乃大勢所趨,亮不過順水推舟。若非公瑾兄與子敬先生深明大義,顧全大局,此事亦難善了。”他側身引向身後一名捧著錦盒的軍士,“玉璽在此,請公瑾兄驗看。”

周瑜上前,打開錦盒,那方承載了無數野心與血火的傳國玉璽靜靜躺在其中。他仔細查驗無誤,合上盒蓋,交給身後親衛,然後對諸葛亮道:“先生放心,此物,瑜必親自‘護送’至該去之處。”

他刻意在“護送”和“該去之處”上微微加重了語氣,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沒有多餘的寒暄,周瑜便登船離去,龐大的船隊揚起風帆,

溯江西行,然後轉而向北。諸葛亮站在江夏城頭遠眺北方,與劉備感歎到“北方必不會善罷甘休”。

他沒有去許都,而是大張旗鼓,直奔曹操的大本營——鄴城。這其中的政治意味,不言自明。許都的天子?不過是擺設。這天下真正的權柄,在鄴城丞相府。

周瑜此舉,既是向曹操展示江東的“恭順”,更是以一種近乎挑釁的方式,宣告著對北方正統的某種蔑視,也為孫權贏得了巨大的聲望。

消息傳回鄴城,丞相府議事堂內,氣氛並未因玉璽的“回歸”而變得輕鬆,反而透著一種更為深沉的凝重。

曹操踞坐上位,麵色平靜,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聽著下方眾人的議論。玉璽被周瑜徑直送來鄴城,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周瑜小兒,好大的架勢!”夏侯惇冷哼一聲,“不去許都朝見天子,直撲我鄴城,這是向我等示威不成?”

荀攸捋著胡須,眼神冷靜:“元讓將軍息怒。周瑜此舉,意在彰顯江東威儀,並暗示許都朝廷之虛設。其心可誅,然眼下並非計較之時。玉璽既至,按禮製,當由文若從許都前來,主持迎奉之儀,方可名正言順。”

程昱接口,聲音帶著一絲緊迫:“公達所言甚是。然,諸位需看清,經此玉璽風波,南方態勢已變。劉備據江夏,諸葛亮輔佐,內政修明,民心漸附;孫權得周瑜魯肅,穩坐江東,此番更借勢揚威;

劉表雖老邁,然荊州底蘊猶在。此三方,表麵因玉璽交割而暫息乾戈,暗地裡,發展之速,恐超我等預期。西涼韓遂、馬超,益州劉璋,乃至漢中之張魯,皆在觀望。

若我等不能儘快積蓄起壓倒性的力量,待其羽翼豐滿,聯合之勢成,則局麵危矣!”

喜歡三國:無冕之相請大家收藏:()三國:無冕之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滿級詛咒:負麵狀態永久生效 琅琊記事:王爺他心有靈犀 開局SSS級雷霆,保送龍武! 武道巔峰:開局暴打校園霸淩 【綜影視】少白觀少歌 這些仙子全都不正常! 噬道蒼穹:我靠吞噬係統霸絕修仙 毛茸茸幫破案,我驚豔刑偵界 長生從獄卒開始 救命,我的本命靈劍是話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