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和風暗湧_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7章 和風暗湧(1 / 1)

高瓊的到來,如同在看似平靜的北疆水麵上投下了一顆石子。表麵上,波瀾不驚,各級將佐依禮參拜,軍政事務交接井然有序。楊延昭更是表現出極大的尊重與配合,不僅將定州防務、周邊營寨情況詳儘告知,更是親自陪同高瓊巡視邊塞,檢閱兵馬。

然而,在這片和風細雨的景象之下,暗湧卻在不易察覺處流動。

高瓊年近五旬,資曆深厚,曾隨太宗皇帝征戰,在軍中素有威望。他身材高大,麵容肅穆,雖不及耶律休哥那般銳氣逼人,卻自有一股久居上位者的沉穩與威儀。他奉旨而來,名為“協助”,實為分權與監督,心中自然也清楚自己的使命。對楊延昭,他保持著表麵上的客氣,但涉及到核心軍務,尤其是那令朝廷矚目的“震天雷”,卻絲毫不肯放鬆。

“楊太保,”高瓊在巡視完定州城防後,於節堂之上,端著茶盞,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朝廷對火器之事極為重視。如今工部、軍器監的匠作已然到位,不知那製作工坊,何時可以全麵接管?也好讓本帥早日向官家複命。”

楊延昭坐在下首,神色恭謹:“高帥明鑒,火器製作,工序繁雜,尤以火藥提純、配比最為關鍵,稍有差池,非但無法傷敵,反而可能自損。目前這部分工藝,尚由幾位經驗老到的工匠負責,仍在不斷試驗改進,以求穩妥。下官已命楊洪將軍,將已成熟的鍛造、組裝等工序,悉數移交工部匠作,並全力配合。待核心工藝完全穩定,定當第一時間呈報高帥與朝廷。”

這番說辭,合情合理,既表達了配合的態度,又強調了技術的不成熟與危險性,將核心部分暫時保留了下來。

高瓊眼皮微抬,看了楊延昭一眼,緩緩道:“楊太保慮事周全。然軍國利器,關乎社稷安危,豈能長久操於個人之手?縱有風險,亦當由朝廷承擔。這樣吧,明日便讓匠作們進入工坊,先從外圍工序學起,至於那關鍵步驟……可由原班工匠操作,但須有工部官員在場記錄、監督。楊太保以為如何?”

這是要步步緊逼,進行現場監控了。

楊延昭心中明了,麵上卻不動聲色,拱手道:“高帥安排甚是妥當,下官遵命。”

……

與此同時,工部派來的匠作大監,一位名叫孫德海的中年官員,帶著幾名心腹匠人,在楊洪的“陪同”下,進入了位於定州城西、戒備森嚴的火器工坊。

工坊內熱火朝天,叮叮當當的鍛造聲不絕於耳。看到有生人進入,尤其是穿著工部官服的人,許多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投來警惕和審視的目光。他們大多是楊延昭從各地網羅而來的能工巧匠,或是軍中手藝人,深知自己手中技藝的分量,也對這位楊宣撫他們仍習慣舊稱)極為愛戴。

孫德海背負雙手,踱著方步,仔細打量著工坊內的布局和工序。他看到工匠們將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分彆研磨、篩選,然後在特定的區域內進行混合。也看到了那一個個打造精良的鐵殼,以及引信的纏繞方式。這些,都是楊洪奉命可以展示的部分。

“楊將軍,”孫德海指著那混合工序,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這火藥配製,看似簡單,實則奧妙無窮吧?不知這硫、硝、炭三者的比例,究竟幾何?”

楊洪早已得到楊延昭吩咐,應對從容:“孫監正明鑒,比例確實關鍵。目前我們使用的比例,是根據多次試驗得來,但仍在微調,以求威力與穩定兼顧。具體的數目,需要根據每次原料的純度進行微調,並無一個絕對定數。負責此工序的,都是最有經驗的老師傅,憑手感便能掌握。”

“手感?”孫德海眉頭一皺,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軍國重器,豈能全憑手感?當有精確度量,形成規製,方可大規模製造,不致出錯。”

“監正說的是。”楊洪點頭稱是,話鋒卻一轉,“隻是目前條件所限,精確度量尚有困難。且不同批次的原料,純度差異頗大,即便固定比例,效果也未必一致。此事,還需慢慢摸索。”

孫德海碰了個軟釘子,心中不悅,卻也不好發作,隻得繼續參觀。當他要求觀看最核心的“精煉提純”和“最終配比”工序時,被楊洪以“工序危險,易生意外,非熟手不能靠近”為由,婉言攔在了特定的區域之外,隻能遠遠觀望。隻見裡麵煙霧繚繞,幾個頭發花白的老工匠在裡麵忙碌,具體操作細節卻看不真切。

“楊將軍,這是何意?”孫德海臉色沉了下來。

楊洪賠笑道:“監正勿怪,實乃為了安全。前些時日便有新手匠人操作不當,引發小火,幸未釀成大禍。高帥亦有明令,安全第一。待工藝徹底穩定,定讓監正一覽無餘。”

孫德海冷哼一聲,知道強求不得,隻得悻悻作罷,心中卻打定主意,要設法收買幾個內部工匠,或者從物料消耗上推算出大致比例。

……

節堂後院,楊延昭的私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六郎,那孫德海在工坊內東瞅西看,問題不斷,怕是沒安好心。”楊洪彙報完工坊的情況,麵帶憂色,“還有高帥,雖未明說,但幾次問及我軍中將領升遷調補之事,似有意安插人手。”

楊延昭正在擦拭一把強弓,動作沉穩,聞言頭也未抬:“意料之中。工坊那邊,核心區域務必守住,那些老師傅的家眷都要安置妥當,給予厚待,確保他們不會被人輕易收買。物料出入賬目,做得乾淨些,讓他們算不清。”

“明白。”楊洪點頭。

“至於軍中人事,”楊延昭放下強弓,目光深邃,“高帥是上官,過問乃是常情。但凡涉及指揮使以上級彆的調動,需報我與高帥共同商議。中下層軍官的升遷,隻要合乎規矩,有功必賞,我們不必刻意阻攔,但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庭院中已經開始抽芽的樹木,緩緩道:“朝廷既然派高帥來,我們若事事針鋒相對,反而落人口實。隻要不妨礙禦敵大事,一些權柄,讓出去也無妨。我們要做的,是繼續整軍經武,修複城防,安撫流民,讓這北疆鐵壁,更加堅固。時間,會證明一切。”

楊延昭的策略很清楚,以退為進,韜光養晦。在不觸及底線的前提下,滿足朝廷的部分要求,換取實際掌控軍隊、鞏固防務的空間和時間。他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實際事務中:督促各州府搶修在戰火中損毀的城牆、水利;安置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分發種子耕牛,鼓勵墾荒;嚴格操練兵馬,尤其是針對遼軍騎兵特點,加強步兵結陣與弩箭協同訓練;甚至秘密派遣“銳眼司”人員,深入遼境,繼續監視耶律休哥的動向。

他的低調與務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與高瓊的潛在衝突。高瓊見楊延昭並未如想象中那般桀驁,反而將大量繁瑣的民政、後勤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也樂得清閒,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整肅軍紀、核查兵員數額以及……想辦法獲取完整的火器製造之法上。雙方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心照不宣的平衡。

然而,這種平衡注定是脆弱的。

一日,來自汴梁的密信,通過特殊渠道,送到了高瓊手中。信是王欽若親筆所書,信中再次強調了朝廷對火器的重視,以及對楊延昭尾大不掉的擔憂,隱晦地催促高瓊儘快取得突破。

幾乎同時,楊延昭也接到了寇準的密信。寇準在信中提醒他,朝中對他猜忌未消,王欽若等人仍在尋機攻訐,讓他務必謹慎,善自保全,並透露官家亦有意徹底將火器收歸中央製造。

看著手中的密信,楊延昭沉默良久。他知道,平靜的日子,恐怕不多了。來自朝廷的壓力隻會越來越大,而北方的遼國,也絕不會甘心失敗。

和風之下,暗湧更急。下一次風暴來臨之時,他手中的力量,還能否支撐起這片他用鮮血和智慧守護的天空?他望向北方,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萬水,落在了那片廣袤的草原上。

耶律休哥,你又在準備著什麼?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京圈太子爺的神秘未婚妻 楓林之遇 剪得一個機器人男友 五歲家主駕到,重振家族榮耀 末世重生我的保壘無敵家族 九叔:開局蝙蝠分身,初擁嶽綺羅 開局百倍返還,綁架全世界 重生2004,係統助我人生開掛 普通大眾江辰 娛樂:截胡少女楊蜜,她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