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草原驚變_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章 草原驚變(1 / 1)

北疆的春天來得遲,卻也來得猛。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後,原本枯黃的山野仿佛一夜之間便被染上了一層朦朧的新綠。定州城內外,軍民一心,搶修工事,墾荒播種,操練不輟,呈現出一派劫後餘生、奮發圖強的景象。然而,在這片看似蓬勃的生機之下,楊延昭心中的那根弦,卻從未有片刻放鬆。

來自朝廷的無形壓力,與高瓊之間微妙的製衡,都讓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如履薄冰。但他更關注的,永遠是北方那片廣袤而沉默的草原。耶律休哥這樣的對手,絕不會因一次挫敗而一蹶不振。沉默,往往意味著更危險的醞釀。

這一日,楊延昭正在州衙與幾名屬官商議春耕與邊貿互市事宜,一名風塵仆仆、作商人打扮的漢子被親兵引了進來。此人乃是“銳眼司”派駐遼境深處的資深探事,代號“灰隼”,非有重大情報,絕不會輕易現身。

“灰隼”屏退左右,甚至來不及喝口水,便壓低聲音,急迫地向楊延昭稟報:“宣撫,遼境有變!耶律休哥……可能失勢了!”

“什麼?”饒是楊延昭素來沉穩,聞聽此言也不禁心頭一震,揮手讓屬官全部退下,沉聲問道,“詳細說來!”

“灰隼”喘了口氣,語速極快:“自去歲敗退後,耶律休哥收攏殘兵,駐蹕於南京幽州)休整。然其此番南征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在國中已引發諸多非議。尤其是其政敵,如皇太弟耶律隆慶、北院樞密使蕭排押等人,紛紛上奏遼主,指責耶律休哥勞師糜餉,喪師辱國,有負‘於越’之尊號。”

楊延昭目光銳利:“遼主態度如何?”

“遼主耶律隆緒)起初並未表態,仍命耶律休哥總督南麵軍務。但月前,遼主突然下詔,以‘積勞成疾,需安心靜養’為由,解除了耶律休哥南京留守、南院大王等實職,僅保留其‘於越’尊號,令其返回上京臨潢府‘榮養’。其麾下精銳部隊,也被拆分調往其他方向。接任南京留守、總掌南麵軍務的,是皇太弟耶律隆慶!”

“耶律隆慶……”楊延昭喃喃念著這個名字。此人乃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同母弟,地位尊崇,素有大誌,但其人性格驕狂,用兵之能遠不及耶律休哥老辣持重。

“消息確實?”楊延昭追問。

“千真萬確!”“灰隼”肯定道,“耶律休哥已於半月前,在數百親衛護送下,低調離開南京,北上返京。如今南京內外,皆是耶律隆慶的親信人馬。而且,據我們在上京的兄弟傳回消息,耶律隆慶接掌南麵軍務後,已多次在公開場合揚言,要‘雪前歲之恥’,‘馬踏黃河’,氣勢極為囂張!遼境各部族,也在加緊征調兵馬,囤積糧草,似有大舉南侵之意!”

書房內陷入一片沉寂。楊延昭緩緩站起身,走到北疆輿圖前,手指劃過幽州、瓦橋關、遂城、定州這一條熟悉的防線。耶律休哥的去職,看似對宋軍有利,去了一個心腹大患。但楊延昭卻從中嗅到了更加危險的氣息。

耶律休哥用兵,謀定後動,如同經驗豐富的獵人,耐心尋找獵物的破綻,一擊必中。而耶律隆慶,年輕氣盛,急於立功樹立威望,其用兵很可能更加激進、更缺乏耐心,也更不可預測。一條冷靜的毒蛇暫時退去,換來的可能是一頭暴躁而饑餓的猛虎!

“耶律休哥……可惜了。”楊延昭輕輕歎息一聲,不知是惋惜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還是預感到了更混亂局麵的來臨。遼國內部的權力傾軋,固然能削弱其一時之力,但也可能催生出更加不可控的變數。

“此事極為重要,你辛苦了,先去歇息,賞賜稍後便至。”楊延昭對“灰隼”溫言道,隨即神色一肅,“立刻將此消息,以最優先級,分彆密報汴梁寇相府上,以及……高瓊高帥處。”

“是!”“灰隼”領命而去。

楊延昭獨自站在輿圖前,眉頭緊鎖。耶律隆慶急於立威,今歲秋高馬肥之時,南下寇邊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其進攻方向、策略,都可能與耶律休哥截然不同。現有的防線部署,是否需要調整?

更重要的是,朝廷會如何看待這一變故?是認為威脅減輕,從而進一步鉗製他楊延昭?還是會意識到新的、可能更劇烈的風暴即將來臨,轉而支持他整軍備武?

他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來人!”楊延昭沉聲喚道。

親兵應聲而入。

“即刻傳令:第一,命各州縣、軍寨,加強戒備,斥候前出範圍擴大一倍,嚴密監視遼軍一切動向。第二,命楊延光、楊延嗣、焦讚、楊洪等諸將,速來州衙議事。第三,以本官名義,行文高帥,通報遼境變故,並提請召開軍務會議,共商應對之策。”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整個定州,乃至整個河北西路的軍事機器,因為這一則來自草原的驚變,再次加速運轉起來。

當高瓊接到楊延昭的通報和會議提請時,正在核查軍器監送來的、關於“震天雷”外圍工序的彙報文書。他看完“銳眼司”提供的情報,臉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他雖與楊延昭有製衡之責,但更是邊軍統帥,深知軍情緊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休哥竟被閒置……耶律隆慶這小子,可比他哥哥狂妄多了。”高瓊放下情報,沉吟片刻,對副將道,“回複楊太保,一個時辰後,節堂軍議。”

一個時辰後,定州節堂。

河北西路的主要文武官員,以及高瓊帶來的部分將領濟濟一堂。楊延昭首先將“銳眼司”獲取的情報向眾人做了通報。消息一出,滿堂皆驚,議論紛紛。

“耶律休哥倒了?這是天佑我大宋啊!”有文官欣喜道。

“未必是福。”楊延光沉聲道,“耶律隆慶年少氣盛,求功心切,用兵恐怕更為激進,不可不防。”

高瓊端坐主位,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楊延昭身上:“楊太保,依你之見,耶律隆慶若南侵,會從何處入手?我軍又當如何應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楊延昭身上。

楊延昭走到巨大的沙盤前,手持木鞭,指向遼國南京方向:“耶律隆慶欲雪前恥,必擇一要害之處,以求速勝揚威。其進攻方向,無非三路。”

“東路,循耶律休哥舊路,再攻遂城、淤口寨一線。然此線經去歲血戰,城防已大為加固,我軍亦有防備,強攻恐難奏效,且即便攻克,亦難快速擴大戰果。耶律隆慶心高氣傲,未必願拾人牙慧。”

“西路,攻雁門、代州,威脅河東。此路山險關固,利於守而不利於攻,遼軍騎兵優勢難以發揮。”

木鞭最終停在了沙盤的中路,指向一個關鍵節點——“雄州!特彆是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這三關之地!”

他語氣篤定:“此三關乃我朝河北門戶,鎖鑰之地。一旦有失,遼軍騎兵便可長驅直入,直逼黃河!耶律隆慶若想一舉震動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必選中路,猛攻三關!而且,其初掌大權,急於立威,用兵必求迅猛,很可能會在多路佯動牽製的同時,集中精銳,猛撲一點,試圖一舉破關!”

這番分析,入情入理,結合了地形、戰略和對手心理,讓在場眾人,包括高瓊在內,都微微頷首。

“楊太保所言,甚合兵法。”高瓊表示讚同,“既然如此,我軍當加強三關防務,增派兵馬,囤積糧草軍械。”

“高帥明鑒。”楊延昭拱手道,“下官建議,即刻調整部署:第一,請高帥移鎮雄州,總督三關防務,以震懾宵小。第二,命定州、保州、莫州等地駐軍,提高戰備等級,隨時聽調策應。第三,請朝廷速調河南、京畿禁軍精銳,北上增援,以防不測。第四,請工部、軍器監,全力保障三關火器、箭矢供應。”

他將總督三關防務的“重任”主動推給了高瓊,既是尊重,也是策略。高瓊身為朝廷派來的正牌節度使,由他坐鎮最關鍵的方向,名正言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朝廷對他楊延昭的猜忌。而他自己,則能更靈活地掌控定州這個大本營和戰略預備隊。

高瓊深深看了楊延昭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用意,但眼下軍情緊急,也確實是目前最合理的安排。

“好!”高瓊拍板,“便依楊太保之策。本帥即日便前往雄州。各軍依令行事,不得有誤!同時,聯名上奏朝廷,陳明利害,請求援軍與物資!”

軍議結束,眾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楊延昭走出節堂,望著北方陰沉的天空。草原的驚變,打破了短暫的平靜,也將他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與耶律隆慶的較量,或許將比與耶律休哥的對決,更加凶險和不可預測。

而朝廷的態度,援軍能否及時到來,與高瓊的合作能否順暢……這一切,都將是影響戰局的關鍵。

山雨欲來風滿樓。北疆的又一場風暴,已然在天際線上,積聚起了濃重的烏雲。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吞天九鼎:從修車工到萬界至尊 僵約:從算命攤開始 都市之我的靈田奶爸 擺爛上學?反手震驚清北! 離婚就離婚!彆擋本夫人送外賣攢陰德 海島生存:我靠運氣碾壓全場 重生覺醒神醫之我在民國救華夏 銀月守護 梟雄 異界開武館,武俠大佬叫我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