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的初夏,空氣中已彌漫起溽熱的硝煙前兆。高瓊移鎮雄州,總督三關防務,表麵上北疆軍政大權實現了朝廷期待的“平衡”,但楊延昭心中那根基於曆史知識的弦,卻比任何人都繃得更緊。他深知,曆史的車輪正滾向一個關鍵節點,而他所知的“未來”,充滿了慘痛的教訓。
書房內,燭火搖曳。楊延昭麵前攤開的,並非尋常兵書,而是他憑借前世記憶,結合此生搜集情報,嘔心瀝血繪製、標注的“曆史走向與風險預判圖”。圖上清晰標記著時間、地點、曆史事件結果,以及他分析出的關鍵因果。
“雍熙北伐後,宋軍轉入戰略防禦……至道年間,遼國承天太後與聖宗耶律隆緒當政,國力鼎盛,南侵意願強烈……曆史上,就在不久之後……”他的手指劃過地圖上雄州以北的廣袤區域,最終停留在“君子館”、“瀛洲”等幾個地名上,眼神驟然銳利,“君子館之戰……還有隨之而來的一係列慘敗……”
他閉上眼,前世所讀史書上的冰冷字句仿佛在腦海中翻湧:「宋軍)諸將多違節度,為遼所敗……死者數萬人,棄戈甲如丘山……」「自是河朔戍兵無鬥誌……」那是北宋初期對遼作戰中一次極其慘重的失利,直接導致河北宋軍精銳喪儘,邊防門戶洞開,民生凋敝,為大宋的積弱埋下了深重的伏筆。而這場戰役發生的時間、背景,與眼下何其相似!遼國新主雖此時是耶律隆慶掌權,但曆史慣性巨大)、宋軍內部可能存在協調問題如他與高瓊的微妙關係)……
“不!絕不能讓曆史重演!”楊延昭猛地睜眼,拳頭重重砸在地圖上,“君子館之敗,根源在於宋軍分兵冒進,各部協調不力,對遼軍主攻方向判斷失誤,以及……對耶律休哥之後遼軍新統帥戰術風格的不適應!”
他深知,曆史上接替耶律休哥執掌南麵軍務的,正是這位皇太弟耶律隆慶。史載其「勇悍善戰,然性驕矜,急於立功」。這與“銳眼司”傳回的情報完全吻合!
“耶律隆慶,絕非耶律休哥那般老謀深算。他缺乏耐心,渴求速勝以鞏固權位。所以,他絕不會像耶律休哥那樣耐心尋找破綻,而是會……以泰山壓頂之勢,直撲他認為最關鍵、最能彰顯武勳的目標!”楊延昭的目光死死鎖定了沙盤上的雄州三關,特彆是瓦橋關!
“曆史上,遼軍多次南侵,中路突破、直逼澶淵黃河)是其最慣用也最有效的戰略。耶律隆慶欲雪前恥,震懾南朝,沒有比一舉突破河北門戶,兵臨黃河更能滿足他虛榮心的了!而且……”他腦中靈光一閃,想起史書中關於另一場戰役的記載,“為了掩護主攻方向,他很可能效仿其先祖,在西線……比如雁門關,發動大規模的佯攻,以牽製我河東兵力,使我無法全力救援雄州!”
這就是信息碾壓的優勢!他不僅知道對手是誰,更知道這個對手在“原本曆史”上的行為模式和可能采取的戰術!
就在這時,緊急軍情接連而至,完全印證了他的預判!
“報——!遼將蕭撻凜猛攻雁門關!”
“報——!耶律隆慶親率八萬主力,兵臨瓦橋關!”
節堂內,眾將皆驚,目光齊刷刷看向楊延昭,等待他的決斷。直接救援雄州,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
然而,楊延昭站在沙盤前,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諸位,耶律隆慶此人,驕狂急躁,其誌在速勝揚威。他料定我必救雄州,通往雄州的要道上,此刻必定伏有重兵,正張網以待!我軍若去,便是重蹈曆史上‘援軍被阻,堅城難救’的覆轍!”他隱去了“君子館”的具體名詞,但指出了曆史教訓的本質。
“那……宣撫,我們該如何應對?”楊延光沉聲問道,他相信六弟的判斷必有深意。
楊延昭的手指沒有指向雄州,而是猛地劃向東北方的莫州!“攻其必救,圍魏救趙?不,我們要更進一步!我們要直搗其戰略焦慮的核心!”
他環視眾將,眼中閃爍著洞察曆史迷霧的光芒:“耶律隆慶傾力南下,其後方幽燕之地必然相對空虛!他初掌大權,根基未穩,最怕的是什麼?不是一座關城的得失,而是後院起火,是老巢受脅,是讓遼國內部他的政敵抓住攻擊他的把柄!曆史上,遼軍雖強,但每次深入我境,最忌憚的便是後路被斷、根基不穩!”
他提高了音量,語氣斬釘截鐵:“我們不去雄州硬碰硬!我們出兵莫州,做出大舉北上,威脅幽州,甚至切斷其歸路的淩厲姿態!而且要快,要狠,要讓他耶律隆慶感覺到的不是撓癢癢的牽製,而是心窩被捅刀子的致命威脅!以他對自身權位的看重和對速勝的渴望,他絕不敢無視後方真正的危險!他必然,也必須分兵回援!如此,雄州之圍自解,我軍更能化被動為主動,在莫州方向開辟新的戰機!”
這番分析,不僅基於戰場態勢,更深入剖析了敵方統帥的心理和其麵臨的內部政治壓力,這是超越了時代局限的戰略眼光!眾將聽得心潮澎湃,又深感震撼。宣撫對遼國內部、對耶律隆慶心態的把握,竟如此精準深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郎!”
“在!”
“率所有騎兵,不惜馬力,直插莫北!廣布疑兵,大造聲勢,要讓遼軍探馬覺得我們是要去端幽州的老巢!”
“得令!”
“焦讚!率跳蕩營及精銳步卒,搶占莫北要地,構築堅固前進基地,做出長期立足、策應主力北上的姿態!”
“末將領命!”
“楊洪!‘星火’營攜帶全部家當,隨時候命,我們要讓遼軍嘗嘗在野戰中遭遇火器覆蓋的滋味!”
“屬下明白!”
軍令如山,定州精銳再次出動,目標直指耶律隆慶最為敏感的後方神經。
而當耶律隆慶在瓦橋關下接到宋軍主力撲向莫州,兵鋒直指幽州方向的急報時,他的反應果然如楊延昭所料。最初的輕蔑迅速被驚疑取代。
“楊延昭……他怎敢?!”耶律隆慶又驚又怒。他無法理解,宋軍主帥為何不救近在咫尺、岌岌可危的雄州,反而冒險深入側翼。但“幽州”、“後路”這些詞彙,深深刺痛了他敏感的神經。他想起了朝中虎視眈眈的兄弟和大臣,想起了自己尚未穩固的權威。
“分兵!命令詳穩耶律奴瓜,率兩萬宮帳軍即刻回援莫州方向,務必擋住宋軍,確保南京安全!”在攻城主將和自身權位安危之間,他幾乎是本能地選擇了後者。
瓦橋關下,遼軍最精銳的一部分生力軍被匆匆調離前線。攻城的力度,不可避免地減弱了。
站在雄州城頭的高瓊,敏銳地察覺到了遼軍攻勢的變化,他望著東北方向,心中複雜難言。他收到了楊延昭的方略通報,雖覺冒險,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招精準地打在了耶律隆慶的七寸上。“楊延昭……你對敵酋心思的把握,竟至如此地步?!”
楊延昭站在定州城頭,遠眺北方。他知道,曆史的走向,已經在他這精準一擊下,發生了第一次明顯的偏轉。君子館的慘劇,或許能夠避免。但這還隻是開始,耶律隆慶的憤怒和後續的反撲,以及來自朝廷內部的暗流,都將是更大的考驗。
他利用來自未來的知識,撬動了曆史的杠杆。但撬動之後,是通向更好的未來,還是引發更未知的波瀾,一切,都還懸而未決。北疆的天空,狼煙與疑雲並起,而執棋者,已落下了改變命運的第一子。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