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嗣率領的近萬騎兵,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席卷過莫州北部荒蕪的曠野。他們嚴格按照楊延昭的指令,毫不吝嗇馬力,日夜兼程,卷起的煙塵遮天蔽日。每一名騎兵的馬鞍旁都多插了幾麵旗幟,行軍時故意拉長隊伍,夜間則多點篝火,斥候小隊四出,捕捉遼軍零星哨探的同時,也極力誇大著己方的規模和進軍決心。
“快!再快一點!要讓遼狗覺得咱們是天兵天將,直搗黃龍!”楊延嗣一馬當先,聲音在風中嘶吼。他雖不完全理解六哥全部的戰略意圖,但對這份“直插敵後”的豪邁任務充滿了狂熱。
消息如同被風吹散的蒲公英,迅速傳回瓦橋關下的耶律隆慶耳中,也傳向了更北方的遼國南京幽州。
“報——!宋軍騎兵先鋒已過永清,其勢甚銳,沿途我小股巡騎皆被驅散!”
“報——!宋軍後續步卒大隊已在莫州北境紮下硬寨,營壘堅固,望樓林立!”
“報——!幽州城內流言四起,皆言宋軍欲效仿周世宗,北複幽燕!”
一份比一份急迫,一份比一份驚心。耶律隆慶原本因攻城受挫而煩躁的心情,此刻更是被一股邪火灼燒。他仿佛已經看到楊延昭的旗幟插在了南京的城頭,看到國內那些反對他的貴族們嘲諷的嘴臉。
“楊延昭!安敢如此欺我!”他一把掀翻了麵前的帥案,酒水瓜果灑了一地。“傳令!命耶律奴瓜所部加快速度,務必在涿州以南攔住宋軍騎兵!再調南京留守司兵馬,加強幽州以南各州縣守備!瓦橋關這邊……暫緩攻城,加固營壘,防止關內守軍出擊!”
儘管心有不甘,但耶律隆慶還是做出了分兵回援的決定。楊延昭這出乎意料的一擊,確實打亂了他的節奏,迫使他將注意力從雄州暫時移開。曆史上那個一意孤行、最終導致宋軍慘敗的耶律隆慶,在此刻,因為楊延昭施加的足夠強大的壓力,其決策出現了分叉。
……
定州,宣撫使司衙門。
楊延昭並沒有親臨莫州前線,他如同一個最高明的棋手,穩坐中軍帳,通過源源不斷傳來的情報,掌控著全局。當他得知耶律隆慶果然從瓦橋關前線抽調了兩萬宮帳軍精銳回援,並且攻勢明顯放緩時,臉上並未露出太多喜色。
“果然如我所料……耶律隆慶,終究是放不下他的根本。”他低聲自語,手指在沙盤上耶律奴瓜回援的路徑上劃過,“兩萬宮帳軍……真是看得起七郎他們。”
“宣撫,耶律隆慶分兵,雄州壓力大減,我們的策略成功了!”一旁的參軍興奮地說道。
“成功?還早。”楊延昭搖了搖頭,目光深邃,“這僅僅是第一步。我們逼他分兵,隻是解了雄州燃眉之急。但耶律奴瓜這兩萬精銳抵達莫北,七郎和焦讚的壓力就會驟增。而且,耶律隆慶此人驕橫,受此挫折,絕不會善罷甘休。他一旦穩定了後方擔憂,或者發現我軍北上兵力並非想象中那麼雄厚,必然會以更瘋狂的姿態卷土重來,甚至……改變主攻方向。”
他頓了頓,腦中飛快地檢索著相關的曆史記憶碎片。在原本的曆史上,遼軍南侵並非隻有一條固定路線,時常會根據宋軍的布防進行機動……
“我們必須在他反應過來之前,給他製造更大的麻煩,讓他首尾不能相顧!”楊延昭眼中精光一閃,一個新的念頭形成。他走到巨大的北疆輿圖前,目光投向了西線——那個正在承受佯攻的雁門關。
“曆史上,遼軍慣用聲東擊西之策。耶律隆慶在西線發動佯攻,意在牽製我河東軍,使其不能東顧。那麼……如果我河東軍非但不被牽製,反而能主動出擊,威脅遼軍的西側翼,甚至其雲州大同)地區呢?”
這個想法極為大膽!河東地區山西)宋軍兵力相對薄弱,且多以防守險要關隘為主,主動出擊風險極大。但正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耶律隆慶認定河東宋軍不敢動,若此時有一支奇兵突然出現……
“來人!取紙筆來!”楊延昭立刻坐下,鋪開信箋,開始奮筆疾書。這封信,是寫給此時負責河東路部分防務的宿將,並代副都部署——康保裔!
在楊延昭的前世記憶碎片中,這位康保裔將軍,似乎就在不久後的某次戰役中……力戰而沒。這是一位忠勇可嘉的將領!或許,可以借此機會,改變他的命運,同時也為整個戰局增添一個巨大的變數。
信中,楊延昭沒有以宣撫使的身份下達命令他也無權直接指揮河東軍),而是以同僚和分析局勢的角度,詳細闡述了耶律隆慶的戰略意圖,指出雁門關外的遼軍很可能是佯攻,其主力與注意力已被吸引在雄州和莫州方向。他大膽推測,遼軍西線兵力必然空虛,建議康保裔將軍若能抓住時機,主動率精銳出雁門關,或向蔚州方向,或向雲州方向,進行一次短促而有力的突擊,不求占地,隻求破壞、焚毀遼軍後勤據點,襲擾其後方,必然能收到奇效,極大緩解中路主戰場的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在信中寫道:“……遼主指耶律隆慶)誌驕意滿,傾巢南犯,其西陲必虛。將軍素以忠勇聞於天下,若能提一旅之師,出敵不意,搗其巢穴,則非獨河東之福,實乃整個北疆戰局之轉折點也!延昭不才,願在莫州方向竭儘全力,牽製遼軍主力,為將軍創造戰機……此乃千載一時之機,望將軍慎思之,斷行之!”
這封信,既有對局勢的精準分析,又有對康保裔的激將和信任,更畫出了一幅足以讓任何有血性的將領心動的大餅——以偏師撬動全局,成就千古奇功!
“八百裡加急!立刻將此信送往代州,麵交康保裔將軍!”楊延昭封好信,鄭重交給親信。
這是一步險棋,也是一步可能引爆局麵的妙手。如果康保裔能被說動,那麼耶律隆慶麵臨的將不再是兩線作戰,而是三麵受敵!其本就因分兵而有些混亂的部署,將更加捉襟見肘。
做完這一切,楊延昭再次將目光投回莫州方向。他知道,決定性的戰場,很可能還是在莫州。耶律奴瓜的兩萬精銳即將抵達,七郎和焦讚能否頂住?能否在運動戰中給予遼軍重創?這直接關係到耶律隆慶下一步的選擇。
“傳令給楊延嗣和焦讚,”楊延昭對傳令兵道,“耶律奴瓜部即將抵達,命他們避其鋒芒,以遊騎襲擾為主,步卒依托營壘固守。務必拖延時間,消耗敵軍銳氣和糧草。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進行主力決戰!”
他要的不是一場擊潰戰,而是要將耶律奴瓜這兩萬精銳牢牢釘在莫北,持續給耶律隆慶放血,讓他進退維穀!
戰爭的棋盤上,楊延昭憑借其對曆史走向的預知和對人性的洞察,接連落子。他不僅在與耶律隆慶博弈,更是在與既定的曆史命運博弈。每一步,都旨在將那個原本充滿屈辱和慘敗的未來,推向一個未知的、但可能充滿希望的方向。
北疆的風雲,因他這料敵先機的種種舉措,變得更加詭譎莫測。而曆史的洪流,也在這精妙的撥動下,開始加速轉向。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