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的車駕,在一種外鬆內緊的氣氛中,終於抵達了巍峨繁華的東京汴梁。城牆高聳,街市如織,人流如梭,一派帝國都城的盛世氣象。然而,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暗流洶湧的較量,早已在他入城之前,便已激烈展開。
“夜梟”冒死送出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汴梁特定的圈層內,激起了不小的漣漪。消息通過精心的設計,最終如願地傳到了宰相寇準的耳中。
寇府書房內,燭火通明。寇準拿著那份語焉不詳卻指向明確的密報,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臉色陰沉得可怕。他雖知王欽若等人與楊延昭勢同水火,卻也沒想到對方竟敢行此通敵構陷、禍亂朝綱的卑劣行徑!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寇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筆筒亂跳,“王欽若這老賊,為了排除異己,竟敢勾結遼人,偽造證據,欲置國家棟梁於死地!此等行徑,與賣國何異?!”
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若讓王欽若得逞,不僅楊延昭性命不保,北疆必然生亂,更可怕的是此例一開,日後朝中傾軋皆可效仿,國將不國!
“備轎!老夫要即刻進宮麵聖!”寇準當機立斷,他必須搶在遼使發難之前,將此事稟明官家,戳穿王欽若的陰謀!
然而,就在寇準的轎子剛剛抬出府門之際,王欽若安插在寇府外的眼線,便已飛馬回報。
王欽若府邸密室中,夏守恩得到消息,臉色一變:“王相,寇老兒突然連夜進宮,怕是……走漏了風聲?”
王欽若眼中閃過一絲陰鷙,卻並未慌亂,冷笑道:“無妨!寇準此人,剛直有餘,機變不足。他此時進宮,無憑無據,僅憑風聞,豈能動搖聖心?反倒會打草驚蛇,讓官家覺得他是為了維護楊延昭而不擇手段!傳話給宮裡我們的人,若是寇準求見,儘量拖延,同時……將我們準備好的‘楊延昭在北疆跋扈、結交邊將指康保裔)、似有異誌’的‘證據’,先行一步,遞到官家麵前!”
他要反將一軍,利用寇準的急切,反而坐實楊延昭“結黨營私”、“其心可誅”的形象,為後續的“通敵”大罪做鋪墊!
果然,皇宮大內,垂拱殿側殿。
官家趙恒正準備安寢,聽聞寇準緊急求見,心中不悅,但還是宣了進來。
寇準進入殿中,也顧不上繁文縟節,直接將得到的消息和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懇請官家明察,切勿中了小人奸計。
趙恒聽著寇準激憤的陳述,眉頭越皺越緊。他本就對楊延昭猜忌極深,此刻先入為主地接到了王欽若那邊遞來的、關於楊延昭“結交邊將”、“軍中隻知有太尉”等“罪證”,再聽寇準這番“空口無憑”的指控,心中反而更加疑竇叢生。
“寇卿,”趙恒語氣淡漠,“你所言之事,關係重大,可有真憑實據?若無實證,便是構陷大臣,亦是重罪!”
寇準一愣,急切道:“陛下!此事乃臣可靠渠道得知,王欽若與夏守恩勾結遼人,欲行構陷,其心可誅啊!陛下隻需嚴查王、夏二人與遼國使團的往來,必能水落石出!”
“查?”趙恒冷哼一聲,“遼國使團乃為恭賀新歲而來,無端查察,豈不引發邦交事端?寇卿,你亦是老臣,當知凡事需講證據,豈能因風聞而亂朝綱?朕看你是關心則亂,被楊延昭蒙蔽了!”
“陛下!”寇準還要再爭。
“夠了!”趙恒不耐煩地打斷他,“朕累了,你退下吧!楊延昭之事,朕自有分寸!”
寇準看著皇帝那冷漠而猜忌的神情,心中一片冰涼,知道此時再說什麼也是無用,隻得憤懣又無奈地叩首退下。
寇準的連夜進宮,非但沒有起到預警作用,反而讓趙恒更加堅信楊延昭在朝中“黨羽眾多”,甚至能驅動宰相為其說話,其威脅更甚!王欽若的預判,精準地擊中了皇帝內心最深的恐懼。
與此同時,楊延昭入住朝廷安排的館驛之後,並未如常人般四處拜訪故舊、打點關係,而是閉門謝客,深居簡出。他知道,此刻不知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一言一行皆需謹慎。
但他也並非全然被動。通過“銳眼司”在汴梁殘存的、未被王欽若察覺的隱秘渠道,他得知了寇準進宮受阻、皇帝態度更趨負麵的消息。
“果然如此……”楊延昭並無意外。他深知帝王心術,在缺乏鐵證的情況下,僅憑寇準的直言,很難扭轉先入為主的猜忌。
“看來,隻能行險一搏了。”楊延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鋪開紙張,開始書寫一道奏章。這道奏章,並非為自己辯白,也不是彈劾王欽若,而是——請辭!
他在奏章中,以“才疏學淺”、“不堪樞密重任”、“且北疆已定,願解甲歸田”為由,懇請皇帝收回成命,允許他辭去一切官職,返回故鄉,做一個田舍翁。
這是一招以退為進!他要在王欽若發動“通敵”構陷之前,主動將自己置於一個“無欲無求”、“毫無威脅”的位置上。一旦他辭官的消息傳開,王欽若再拋出那所謂的“通敵”密信,其動機就顯得格外可疑——一個都要辭官歸隱的人,為何還要通敵?邏輯上便難以自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無疑是一場賭博,賭的是皇帝是否會準他辭官,賭的是王欽若是否會因此亂了陣腳。
奏章很快通過館驛的正式渠道,遞入了宮中。
這道請辭的奏章,果然在朝堂內外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有人覺得楊延昭識時務,有人覺得他是以退為進,更有人覺得他是心灰意冷。
王欽若接到消息,先是愕然,隨即冷笑:“想以退為進?故作姿態!越是如此,越顯其心虛!正好,等他辭官獲準,放鬆警惕之時,再拋出密信,更能坐實他是因為陰謀敗露、畏罪而辭!”
他決定按原計劃進行,甚至覺得楊延昭的請辭,反而讓他的構陷更加完美。
然而,就在王欽若自以為得計之時,楊延昭布置的另一招暗棋,開始悄然發力。
“夜梟”及其手下,根據楊延昭的指令,放棄了對王欽若、夏守恩等核心人物的直接監視因其防範太嚴),轉而將目標鎖定在了那些執行具體事務的中下層人員身上。他們日夜不休,如同最耐心的獵手,終於捕捉到了一絲痕跡——那個負責與遼國方麵傳遞偽造密信的關鍵中間人,走私馬商劉五,因其行為鬼祟,引起了開封府巡街衙役的注意,雖未深究,卻也被記錄在案。
“銳眼司”的人立刻盯上了這個劉五,並順藤摸瓜,發現了其與夏守恩府上一個管事的秘密聯係!
雖然還未拿到那封致命的偽造密信,但這條關鍵的聯絡線,已經被楊延昭的人,牢牢盯死!
汴梁的暗戰,在無聲無息中,已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楊延昭雖身處館驛,看似孤立無援,實則已張網以待。隻等王欽若圖窮匕見,便要給予其致命一擊!
而明日,便是遼國使臣正式入朝覲見,也是楊延昭奉旨陛見的日子。風暴,即將在莊嚴的金鑾殿上,徹底爆發!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