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汴梁風起_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2章 汴梁風起(1 / 2)

定州的凱旋慶典餘溫尚存,關於功賞和未來安排的聖旨也已明發天下,但汴梁城內的暗流,卻隨著春風悄然加劇。

皇城司的密探如同無聲的幽靈,活動愈發頻繁。不僅北疆諸將的言行被事無巨細地記錄呈報,就連與楊家交好的文官武將府邸周圍,也多了些看似不經意的眼線。一種無形的壓力,開始在功勳集團的周圍凝聚。

這一日,樞密副使曹瑋奉召入宮覲見。

曹瑋出身將門,其父曹彬更是太祖、太宗朝的名將,他本人亦久鎮西北,戰功卓著,在軍中威望素著。因其性格剛直,與楊延昭雖無深交,但彼此敬重,屬於君子之交淡如水。

福寧殿內,檀香嫋嫋。

趙恒的神色比前幾日舒緩了許多,賜座後,便與曹瑋聊起了西北邊事,詢問對西夏李德明的看法。曹瑋一一據實以對,言談間儘顯老成謀國之風。

話題漸漸引到了此次莫州大捷。

“曹卿,你久曆戰陣,以為楊延昭此戰如何?”趙恒狀似隨意地問道。

曹瑋拱手,語氣肯定:“陛下,莫州之戰,先憑堅城挫敵銳氣,再以奇兵直搗中軍,把握戰機,內外夾攻,可謂經典。楊延昭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楊延嗣驍勇絕倫,突陣斬將,皆乃良將之才。此戰,打出了我大宋的軍威,至少可保北疆十年安寧。”

趙恒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是啊,有如此良將,實乃國家之福。隻是……”他話鋒微微一轉,帶著些許感慨,“楊延昭如今身兼河東、河北兩大宣撫使之職,權柄之重,國朝罕有。朕雖信其忠貞,然則……唉,人言可畏啊。”

曹瑋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官家的顧慮。他沉吟片刻,朗聲道:“陛下,臣以為,為人臣者,當以忠義為本。楊延昭父子滿門忠烈,楊老令公血染陳家莊,其心可昭日月。楊延昭自執掌北疆以來,夙興夜寐,整頓防務,擊退強敵,其功績,其忠心,天地可鑒。若因些許虛無縹緲的猜忌,便寒了功臣之心,挫了將士銳氣,恐非社稷之福。”

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沉穩:“至於權柄過重……陛下乃九五之尊,賞罰操於己手。若覺不妥,待北疆局勢徹底穩定後,另行斟酌安排即可。此刻正當倚重之時,萬不可自毀長城。”

趙恒靜靜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曹瑋的話擲地有聲,句句在理,尤其是“自毀長城”四字,讓他心頭一震。他確實需要楊延昭這麵旗幟來穩定北疆,也需要借此向天下展示朝廷不吝封賞、信任功臣的姿態。

“曹卿所言,老成謀國。”趙恒最終展顏一笑,似乎放下了心事,“是朕多慮了。有楊卿、曹卿這等柱石之臣,朕心甚安。”

然而,曹瑋退出福寧殿後,眉頭卻微微蹙起。官家雖然表麵上被他說動,但那眼底深處一閃而過的猶疑,並未完全散去。他知道,有些話,一旦出口,便如同在心底紮下了一根刺,不是那麼容易拔除的。

與此同時,參知政事王欽若的府邸,卻是另一番景象。

書房內,燭光將幾個人的身影投在窗紙上。除了王欽若,還有禦史中丞周懷政,以及幾位以“風聞奏事”、善於揣摩上意的言官。

“楊延昭之功,確是不小。”王欽若慢條斯理地品著茶,首先定下基調,“然,功高則不賞,威重則震主。如今北疆隻知有楊太尉,而不知有陛下,此非國家之福啊。”

周懷政立刻接口:“王相所言極是。下官近日收到不少北疆來的‘民議’,皆言楊太尉如何英明,麾下將領如何跋扈,甚至有人私下稱其北疆為‘楊氏藩鎮’。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他刻意模糊了消息來源,將“民議”二字咬得極重。其他幾位言官也紛紛附和,或引經據典,談論前朝藩鎮割據之禍,或捕風捉影,暗示楊延昭與部將結為死黨,其子侄皆掌兵權,儼然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陛下仁厚,念其功勞,不忍苛責。但我等身為臣子,豈能坐視隱患而不言?”王欽若放下茶杯,目光掃過眾人,“明日大朝,當有忠直之言,以醒聖聽。當然,一切需以事實為依據,不可妄言,要讓陛下看到,我等並非針對楊太尉本人,而是為江山社稷計。”

他這話說得冠冕堂皇,既點了火,又將自己摘得乾淨。眾人心領神會,知道這是要在明日朝會上,對楊延昭及其北疆體係發起第一波試探性的攻擊。

翌日,垂拱殿大朝。

百官肅立,山呼萬歲已畢。初始,依舊是按部就班地奏報各地政務,商議常規事宜。氣氛看似平靜。

然而,當輪到禦史台奏事時,禦史中丞周懷政手持笏板,出班朗聲道:“陛下,臣有本奏!”

“講。”趙恒端坐禦榻,麵色平靜。

“臣彈劾河東河北宣撫大使楊延昭,及其麾下將領數事!”周懷政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殿內頓時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曹瑋站在武官班列前列,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一,楊延昭禦下不嚴!其弟楊延嗣,於莫州戰後,縱容部下搶掠本應歸公之遼軍輜重,雖數量不多,然軍紀渙散,可見一斑!其二,楊延昭擅權專斷!北疆州縣官員調動,多由其幕府先行署理,事後才報備吏部,置朝廷法度於何地?其三,北疆將士,如今隻認楊字帥旗,於陛下敕令、朝廷規製,多有輕慢!此乃臣訪查所得,句句屬實,伏請陛下明察!”

周懷政的彈劾,可謂精心設計。第一條,涉及軍紀,看似小事,卻最容易引人遐想,暗示楊家軍已成私兵。第二條,指責擅權,直接觸碰皇權敏感的神經。第三條,更是直指核心,暗示楊延昭威望過高,已威脅到中央權威。

他話音剛落,另外幾名早有準備的言官也紛紛出列,或補充“事例”,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藩鎮之禍”的可怕,言辭懇切,仿佛大宋江山下一刻就要毀於楊延昭之手。

龍椅上,趙恒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他知道這些言官的話必然有誇大其詞、甚至捏造成分,但“縱兵搶掠”、“擅權專斷”、“隻認帥旗”這些字眼,還是像一根根針,刺得他很不舒服。他想起了王欽若之前的話,想起了史書上的記載。

“陛下!”一個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文官們幾乎一邊倒的攻勢。曹瑋出班,麵色沉毅,“周中丞所言,老臣以為,多屬捕風捉影,不足為憑!”

他轉向周懷政,目光如電:“楊延嗣縱兵搶掠,可有確鑿人證物證?繳獲輜重,按軍律本就可部分賞賜士卒以激勵士氣,如何就成了搶掠?北疆戰事頻仍,州縣官員若皆需等待吏部文書,豈不貽誤戰機?楊宣撫使先行署理,乃權宜之計,事後皆有報備,何來擅權之說?至於北疆將士尊崇主帥,此乃楊太尉身先士卒、屢敗強敵所贏得的軍心!難道非要將士離心離德,才是忠君愛國嗎?”


最新小说: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 舔狗係統:修仙界求我彆舔了!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 網管詩琪被富豪盯上了 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 玄鐵秘影:龍脈謎引江湖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