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韌派徐庶前去伏牛山的目的,並不是真正地想請教諸葛亮對策。
他對於諸葛亮的印象,前世是崇拜,因為後世把諸葛亮傳成神話了。
來到漢末以後,王韌才意識到諸葛亮是活生生的一個人,他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特彆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如果劉備真的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那麼絕不會走到這一步。
王韌知道劉備並沒有死去。當初他便派了探子去到了西涼、漢中和益州。為的就是打探劉備最終的去向。
他知道,曹操很可能抓不住劉備,他太會逃跑了。
但一開始,在韓遂那裡的特種兵,並沒有受到重用。因為他派去的特種兵明顯是荊州人,而韓遂重用的人都是西涼本地人。
直到劉備被抓以後,那探子才知道劉備到了韓遂那裡。
他立馬想起了王韌的吩咐,不能讓劉備死了。所以他才寫了紙條,放到了韓遂的床頭。
但後來他依然得到了劉備被殺的消息。因為不確定劉備是不是真正地被殺了,他也就沒有給王韌傳遞消息。
直到不久前,他終於從閻行那裡聽到了劉備並沒有死去,而是韓遂以假亂真,把真正的劉備囚禁了起來。
他才知道自己的計策成功了,所以他趕緊寫信告訴了王韌。
由於西涼到荊州傳信的速度比較慢,所以王韌見到了張飛以後,才收到這封信。但王韌還是嘉獎了那位特種兵。
王韌考慮到劉備並沒有死去,若是劉備出來,再同諸葛亮組合在一起,又是一個麻煩,他想到了招攬諸葛亮。
這次派徐庶前去伏牛山,隻是一次熱身而已。隻為在諸葛亮麵前混個熟臉,讓諸葛亮覺得王韌很重視他。
王韌聽了徐庶的敘述以後,覺得跟他想象得差不多,細化了賈詡的‘驅虎吞狼’之計而已。
他已經動用了甘寧的海軍,截斷曹操糧道,那是在大戰後期要做的事情。先期還需要曹操打疼孫權,然後再把曹操逼退。
其實以王韌現在的實力,隻要不是曹操舉全力攻打他,他已經不懼曹操。
就兵力來說,他已經有接近20萬士兵,精兵起碼有10萬以上。守衛荊州,沒有多大問題。
而且在謀士方麵,他已經遠超曹操。他現在要考慮的是,既不同曹操翻臉,又要保住孫權,做到暫時三足鼎立。
諸葛亮在伏牛山深處,他的情報有些慢。現在曹操已經攻入東吳了,不用王韌再去考慮誰先誰後動手的問題。
他現在要做的是怎麼暗中支援孫權,硬抗曹操。
還有一個就是,他想說動張飛和關羽去把劉禪接出來。那麼,諸葛亮就有了一絲的牽絆,將來歸順他更顯得順理成章。
不就是養一個小孩兒嗎?現在也不過五六歲而已。而且聽徐庶的說法,阿鬥並不像前世所傳,蠢笨得要命,而且還是比較聰明,純善的一個孩子。
關、張二人雖然投靠了王韌,但王韌隻是封了他們兩個將軍稱號而已,並沒有給他們安排具體的工作。
因為現在還不需要他們出麵去打仗。王韌讓他們在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再出來征戰。
他想到這裡,便寫了一封信送給關羽和張飛。是關於接劉禪出山的。
王韌從教育的角度出發,雖然在伏牛山,有諸葛亮親自教導,但他這裡有學院,有更大的優勢,而且劉禪需要一些夥伴,將來處世也好有一些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