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完,再次下令給孟獲解綁,賜酒壓驚,並歸還其兵器馬匹。孟獲心情複雜,一言不發,接過東西,帶著殘餘的幾名親隨,在蜀軍眾將或鄙夷或憐憫的目光中,又一次垂頭喪氣地消失在通往南中更深處的山路上。
望著孟獲遠去的背影,魏延忍不住道:“軍師!此人冥頑不靈,屢擒屢縱,何不就此斬之,以絕後患?”
諸葛亮看著遠方蒼翠的群山,緩緩道:“文長,殺一人易,收一域之心難。南中之亂,根在人心不附。”
“孟獲乃諸洞共推之主,殺他一人,其弟孟優及其手下各洞洞主必擁新主再叛,戰火永無寧日。”
“唯有令其心服,方能令南中永固,使其地為我所用,其民為我子民。”
“今日雖縱之,其根基已損,威信大減。再擒幾次,其心必折,其族必附。此乃長治久安之策。”
他轉向吳班,“伯遠,糧草醫藥持續供給,不可中斷。安民告示,亦需廣為張貼。”
眾將聞言,皆感佩軍師深謀遠慮。收服南中的漫長征途,仍在繼續。
孟獲第四次被放歸,其狼狽更勝以往。此次不僅損兵折將,連視為天塹的瀘水防線與苦心經營的土城也儘落敵手。
他逃回南中腹地,聚集殘部,心中羞憤交加,卻也隱隱生出一絲前所未有的動搖——那諸葛亮用兵,當真鬼神莫測。
然而,身為蠻王的自尊與洞主們的目光,讓他無法就此認輸。
他召集心腹,恨聲道:“諸葛亮詭計多端,正麵交鋒難有勝算。我南中深處,山川險惡,更有奇人異士相助!速去請木鹿大王,他那驅獸之能,定叫漢軍有來無回!”
同時,他又派人火速聯絡各部洞主,命他們引本部精兵前來助戰。
諸葛亮渡河後,在呂凱的指引下,步步為營,向南中核心地帶推進。
蜀軍雖得瀘水之勝,但深入蠻荒,瘴癘依舊威脅著士卒。
幸有吳班源源不斷從成都運來的糧草和特製的解毒避瘴藥丸,才勉強穩住軍心。
諸葛亮嚴令各營注意飲水衛生,並讓張任益州舊將,熟悉西南地理)領一部人馬,專門負責尋找安全水源和紮營地點。
這日,大軍行至一處名為“盤蛇穀”的險要之地。
兩側山崖陡峭,古木參天,藤蔓如巨蟒般纏繞垂掛,遮蔽天光,穀中常年彌漫著濕冷的霧氣,路徑狹窄曲折,僅容數人並行。
空氣中飄散著奇異的草木腥氣,令人心悸。
擔任先鋒的王平,素以謹慎著稱。
他率部小心翼翼地進入穀口,行不過數裡,忽聞林中傳來陣陣低沉怪異的呼嘯聲,不似人聲,更非尋常獸吼。
緊接著,地麵隱隱震動,枯葉簌簌而落。
“戒備!”王平厲聲下令,長槍緊握。話音未落,隻見前方密林陰影處,猛地躥出無數黑影!
那並非蠻兵,而是成群的猛獸!
吊睛白額猛虎咆哮著撲躍,碗口粗的巨蟒在腐葉上遊走,更有數頭體型龐大、長鼻獠牙的野象,搖搖晃晃,轟然撞來!
獸群之後,影影綽綽可見一些身著奇異羽毛服飾、臉上塗抹油彩的蠻人,手持骨笛、皮鼓,吹奏著令人頭暈目眩的音調,驅使著野獸衝鋒。
為首一人,騎在一頭格外高大的戰象背上,頭戴插滿翎羽的骨冠,神情倨傲,正是孟獲請來的強援——木鹿大王!
“放箭!”王平雖驚不亂,立刻指揮弓弩手攢射。箭矢如雨,射中了不少豺狼虎豹,但對皮糙肉厚的野象收效甚微。
象群在蠻人驅使下,發瘋般衝撞,蜀軍前陣的盾牌兵瞬間被撞得人仰馬翻,陣型大亂。
猛虎巨蟒趁機突入人群撕咬,慘叫聲此起彼伏。
“撤!快撤出山穀!”王平見勢不妙,這狹窄地形根本無法展開兵力對抗獸群衝鋒,果斷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