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宣讀完畢,天啟帝王韌緩緩起身,目光如炬,望向殿外無垠的蒼穹,聲音帶著穿透時空的力量。
“諸卿!今日非朕一人登基之日,乃我大華開基立業之始!神州沉屙已久,百廢待興!”
“北有殘胡窺伺,東有邊陲未靖遼東公孫淵),西有舊土未複,南方蠻族尚待教化。”
“內需撫平創傷,外需永固疆圉!此乃千秋偉業,非朕一人之力可成,需賴諸卿同心戮力,共克時艱!”
他目光掃過階下每一位重臣:“孔明治政,文和安邦,不疑輔弼,諸將用命!”
“望諸卿謹記今日誓言:以民為本,以法為繩,以才為器,以武衛國!”
“勵精圖治,夙夜不懈!為我神州,開萬世之太平!為神州蒼生,造永世之安樂!”
“臣等謹遵聖諭!必竭忠儘智,肝腦塗地,輔佐陛下,開創盛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華萬歲!”
群情激昂,誓言響徹雲霄,充滿了開創盛世的豪情壯誌。
諸葛亮眼中閃爍著智慧與使命感的光芒,賈詡深藏的目光下是運籌帷幄的沉穩,周不疑少年英氣勃發。
趙雲、史柱、黃忠等武將則摩拳擦掌,準備為新朝掃平一切障礙。
就連階下的安樂公曹植,也被這開天辟地的氣象所感染,心中那份亡國的陰霾似乎被衝淡了些許。
登基大典在震天的萬歲聲中圓滿結束。天啟帝王韌,正式成為這片古老神州大地新的主宰。
新朝初立,萬象更新。
山陽公劉協被禮送至山陽郡,在平靜中度過了餘生。
諸葛亮、周不疑雷厲風行,將新政迅速推行至帝國疆域。
流民返鄉,田地複墾,商旅漸通,飽受戰火摧殘的神州大地,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
賈詡坐鎮中樞,一麵整編軍隊,構建新的防務體係;一麵主持修訂律法,奠定新朝基石。
張合、馬超等邊將厲兵秣馬,震懾著蠢蠢欲動的邊疆勢力遼東公孫淵收到新帝登基詔書和警告後,暫時收斂了氣焰)。
帝國大學招生,四方才俊彙聚洛陽。天啟帝親自出題殿試,選拔英才,不拘一格。新朝氣象,吸引著天下人心。
然而,盛世之路並非坦途。北疆的隱患、東方的羈縻、新政推行中必然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徹底消化龐大的疆域和複雜的人心,都考驗著新生的神州帝國和它的君臣。
天啟帝王韌站在洛陽宮城的最高處,俯瞰著這座正在蘇醒的帝都,目光深邃而堅定。
他的身旁,是國之柱石諸葛亮、賈詡,是少年英才周不疑,是如雲的戰將,是彙聚而來的天下英才。
“文和、孔明、不疑,”天啟帝的聲音平靜而充滿力量,“萬裡長征,今日方始第一步。這煌煌盛世,需我君臣,同心同德,一筆一畫,親手描繪!朕,與諸卿共勉!”
朝陽噴薄而出,金色的光芒灑滿洛陽城,也照亮了天啟帝眼中那開創萬世太平的宏圖偉業。
神州王朝的天啟時代,在這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晨曦中,正式拉開了它波瀾壯闊的帷幕。
洛陽,新建的紫宸殿偏殿內,燭火通明。
天啟帝王韌屏退了所有侍從,殿內僅餘他最倚重的幾位心腹:丞相諸葛亮武鄉侯)、太尉賈詡壽鄉侯)、尚書令周不疑洛陽侯),以及被特意召回的軍師中郎將龐統雒陽亭侯)和徐庶關內侯)。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不同於朝堂議事、更為私密且充滿開創性的氛圍。
王韌天啟帝)沒有坐在禦座上,而是站在一張巨大的、鋪滿了整張長案的羊皮地圖前。
這地圖並非尋常州郡圖,其上繪製著前所未見的廣袤地域,海洋、大陸輪廓奇異,標注著“西域”“遼東”“扶餘”“三韓”“草原”“中南半島”“天竺”“大秦”羅馬)、“昆侖奴洲”非洲)、“殷洲”美洲)、“蓬萊洲”大洋洲)等字樣。
這正是王韌憑借“先知”記憶繪製的“世界輿圖”。
“諸卿,”王韌的聲音打破了寂靜,手指重重地點在輿圖中心的中原位置,“神州一統,帝國初立,此乃根基。然,固守祖宗基業,非朕所願,亦非我輩開創新朝之宏圖!”